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吩嗪化合物种类繁多,天然吩嗪化合物多具有广谱的抗菌、抗肿瘤活性,在医药、农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天然吩嗪化合物主要由假单胞菌和链霉菌等微生物产生,而莽草酸代谢途径、莽草酸代谢替代途径和吩嗪修饰途径为普遍公认的吩嗪的生物合成途径.  相似文献   
3.
新吩嗪化合物K3-Ye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文平  吴剑波 《药学学报》1994,29(8):585-588
自一株基因工程链霉菌K3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一吩嗪类新化合物,经光谱数据(UL,IR,1HNMR,13CNMR,DEPT)分析,确定其结构为1-吩嗪氧基乙酸甲酯,代号K3-Ye。经初步测定它有较强的抗核苷转运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从广西北海斜阳岛海域沉积物中分离的1株海洋源放线菌Streptomyces sp.SCSIO 10428进行次级代谢产物及活性研究。方法对海洋源放线菌Streptomyces sp.SCSIO 10428的发酵产物进行有机溶剂萃取,利用硅胶、凝胶柱层析等手段纯化次级代谢产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及文献比较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对化合物进行了抗菌、卤虫致死以及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从海洋源放线菌Streptomyces sp.SCSIO10428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3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1-甲氧基吩嗪(1),1-羟基吩嗪(2),吩嗪-1-羧酸(3);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3对白色念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新型甲胺化合物(MTS)/吩嚎硫酸二甲酯(PMS)法检测原代培养的膀胱癌细胞对羟基喜树碱(HCPT)、吡柔比星(THP)、丝裂霉素C(MMC)的敏感性。方法取29例手术切除的膀胱癌新鲜组织标本,采用肿瘤细胞原代培养技术培养膀胱细胞,取原代培养的膀胱癌细胞用MTS/PMS法进行HCPT、THP、MMC药敏性检测。结果29例膀胱癌原代细胞标本中有27例获得药敏结果,可评价率为93.1%。HCPT抗癌活性最强(P〈0.05),MMC耐药性最强(P〈0.05)。结论MTS/PMS法是检测原代培养的膀胱癌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自一株基因工程链霉菌K3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一吩嗪类新化合物,经光谱数据(UL,IR,1HNMR,13CNMR,DEPT)分析,确定其结构为1-吩嗪氧基乙酸甲酯,代号K3-Ye。经初步测定它有较强的抗核苷转运活性。  相似文献   
7.
Li YL  Zhang CL  Zhang DF  Lu Y  Wang B  Zheng MQ  Li C  Yin DL  Huang HH 《药学学报》2012,47(6):745-754
通过合理药物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在亚胺吩嗪环的N-5位和C-3位的亚胺基上同时引入烷基取代的衍生物,目的在于获得高活性、低毒性及亲脂性降低的新型亚胺吩嗪类抗结核药物。采用简便方法合成了19个目标化合物,并进行了抗结核分支杆菌H37Rv活性测试和细胞毒性考察。研究结果发现,在N-5位上具有环丙基取代的化合物较先导物氯苯吩嗪具有更强的抗结核活性,尤其是化合物25,不仅活性明显提高,且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和脂溶性,为进一步的结构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本论文以1,10-邻菲罗啉(1,10-phenanthroline,phen)为辅助配体,在主配体联吡啶类(3,2-a:2'-3'-c)吩嗪[pyrido-(3,2-a:2',3'-c)phenazine,dppz]的10,13-位分别引入噻吩、苯并噻吩、呋喃及苯并呋喃,设计并合成出对应4种新型单核二-(1,10-邻菲罗啉)-吡啶类(3,2-a:2'-3'-c)吩嗪合钌(Ⅱ)衍生物。方法 首先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得到4种苯并噻二唑中间体,然后经CoCl2催化、NaBH4还原得到邻苯二胺类化合物,再经缩合反应得到对应的目标配合物。结果 苯并噻二唑中间体及对应的4种目标配合物通过磁共振氢谱、碳谱及高分辨质谱表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一步验证了目标配合物结构的正确性。结论 本论文通过多步反应合成出以1,10-邻菲罗啉为辅助配体,主配体dppz的10,13-位分别含有噻吩、苯并噻吩、呋喃及苯并呋喃的4种新型单核多吡啶钌配合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实验表明尽管4种芳香取代基结构有差异,对应苯并噻二唑中间体和钌配合物的吸收光谱相似。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吩嗪类衍生物的抗真菌活性。方法 利用微量液基稀释法考察吩嗪类衍生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利用棋盘式微量稀释法检测吩嗪类衍生物与氟康唑合用对常见临床耐药菌的抗真菌活性;在菌丝诱导条件下考察吩嗪衍生物对白念珠菌菌丝形成的抑制效果。结果 吩嗪类衍生物单用对临床常见条件致病真菌白念珠菌没有明显抗真菌活性;吩嗪衍生物-17与氟康唑合用有显著抗白念珠菌活性;吩嗪衍生物-17与氟康唑合用可以明显抑制白念珠菌菌丝生长。结论 筛选获得了与氟康唑合用具有抗真菌活性的吩嗪类衍生物-17,为抗真菌药物研发和克服真菌耐药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李茂成  杨玉社  张丹 《药学学报》2023,(9):2623-2631
细菌生物膜广泛存在于各类细菌之中,与约80%的细菌感染有关,是细菌对现有抗生素产生耐受性和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开发新型抗生物膜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抗生物膜剂主要有3类:生物膜形成抑制剂、生物膜分散剂和生物膜清除剂。其中,生物膜清除剂不同于另外两种,可作为单药杀死生物膜内细菌并清除生物膜,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抗菌药物。研究人员对具有抗菌活性的天然产物进行筛选与改造,发现了多种具有生物膜清除活性的化合物,如酰基缩酚酸肽、吡咯霉素、卤代吩嗪和卤代8-羟基喹啉及其衍生物等。本文按照结构和作用机制,对几种主要生物膜清除剂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