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50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藻酸钠微球在部分性脾栓塞术中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海藻酸钠微球(KMG)行部分性脾栓塞术(PSE)治疗肝癌并脾功能亢进(脾亢)的疗效及并发症。资料与方法 58例肝癌并脾亢行PSE患者,依据PSE术所采用的栓塞材料不同分为2组:A组30例,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颗粒;B组28例,栓塞材料为KMG。随访观察两组外周血自细胞(WBC)、血小板(PLT)和红细胞(RBC)计数变化及术后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周、2周、1个月、6个月的WBC和PLT计数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01)。虽然B组术后WBC和PLT计数较A组升高较多,但两组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RBC计数一直无明显变化(P〉0.05)。随着栓塞程度的增加,外周血WBC和PLT计数升高越明显,但是术后反应加重.并发症也随之增加。结论 KMG可作为PSE术的栓塞材料,将栓塞程度控制在50%~60%可有效治疗脾亢,减轻术后反应。  相似文献   
2.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脾功能亢进行脾部分栓塞时对门脉压力及外周血液变化的影响。方法对36例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Seldinger's法经皮脾动脉超选择性插管造影,计数直径>1mm的脾内动脉血管数。用明胶海绵碎屑(1mm×1mm×1mm)或PVA颗粒实行脾动脉栓塞,栓塞上述血管的60%~80%,并进行1~36个月(平均20个月)临床随访观察对比手术前后门脉压力、血液成分的变化。结果平均门脉压力由4.05kPa降至2.51kPa,外周血液红细胞由2.0×1012/L升至4.20×1012/L,白细胞从3.2×109/L升至5.0×109/L,血小板从40×109/L升至150×109/L。食管静脉曲张引发上消化道出血4例中,术后3例未再出血。结论栓塞程度以脾血管数为计数单位,控制在60%~80%时,可较好地改善脾功能亢进患者外周血象、门静脉压力,减轻食管静脉曲张程度。  相似文献   
3.
部分脾动脉栓塞后腹腔干动脉血流再分配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后腹腔干动脉血流再分配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明胶海绵颗粒与碘化油混合剂对30例患者施行了选择性脾动脉栓塞。随访术后不同时间的疗效并对比研究栓塞前后脾动脉及肝总动脉血液流体力学的变化。结果:30例患者成功实施了脾动脉栓塞术,随访2—48个月,完全达到临床预期目标。结论:脾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脾机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方法。腹腔干动脉血流再分配对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恢复及腹水的消失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部分脾栓塞治疗血吸虫性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血吸虫性脾功能亢进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4例血吸虫性脾功能亢进患者行周围性部分性脾栓塞,栓塞剂为医用明胶海绵,比较栓塞前后血白细胞(WBC)及血小板(PLT)的数量变化.结果 栓塞范围为50%~75%(平均为59%),术后随访6个月~3年,WBC术前为(2.15±0.67)×109 /L,术后峰值为(12.36±3.24)×109 /L,维持在(5.65±1.38)×109 /L;PLT从术前(31.39±13.81)×109 /L上升到峰值(178.26±123.07)×109 /L,然后维持在(116.28±31.52)×109 /L,WBC及PLT的术前和术后t值分别为11.08,8.38,P<0.001,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血吸虫性脾功能亢进安全、微创、疗效确切,但其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评估肝储备功能在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中确定手术适应证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间行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联合术)治疗的4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MELD评分与Child-Pugh分级比较,结合临床资料及术后并发症分析,确定这一方法在评估肝储备功能中的作用.结果 同一Child-Pugh分级的患者MELD评分结果并不一致,在各级别间有交错现象.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组(6例)的MELD评分均值为(24.6±6.6).未发生肝功能衰竭组(34例)的MELD评分均值为(16.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ELD评分分为A组16例(MELD评分<10),B组17例(MELD评分10-20),C组7例(MELD评分>20).A组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率为0,B组为11.8%(2/17),C组为57.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Child-Pugh分级分为Ⅰ级26例,Ⅱ级14例.Ⅰ级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率为15.4%(4/26),Ⅱ级为14.3%(2/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LD评分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肝储备功能,对外科术式的选择、手术时机的确定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Wilson病(WD)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血液肝功能等指标与其脾脏大小相关性,及脾脏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住院的63例行脾切除术的W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收集行脾切除术前、后的病例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脾切除前后血液肝功能等指标与脾脏大小相关性。结果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得出脾脏厚度与PLT(r=-0.54,P<0.001)呈负相关,与PT(r=0.28,P=0.026)、SOD(r=0.28,P=0.028)、TBA(r=0.30, P=0.017)、TBIL(r=0.36, P=0.004)呈正相关。脾脏长度与PLT(r=-0.37,P=0.003)呈负相关、与TBA(r=0.28,P=0.025)呈正相关。WD患者脾切除后SOD、ALB、PLT水平较术前升高,PT以及TBIL水平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切除术对WD合并脾亢患者的PLT下降具有改善作用,可部分改善肝脏的解毒、代谢、合成等功能指标,并对改善凝血功能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介绍腹腔镜脾切除术发展概况、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优缺点和并发症的防治.腹腔镜脾切除术创伤小、对机体影响少、痛苦轻和恢复快,适用于有脾切除指征的各种脾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报告2009年1月至2014年10月18例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肝脏肿瘤切除同期行脾切除和(或)断流手术治疗的效果、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72.2%(13/18),围手术期死亡率为11.1%(2/18)。14例获得长期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3个月,5例肿瘤复发,2例死亡。结论:联合肝脾切除和(或)断流手术,手术风险较大,应结合术前检查和术中探查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选择性地应用于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步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4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收治的5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和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患者施行同步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术,术中行脾血自体回输。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结果 5例患者中,3例施行了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术,1例施行了腹腔镜肝切除加脾切除加胆囊切除术,1例施行了腹腔镜肝切除加脾切除加断流术,无1例中转开腹。患者手术时间为(225±41)min,术中出血量为(221±81)mL。2例患者术后发生腹腔积液,其中l例患者同时发生胸腔积液,均经保守治疗后症状消失。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7.84±0.8)d,均顺利康复出院,无围术期死亡发生。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截至随访时均生存。结论同步腹腔镜下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安全可行,无需扩大腹壁切口,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的特点。精湛的手术操作技术与娴熟的手术配合是该类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脾功能亢进(脾亢)是继发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一种常见临床病症,传统的治疗方法中只有外科手术切除脾脏疗效明确。近年来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AE)因其创伤小、风险低、疗效肯定等优势,已成为治疗脾亢的重要方法,且逐渐受到临床医师的认识和重视。该文通过对脾亢基础临床资料、临床介入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价予以综述,针对脾亢的介入治疗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