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25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84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4 毫秒
1.
目的评价应用碘化油及四氧化三铁(Fe3O4)微球栓塞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行超选择插管栓塞原发性巨块型肝癌246例,分两组,以碘化油6-27 ml+Fe3O4250μm,丝裂霉素(10 mg),5-Fu 250 mg混悬液栓塞,主干应用明胶海绵栓塞126例,选择同期常规剂量碘化油及明胶海绵治疗巨块型肝病120例作为对照组,碘化油用量6-27 ml,分析两组术前后病灶大小变化,近期有效率及生存率。结果碘化油及Fe3O4组近期有效率明显高于碘化油组,碘化油及Fe3O4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9.3%、42.7%、31.2%,而碘化油组分别为53.8%、14.9%、12.6%。结论碘化油及Fe3O4微球治疗巨块型肝癌较碘化油栓塞组疗效有明显提高,可视为治疗巨块型中晚期肝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带膜支架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血管腔内支架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TAD)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2年8月到2005年9月,我们共收治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32例,均行支架治疗并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四氧化三铁微粒与碘化油混悬液栓塞兔肾动脉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四氧化三铁(Fe3O4)微粒与碘化油(Lp)混悬液(suspension from magnetic microspheres with lipi odol, S Fe3O4 Lp)对兔肾动脉的栓塞和导向作用机制。方法 测定工业工艺制备粒径为 50~250μm 5 种规格的 Fe3O4微粒在Lp中的沉降时间、速度;实验组用粒径250μm的S Fe3O4 Lp对右肾动脉栓塞,对照组用Lp栓塞。两组于术后不同时间比较栓塞效果、观察血生化和病理学改变。结果 五种粒度的Fe3O4 微粒能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悬浮于Lp中;栓塞效果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栓塞部位Fe3O4 微粒与Lp存留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P<0.005,r=0.76)。结论 粒径为250μm的S Fe3O4 Lp对兔肾动脉栓塞效果好,无明显毒副反应;栓塞过程中Fe3O4 微粒与Lp具有同步、同向性,是S Fe3O4 Lp发挥导向性栓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带膜支架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34例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2002年至2005年34例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全麻下行腔内隔绝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患者均成功实行了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1例因为导丝不能进入真腔而放弃腔内手术,未出现死亡现象,术后疼痛症状即刻得到改善,高血压在1周至半年左右均得到改善.术后随访3—29个月(平均15个月),其中25例行CT复查,9例行DSA复查,结论带膜支架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6.
目的以河北省坝上地区捕获的夜行鼠为对象,应用DNA条形码技术进行鼠类鉴定。方法在河北省坝上地区采集鼠肝脏标本,并保存整只鼠,制作标本,提取DNA,采用通用引物PCR法扩增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并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 Bank中其他鼠类的DNA条码进行Blast比对,并构建分子进化树。结果 36份样本均能通过PCR扩增出特异性COⅠ基因条带,所构建的分子进化树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有所不同,经头骨鉴定,进化树结果正确无误,更正形态学鉴定结果。其中2只夜行鼠未能在Gen Bank中找到同源性较高的鼠类基因,且头骨受到严重损坏,暂无法确定鼠种。结论 DNA条形码技术能够对鼠类进行有效的物种鉴定。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多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MSCTP)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GCVE)术前应用的价值。方法对12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顽固性腹水拟行TIPS联合GCVE患者,术前行MSCT及MSCTP检查。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遮蔽表面显示(SSD)和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全面了解肝脏情况。结果 MSCT及MSCTP能清晰显示肝硬化肝脏形态变化、肝静脉与门静脉空间位置关系、门静脉侧支循环开放程度和范围以及腹水等情况,为TIPS联合GCVE术前评估提供了重要的解剖信息。结论 MSCT 及MSCTP 是无创性检查并明确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可靠方法,对 TIPS 联合GCVE术中准确引导门静脉穿刺及曲张静脉栓塞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HCC)经肝动脉介入治疗(TAI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组60例HBsAg阳性且不能手术切除的HCC患者,配对分为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组(A组)和常规保肝降酶组(B组),每组30例。对两组进行常规TAIT同时,给予常规保肝降酶治疗,A组同时联合核苷(酸)类药物行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的生存率,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A组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初始治疗药物选择:恩替卡韦14例,拉米夫定8例,阿德福韦酯8例,其中4例患者出现病毒学突破,经加用另一核苷(酸)类似物后实现病毒持续抑制。B组中,13例(13/30,43.33%)患者分别在第1~9次TAIT后发生病毒学突破,中位突破时间为5.52个月(4次TAIT后)。两组共死亡48例,其中A组20例,B组28例,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9.63、14.77个月(χ2=7.51,P=0.01)。A组和B组中BCLC分期C期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3.63、8.07个月(2χ=7.11,P=0.01)。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患者是否行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肝功能分级、肝癌BCLC分期影响患者预后。未发生核苷(酸)类药物相关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TAIT治疗HBV相关HCC时联合应用核苷(酸)类药物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渗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用于择期颅脑手术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电解质酸碱平衡及降低颅内压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择期胶质瘤切除手术患者120例,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高渗组(60例);分别给予常规羟乙基淀粉和高渗羟乙基淀粉(200/0.5)静脉输注,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Na+、K+、Ca2+、pH及颅内压(ICP)等指标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T2、T3及T4时间点HR和CVP指标均较T0时间点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3和T4时间点MAP指标均较T0时间点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渗组患者T4时间点HR和MAP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1、T2、T3及T4时间点Na+和K+指标水平与T0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2、T3及T4时间点ICP水平较T0时间点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渗组患者T4时间点IC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渗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用于行颅脑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可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平衡紊乱,并抑制颅内压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