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赵俊华  黄珍谷 《重庆医学》2015,(8):1114-1116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螺钉固定髋臼假体对假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该院自2002年5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156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其中,115例患者置换髋臼假体使用了螺钉固定(A组),41例患者置换髋臼假体未使用螺钉固定(B组),随访5~11年,平均8.7年,通过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表现来评估髋臼假体的稳定性,比较两组患者假体松动率,判断使用螺钉固定髋臼假体对髋臼假体稳定有无直接影响。结果 A组中有4例髋臼假体松动,发生率为3.49%;B中组有2例发生髋臼假体松动,发生率为4.88%,总的髋臼假体松动发生率为3.85%;两组髋臼假体松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只要髋臼假体在骨床内压配紧密,获得初始稳定,就不需要固定螺钉。  相似文献   
2.
陈兴华  黄珍谷  刘剑  刘涛 《重庆医学》2015,(35):5026-5027
目的:探讨髌骨爪联合保护钢丝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该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髌骨爪联合保护钢丝治疗髌骨下极骨折患者47例。结果将获得随访的47例患者疗效按改良Bostman标准评定,优41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97.8%。结论髌骨爪联合保护钢丝治疗髌骨下极骨折,并发症少,功能恢复满意,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儿童肘内翻畸形楔形截骨术后内固定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2例肘内翻畸形患儿采用肱骨髁上楔形截骨后行2枚螺钉加“8”字形钢丝内固定术.结果所有肘内翻畸形患儿均获纠正,未出现肘内翻畸形复发、骨折不愈合、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儿童肘内翻畸形尽早手术矫形能够早期恢复上肢力线和改善肘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作用于兔耳增生性瘢痕后对瘢痕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6只,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实验组瘢痕局部注射0.1 mL 5 mg/mL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隔日1次,共5次;对照组局部注射0.1 mL生理盐水,隔日1次,共5次。在药物干预30 d后观察瘢痕大体变化并留取标本,用RT-PCR方法检测VEGF和TIMP-1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瘢痕组织中TIMP-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药物干预30 d后实验组兔耳瘢痕中VEGF和TIMP-1 mRNA表达量分别为0.279 0±0.030 7、0.244 4±0.057 4,对照组分别为0.657 0±0.161 1、0.730 2±0.103 8,实验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兔耳瘢痕中TIMP-1蛋白阳性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能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形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和TIMP-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钉棒复位椎间融合器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3月~2010年2月收治的76例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76例患者采用钉棒复位椎间融合器固定进行治疗,比较手术前、后及随访结束时Taillard指数、疼痛评分(VAS)、腰功能评分(LBOS)、腰椎前凸度及椎间隙高度指数,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本组患者优56例,良14例,可6例,优良率为92.1%;术后仅发生硬脊膜损伤、脑脊液漏1例;术后Taillard指数、VAS、LBOS、腰椎前凸度及椎间隙高度指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随访结束后VAS较术后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钉棒复位椎间融合器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引起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根据手术切口感染诊断标准对1070例手术切口情况进行判断,比较合并切口感染与未发生切口感染两组患者相关因素上差异.结果:切口感染40例(3.76%);感染组年龄(58.98±16.23)岁、体质量指数(24.34±1.02)Kg/m2、基础疾病37.50%、腰髋以下切口77.50%、应用电刀87.50%高于无感染组的年龄(52.97±15.89)岁、(22.78±1.11)Kg/m2、9.81%、60.19%、72.81%(P<0.05),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手术切口长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科手术存在一定程度切口感染率,影响因素复杂,应实施针对性的措施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引起四肢骨折术后延迟愈合及不愈合危险因素,探讨相关预防对策。方法:52例四肢骨折术后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择52例同期正常愈合的四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年龄、性别、骨折部位、骨折类型、感染、功能锻炼、外固定管理等相关因素在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年龄、粉碎性骨折、合并感染、功能锻炼不规范、外固定不妥当,高于对照组(P<0.05),是影响四肢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因素,两组患者性别构成、骨折部位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影响四肢骨折术后存在延迟愈合及不愈合因素较多,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或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9.
王棚  江黎珠  黄珍谷 《安徽医药》2013,17(4):657-659
目的研究鹿瓜多肽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人胫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的愈合作用,探讨2型糖尿病人胫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是否应该常规使用鹿瓜多肽注射液来预防骨折不愈合的发生。方法将138例胫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AO分型均为B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实验组(69例)和对照组(69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胫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术后给予预防感染,控制血糖,对症等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鹿瓜多肽注射液,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骨折愈合及疼痛情况。结果鹿瓜多肽液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骨折愈合时间缩短,愈合率更高,疼痛指数降低,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能促进胫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愈合,因此主张2型糖尿病人胫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常规使用鹿瓜多肽注射液预防骨折不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切口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脊柱创伤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脊柱后凸Cobb's角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变化,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调查两组患者术后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121±6)min比(181±11)min,(28±13)h比(37±10)h,(8±3)d比(16±7)d],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122±5)mL比(287±7)mL],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1±1.1)分比(7.6±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观察组患者的Cobb's角和前缘压缩高度显著低于对照组[(6.1±2.2)°比(12.1±5.8)°,(5.8±1.9)%比(13.5±2.8)%],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2.4%(28/34)比44.1%(15/34)],观察组患者镇痛药使用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9%(2/34)比47.1%(16/34),2.9%(1/34)比20.6%(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创伤患者应用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并且疼痛程度较轻,切口感染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其疗效良好,安全性较高,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