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严晓敏  唐勤 《江苏医药》2003,29(12):927-928
人巨细胞病毒(HCMV)是双链DNA病毒,其感染广泛存在,通常无明显症状,但是对于新生儿和免疫缺陷的患,特别是器官移植的患,HCMV是重要的致病原,所致危害也很严重。近几年的研究也表明HCMV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脉成形术后的再狭窄有关。目前,有效限制病毒复制的药物临床已用于HCMV的预防和治疗,但由于其  相似文献   
2.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方法:对1998-01/04分离的5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出5l株耐苯唑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87.9%,且都为多重耐药株。14种抗生素中万古霉素活性最好,耐药率为0%;其次为利福平、氯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哌酮、头孢唑啉,耐药率分别为23.5%、35_3%、43.1%、60.8%、64.7%;对青霉素、SMZ CO、庆大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呋新耐药率高,均在70%以上。结果:我院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MRSA所占比例极高,首选用药为万古霉素,可联合使用利福平、丁胺卡那或氯霉素。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腺苷蛋氨酸与苦黄治疗慢性黄疸型肝炎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6月~1998年12月,我们使用德国基诺药厂生产的腺着蛋氨酸(商品名思美泰),治疗了33例慢性病毒性肝炎,并同期使用传统中药苦黄注射液作对比观察,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慢性病毒性肝炎黄疽型66例,其中男46例,女20例。病程7个月~24年,平均5.32年。临床诊断参照1995年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进行。随机分组为腺青蛋氨酸治疗组和苦黄对照组各33例,分组后性别、年龄、病程、诊断等一般情况相似,治疗前肝功能血清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  相似文献   
4.
严晓敏  唐勤 《江苏医药》2004,30(6):432-433
目的 探讨真菌性败血症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47例真菌性败血症患进行分析。结果 血培养分离出真菌菌株49例,以念珠菌属为主,占65.31%。所有病例均有基础疾病,且多数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侵袭性操作。真菌性败血症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最常见的为发热、咳嗽、腹泻。X线全胸片示两肺片状、斑点状密度不均匀增高阴影。病死率51.06%,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预后更差。结论 真菌性败血症是一种严重而危急的全身性真菌感染。消除易患因素,重视真菌感染的监测,及时合理的抗真菌治疗是降低真菌感染发病率及病死率的重要措施。治疗上强调早期、足量、充分疗程使用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是治疗真菌性败血症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对31例免疫功能低下患者CMV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均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接受移植手术者27例,死亡7例,CMV肺炎相关病死率22.2%;患有免疫系统疾病者4例,死亡3例,CMV肺炎相关病死率75%.结论:对器官移植患者和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应加强对CMV的监测,早期诊断,及时应用以更昔洛韦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不同免疫状态下外周血CD4+、CD8+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探讨其与血清HBV DNA载量、ALT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CHB患者免疫耐受期(A组,24例)、免疫活化期(B组,64例)、HBeAg阴性(C组,23例)和11例健康对照者(D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同时检测ALT.结果 B、C组CD4+、CD8+细胞表面PD-1表达显著高于A、D组(P<0.05).C组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显著高于B组(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免疫状态下CHB患者CD4+、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水平与HBV DNA载量及ALT均无相关性.结论 CHB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PD-1表达与机体免疫状态有关.肝脏炎症损伤是影响PD-1表达的重要因素,HBV DNA载量不是主要影响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苦黄颗粒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治疗组用苦黄颗粒6g,每天3次;对照组用苦黄注射液30mL加入5~10%葡萄糖500mL静滴,每天1次;疗程4周.结果两组血清总胆红素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总胆红素复常率分别为84.85%及81.82%(P>0.05).治疗组痊愈率57.58%,显效率33.33%,进步率6.06%,对照组分别为45.45%、42.43%及9.09%;两组总有效率均为96.97%(P>0.05).结论苦黄颗粒和苦黄注射液在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退黄降酶方面疗效相似,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巢式PCR检测外周血血浆和白细胞中人巨细胞病毒核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用巢式PCR检测外周血血浆和白细胞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的阳性率。方法93例外周血标本分离血浆和白细胞,分别提取DNA后进行巢式PCR检测,同时进行荧光定量PCR以及HCMV IgM测定。结果白细胞HCM VDNA检出率为32.3%,明显高于血浆的16.1%(P〈0.017),巢式PCR检测敏感度高于荧光定量PCR(检出率8.6%,P〈0.017);9例具有系列标本的患者中,用白细胞DNA检测的阳性例数和频度均高于血浆DNA。结论检测HCMV DNA时,以白细胞作为检测材料的阳性率高于血浆,巢式PCR敏感度高于荧光定量PCR。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核衣壳蛋白(N蛋白)特异性Ig M抗体水平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疾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医院30例SFT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N蛋白特异性Ig M(+)组与N蛋白特异性Ig M(-)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转归;根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比较轻症组患者与重症组患者Ig M抗体滴度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 RNA载量的相关性;从而观察分析N蛋白特异性Ig M抗体滴度、SFTSV-RNA载量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N蛋白特异性Ig M(-)组中有神经症状、死亡及病重例数均明显较Ig M(+)组多(均P 0. 05); N蛋白特异性Ig M抗体水平与SFTSV-RNA载量、凝血酶原时间(PT)、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 495、-0. 440、-0. 367、-0. 280,均P 0. 05);而与血小板(PLT)呈正相关(r=0. 335,P=0. 002)。SFTSVRNA载量与PT、LDH、AST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 606、0. 604、0. 587,均P 0. 001);而与PLT呈负相关(r=-0. 384,P 0. 001)。发病第10~13天时轻症组患者N蛋白特异性Ig M抗体滴度高于重症组患者(P 0. 05)。结论N蛋白特异性Ig M抗体的出现及滴度的升高有助于SFTSV的清除,且对患者凝血功能及肝损伤、心肌损伤有修复作用; N蛋白特异性Ig M抗体可能是预测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摘要: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定植于胃黏液层和胃黏膜表面的常见致病菌,全球感染率已超过50%。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 溃疡、慢性胃炎、胃癌等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临床以抗生素为主的联合疗法为常见。随着抗生素的 酸不稳定及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升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不断下降,为药物递送提出了新的挑战。纳米给药系统在提高药物生 物利用度、达到靶向、缓控释递药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带来了机遇。本文分析了H. pylori的结构特征 与其定植、耐药性的产生之间的联系,并针对H. pylori特征结构,归纳总结了纳米给药系统在幽门螺杆菌靶向治疗中的研究进 展,以期为幽门螺杆菌的治疗研究和制剂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