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6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55篇
基础医学   220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5篇
皮肤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0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215篇
中国医学   108篇
肿瘤学   5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
在精子发生后期,精子细胞核内与DNA结合的体细胞类型组蛋白逐步地被鱼精蛋白替代,使精子细胞核变长,高度浓缩,最终分化成为成熟的精子,鱼精蛋白是成熟精子细胞核内与DNA结合的主要蛋白质.从鱼类精子分离纯化的鱼精蛋白对培养的人宫颈癌细胞HeLa有显著抑制作用.其IC_(50)为50μg/ml.经鱼精蛋白处理过的HeLa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在软琼脂中丧失形成集落的能力,~3H-TdR的参入率也明显降低,当浓度为40μg/ml时,参入率仅为对照的50%,当浓度达到120μg/ml时,参入率接近零。  相似文献   
3.
外源性核苷能抵消抗代谢药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核苷转运抑制剂潘生丁则能阻断核苷的这种抵消作用,从而增强抗代谢药的细胞毒性。本研究证明,胸苷和次黄嘌呤可明显抵消氨甲蝶呤对L1210细胞的杀伤作用,潘生丁则能有效地阻断核苷的抵消作用;潘生丁和两性霉素B合用可明显增强氨甲蝶呤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但不增强氨甲蝶呤对动物的毒性。提示潘生丁有可能应用于肿瘤联合化疗。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构效关系,合成了1-对氟苯基-6-氟-1,4-二氢-4-氧-7-(1-哌嗪)噌啉-3-羧酸及其喹啉、萘啶、吡啶[2,3-C]哒嗪环系类似物16个。测定了对大肠杆菌的MIC。用Hückel分子轨道理论(HMO)方法计算了四个母体环上电子密度。结果表明:环中氮的位置对药效团——3位羧基和4位羰基氧原子上电子密度的影响较大而影响其抗菌活性。喹啉、萘啶两环系的3位羧基和4位羰基氧原子上的电子密度较高,其体外抗菌活性较高;而噌啉及吡啶[2,3-C]哒嗪两环系的电子密度较低,其体外抗菌活性较低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5.
基因工程技术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因工程技术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研究中的应用大致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在基因水平的研究,使人们已从基因结构和组成方面深入了解其生物合成机制;另一方面基于上述研究基础,人们已经可能有目的地进行基因遗传操作,改造这类抗生素的结构,产生新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本文将就以上两方面内容作一综述。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结构从生物合成的角度,是指一组由聚酮体衍生而来的骨架组成的环状内酯环,经常有一或二个糖苷与之相连,最常见的有红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和泰洛星等。另外,如两性霉素B、杀念珠菌素、FK-506、雷帕霉素、阿弗菌素等也应属于这一类化合物。部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结构见图1。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合成途径大致相似,即先由低级脂肪酸经聚酮合成酶缩合形成大环,再连上糖苷。然后进行甲基化或羟基  相似文献   
6.
用 ~1HNMR 方法测定了3-氯-4-氟苯胺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在二苯醚或石蜡油中加热环化所得产物中2与3的比例,结果表明此比例随着溶剂的不同而稍有变化,并且副产物3的组份随着溶剂用量增大而减少。  相似文献   
7.
喹诺酮类第一代和第二代抗感染药的缺点抗菌谱狭,主要对革兰氏阴性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临床上仅应用于G~-菌的肠道和尿路感染,限制了临床应用范围。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新品种在化学结构的母环上在6位引入氟原子或其他部位进行修饰,扩大了抗菌谱,增强了抗菌活性,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该类药物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依诺沙星和氧氟沙星等。不但对G~-杆菌有较强抗菌活性,对G~+菌和绿脓杆菌的活性有明显改善,口服改善了生物利用度。其中氧氟沙星,培氟沙星和依诺沙星  相似文献   
8.
对嗜热放线菌X3221的发酵液进行溶剂萃取、Sephadex LH-20柱分离、中压控纯化,得到一具有抗菌和抗肿瘤活性的抗生素C3221-A。通过理化性质比较和结构单定确定其为Thermorubin A。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微生物药物的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发现许多具有酶抑制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和影响受体结合等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质,但抗生素仍然是微生物药物中的最重要的成员,必需努力继续进行研究与开发,主要原因有四:  相似文献   
10.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对衣(支)原体药效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衣原体和支原体在临床上感染是世界性的传染性疾病 ,侵袭部位主要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临床上治疗主要用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近 1 0多年来由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和不断地研制和开发 ,有部分抗菌药物在体外良好抗衣原体和支原体活性 ,对动物感染模型治疗效果能与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媲美。其中部分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衣 (支 )原体感染有良好治疗效果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是值得重视抗感染药物。1 司帕沙星1 .1 司帕沙星 (SPFX)抗衣原体和支原体活性 SPFX在体外对各种衣原体和支原体有很强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