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8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王亚雷 《中国医药指南》2014,(5):258-258,F0003
目的探讨肠梗阻病因及临床病理分析。方法从肠梗阻分类、病理生理、临床表现等几个方面加以阐述。结果肠梗阻病因复杂,病情发展快,对机体生理影响大,诊断复杂,病死率高,临床医师只有明确了引起梗阻的原因和性质,才能及时正确地选择最恰当的治疗方法。结论肠梗阻为普外科常见急腹症,可因多种因素引起,如能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大多能逆转病情的发展,以致治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期食管鳞癌合并上皮角化患者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食管鳞癌患者,依据其内镜有无白斑表现,分为2组,采集其临床、内镜和病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63例食管鳞癌患者中,有90例合并上皮角化.在所有角化患者中,60岁以上患者发生角化的比例远高于60岁以下患者,且与非角化患者相比,发生于60岁以上患者比例更高(81.11%vs 66.47%,P=0.013),且更易发生于女性(40.00%vs 21.97%,P=0.002).此外,角化患者中有吸烟史者较非角化患者多(35.56%vs 23.70%,P=0.042).在角化患者中,白斑较多较之于散在病变者,病变较大(80.77%vs 48.44%,P=0.005),病变浸润较深(M1:3.85%vs 20.31%;M2:57.69%vs 71.88%;M3:26.92%vs 4.69%;SM:11.54%vs 3.13%;P<0.001).结论 对于老年患者、女性、既往有吸烟史者,早期食管鳞癌更容易合并食管角化,临床医师应对角化白斑未完全覆盖的发红区域进行重点观察,对于角化程度较严重的病变,应警惕其浸润深度可能相对较深.  相似文献   
4.
背景:电压门控钠通道(VGSC)在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递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它与内脏高敏感性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目的:探讨VGSC亚单位的变化与大鼠肠易激综合征(IBS)内脏高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新生大鼠直肠内气囊扩张制作IBS的动物模型,在其成年后取L6-S2脊髓背根神经节,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法对背根神经节细胞表面VGSC Nav1.1、Nav1.6、Nav1.7、Nav1.8和Nav1.9五种α亚单位mRNA的含量进行检测.并以原位杂交的方法对Nav1.8的表达进一步加以确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大鼠肠道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背根神经节细胞表面仅亚单位Nav1.8mRNA的表达增加,而Nav1.1、Nav1.6、Nav1.7和Nav1.9的表达没有改变,原位杂交定性分析也证实造模组Nav1.8含量增加;造模组肠道组织NGF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大鼠直肠内气囊扩张使其脊髓背根神经节细胞Nay1.8mRNA的表达增加,而其他几种常见仅亚单位的含量均未发生改变。这种变化可能与肠道组织NGF表达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5.
王亚雷  徐强 《江西中医药》2008,39(10):35-35
1病历摘要 李某某,女,7岁,2007年12月13日初诊。患儿于近5个月前,劳累后出现不自主耸肩,就诊于某院,予中药汤剂口服2个月,耸肩消失,之后每于感冒或劳累后交替出现耸肩、腹部肌肉不自主抽动。患儿1周前劳累后出现上肢频繁不自主抽动,诊于外院,查EEG示:背景以中幅6~9Hz节律为主,可见阵发性中高幅短程0节律及活动,各导均有出现,右侧略著,考虑“抽动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43例经保守治疗痊愈,平均住院时间15.7d。6例手术治疗后痊愈,其中2例因保守治疗时出现绞窄性肠梗阻而手术,1例保守治疗30d无效行剖腹探查术,3例保守治疗耐心不够而手术。1例术后并发肠瘘,1例术后并发短肠综合征。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以保守治疗为主,有效的治疗包括禁食水、胃肠减压、全肠外营养支持、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及腹部微波理疗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例本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中Ⅰ^o。12例,Ⅱ^o3例,14例均采用低位领形切口手术治疗,全组无手术及住院死亡。结论CT结合胸部X线检查是术前的重要诊断手段。手术是本病唯一有效治疗方法。绝大多数病人手术可以经颈部低位领形切口完成。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四氢化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SO)、SAP组和PDTC组。SAP模型采用5%牛磺胆酸钠1ml/kg胰胆管逆行穿刺注射建立,PDTC组在造模前1h给予腹腔注射PDTC(1130mg/kg),术后分4个时段(1、3、6、12h)分批进行腹主动脉采血后处死,取胰腺组织作病理切片与液氮冻存。胰腺腺泡细胞的凋亡检测应用TUNEL法、电镜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组织Caspase-3的表达;核因子(NF)-κB活化的检测应用免疫组化法。同时观察各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及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SAP组各时间点血清淀粉酶及脂肪酶水平及胰腺组织病理组织学评分较SO组显著增高(P〈0.05)。PDTC治疗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水平较SAP组明显降低;胰腺组织病理组织学评分明显改善。PDTC治疗后3、6、12h胰腺组织Caspase-3的表达显著高于SAP组(P〈0.01),而在1h无统计学差异;各时间点胰腺腺泡细胞凋广指数显著高于SAP组(P〈0.01);NF—κB的活化显著低于SAP组(P〈0.01)。结论SAP时,PDTC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从而抑制NF—κB介导胰腺细胞的抗凋亡效应,减少胰腺腺泡细胞坏死。  相似文献   
9.
胃食管反流病问卷在胃食管反流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在诊断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的价值.方法 对消化内科门诊具有典型烧心、反酸等症状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GERD的诊断标准为内镜证实反流性食管炎(RE)及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试验阳性,并与GerdQ积分情况进行比较,计算出诊断GERD最佳临界值.结果 GerdQ积分以7分为...  相似文献   
10.
施信荣  孙斌  王亚雷 《天津医药》2019,47(6):628-631
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切除治疗早期胃食管结合部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4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 治疗的早期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共166例, 记录患者的性别、 年龄、 ESD治疗过程、 术后病理、 追加手术治疗情况以及术后随访资料。结合病理结果, 分别按早期胃癌内镜下切除的适应证分类、 eCrua评分系统进行淋巴结转移风险评估。结果 166例早期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中ESD术后治愈性切除146例 (88.0%); 非治愈性切除20例 (12.0%), 其中9例追加手术治疗。非治愈性切除组中病变直径> 30 mm、 合并溃疡、 未分化型患者比例高于治愈性切除组 (P<0.05)。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5.7 (3~33) 个月, 期间1例出现复发, 无胃癌相关死亡病例。术后eCura C级共4例, 2例局部有肿瘤残留, 1例淋巴结转移。结论 对于符合治疗适应证的早期胃食管结合部癌, ESD治疗是安全、 有效的。术后结合病理结果对患者进行eCura评分可以较好地评估其淋巴结转移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