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大鼠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缺血组、药物组,同时设立假手术组,神经功能评分后断头取脑,观察病理改变及梗死体积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内S-100β表达。结果①缺血组显示神经元细胞核崩解,胞质水肿,胶质细胞增生等;药物组观察到神经细胞及胶质细胞增生明显;4d时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形成淋巴套;7d血管密度增高;10d淋巴细胞减少;②药物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较缺血组少(P<0.05),假手术组未见神经功能缺损;③假手术组可见少量S-100β表达,缺血组和药物组明显增加,缺血组增加更为明显。结论G-CSF可减轻大鼠脑梗死体积,减少神经组织损害,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建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3,(20):2585-258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5月诊治的7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9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补阳还五汤,每日1剂,每日2次口服,共用14 d;对照组39例予以常规抗血小板凝集、改善微循环和对症等西医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2%,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载脂蛋白(a)多态性与脑梗塞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免疫印迹技术和双单抗酶联免疫夹心法检测了38例脑梗塞是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载脂蛋白(a)「apo(a)」多态性及脂蛋白(a)「Lp(a)」的浓度,结果表明apo(a)多态性与脑梗塞有关,两组均以大分子量构体表型S4,S3,S3S4占多数,其中以S4表型最多见,但病人组和对照组在低分子量表型中分别占34.2%和10%,在高分子量表型中分别占65.8%和90%,apo(a)表型与Lp(a)有较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34a(miR-34a)、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水平与老年脑梗死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邯郸明仁医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病人170例作为脑梗死组,同期该院体检健康者150例作为对照组.均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 将脑梗死组病人分为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血清miR-34a水平,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Sirt1水平,使用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脑梗死病人CAS不稳定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脑梗死组病人血清miR-34a(1.88±0.5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01±0.29)(P<0.05),血清Sirt1水平(0.92±0.26)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2.08±0.57)μg/L(P<0.05).不稳定斑块组病人年龄明显大于无斑块组(P<0.05);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病人总胆固醇、LDL-C明显高于无斑块组(P<0.05),不稳定斑块组病人总胆固醇、LDL-C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脑梗死组病人不同CAS斑块性质血清miR-34a水平高低依次为: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血清Sirt1水平高低依次为: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miR-34a为老年脑梗死病人CAS不稳定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irt1为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血清miR-34a水平升高、Sirt1水平降低可能与老年脑梗死发生及CAS不稳定斑块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项针结合药枕治疗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项针结合中药药枕疗法,对照组用项针结合安慰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症状积分。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项针结合药枕治疗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疗效显著,依从性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便捷而舒适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早期进展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46例。神经功能恶化(ND)定义为住院72 h内任一时刻复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入院基线NIHSS评分增加2分(ND2)或增加4分(ND4)。将患者分为ND2组(n=107)和非ND2组(n=339),或ND4组(n=62)和非ND4组(n=384)。比较不同组间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影像学以及血液学资料的差异。结果 446例患者中,107例(24.0%)诊断为ND2,62例(13.9%)诊断为ND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D2患者和非ND2患者间住院时间、年龄、基线NIHSS评分、入院基线收缩压、责任动脉闭塞以及血液学检查中的白细胞、空腹血糖和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D4患者和非ND4患者间性别、年龄、心房颤动、基线NIHSS评分、入院基线收缩压、责任动脉闭塞以及血液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NIHSS评分(OR=1.114,95%CI:1.0481~1.185,P=0.001)、C反应蛋白(OR=1.014,95%CI:1.004~1.024,P=0.004)、责任动脉闭塞(OR=2.303,95%CI:1.152~4.606,P=0.018)与ND2独立相关;而年龄(OR=1.040,95%CI:1.011~1.070,P=0.006)、收缩压(OR=1.015,95%CI:1.003~1.027,P=0.018)、C反应蛋白(OR=1.016,95%CI:1.005~1.026,P=0.003)、责任动脉闭塞(OR=2.845,95%CI:1.291~2.269,P=0.009)与ND4独立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发生ND与患者年龄、卒中严重程度、基线收缩压、C反应蛋白以及责任动脉闭塞关系密切。临床诊治中,及时完善上述指标的检测有助于鉴别出早期易于进展恶化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β-纤维蛋白原基因启动子区-455A/G多态性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关系以及在缺血性及脑血管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PCR-RFLP(HaeⅢ)方法对91例脑梗死患者、74例选择性无血栓患者和98例年轻健康献血员进行β-纤维蛋白质基因启动子区-455A/G多态性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测定使用凝血酶原时间法。计算资料间比较使用t检验,但由于纤维蛋白原浓度呈患者明显较无血栓对照组高(22.7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亚低温(MHT)技术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的 68 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病人随机份如治疗组合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在药物治疗脑梗死的同时加用 MHT治疗技术,在治疗前、治疗后 3 d、7 d、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NSE、S-100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 在治疗后7 d、14 d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 <0.05),在治疗后 3 d、7 d、14 d治疗组血清 NSE、S-100 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 <0.01)。结论 MHT治疗技术可改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对神经细胞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评价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总动脉的弹性改变.方法 应用ET技术检测30例正常成人(A组)、30例TIA患者(B组)、6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C组)及60例多发性动脉血栓性脑梗死患者(D组)的颈总动脉,获取各组颈总动脉的僵硬度指数(β)、血管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增大指数(AI)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 β),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D组的β、Ep、AI、PWV ββ较A、B组显著增高,AC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β较A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参数亦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组各参数比较亦有增高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组颈总动脉IMT< 1.0 mm的患者β、Ep较A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β、Ep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T技术能够定量评价脑梗死及TIA患者颈总动脉弹性的改变,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颅脑创伤后动、静脉性脑梗死的相关风险因素,为防治颅脑创伤后脑梗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调查154例行急性硬膜下和(或)脑内血肿清除加标准去骨瓣减压的中、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性别、年龄、入院GCS评分、瞳孔变化、环池状态、中线移位、合并伤、围术期血压、大脑浅静脉损伤、血小板计数、血浆D-二聚体含量、脱水剂使用情况及围术期出入量13个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意义的指标再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瞳孔变化、GCS评分、年龄、合并伤、围术期血压、环池状态、中线移位等7个指标与动脉性脑梗死的发生相关(P<0.05);大脑浅静脉损伤、血浆D-二聚体含量和合并伤等三个指标与静脉性脑梗死的发生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瞳孔散大和围术期低血压可能为动脉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大脑浅静脉损伤可能为静脉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瞳孔变化、GCS评分、年龄、合并伤、围术期血压、环池状态、中线移位是颅脑创伤继发动脉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其中瞳孔散大和围术期低血压是独立危险因素;大脑浅静脉损伤、D-二聚体含量及合并伤是颅脑创伤继发静脉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其中大脑浅静脉损伤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