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评价中药高位保留灌肠对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肝衰竭)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 5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早期属中医湿热发黄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中药保留高位灌肠,每日1次,疗程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两组有效患者治疗后腹胀改善时与黄疸消退时间、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68%,对照组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TBiL明显下降(P<0.05),PTA明显升高(P<0.05);TBiL的下降和PTA的上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腹胀改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证属湿热发黄证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尽早予以中药高位保留灌肠有利于控制病情进展,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HBV-ACLF患者43例,随访观察3个月后患者的存活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及CD4+ CD25+ Treg细胞的百分比,并计算CD4+和CD8+T淋巴细胞比值,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对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选择门诊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3个月后,43例HBV-ACLF患者存活26例,死亡17例.与肝衰竭存活组相比,肝衰竭死亡组CD3+细胞百分率(22.96±20.59)%、CD8+细胞百分率(31.63±12.69)%均低于存活组(37.89±17.36)%和(36.52±9.75)%,而CD4+细胞百分率(55.15±14.23)%、CD4+/CD8+(1.77±1.38)高于存活组(48.51±13.35)%、(1.32±0.68),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肝衰竭死亡组患者外周血CD3+、CD8+T淋巴细胞及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下降,CD4+T淋巴细胞、CD4+/CD8+升高,肝衰竭存活组患者CD3+T淋巴细胞及CD4+ CD25+ Treg细胞百分比下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HBV-ACLF患者的预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8+、CD4+ CD25+ Treg比例下降的程度越重,预后可能越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正虚机制观察益气健脾法治疗慢乙肝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探讨补虚法在慢性肝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50例慢乙肝肝衰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予以益气健脾为主的中药煎剂口服。观察两组治疗2周时的临床转归、TBil与PTA的改善程度及MELD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2.00%高于对照组的40.00%;治疗组TBil,PTA及MELD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基于正虚机制以益气健脾法治疗慢乙肝肝衰竭,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携带者(以下简称携带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收集携带者200例,HBeAg阳性携带者和HBeAg阴性携带者各100例,通过辨证分析得出中医证型,分析其分布特点。结果 HBeAg阳性携带者中医证型分布为湿热中阻型3例,肝郁脾虚型92例,瘀血阻络型3例,肝肾阴虚型2例,脾肾阳虚型0例。HBeAg阴性携带者分别为4、87、5、4、0例。2组均以肝郁脾虚证为主,与湿热中阻型、肝肾阴虚型、瘀血阻络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湿热中阻型、肝肾阴虚型、瘀血阻络型、脾肾阳虚型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携带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以肝郁脾虚型为主,湿热中阻型、肝肾阴虚型和瘀血阻络型散在出现,没有表现为脾肾阳虚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方益气健脾方辅助治疗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5例HBV-ACLF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予内科综合用药(保肝、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益气健脾方,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后总胆红素(TBIL)水平、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变化情况;于治疗前随机取6例患者(治疗组、对照组各3例)晨起空腹静脉血中性粒细胞样本,随机分为益气健脾方低、中、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样本数为3,分别使用浓度为0.1、0.2、0.4 mg/mL的益气健脾方药液和生理盐水培养24 h后,运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中性粒细胞中Histone H3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67.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94%(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TBIL水平、中性粒细胞百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肠透析机中药保留高位灌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早期中医属湿热发黄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内科综合用药组(对照组)20例;结肠透析中药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予结肠透析机中药保留高位灌肠,每日一次,疗程两周。治疗前及治疗两周后比较临床转归、消化系症状与黄疸明显改善时间、好转与未好转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等相关指标。结果结肠透析治疗组好转率为65%,与内科综合用药的40%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好转患者中,结肠透析中药组消化系症状如腹胀、纳差明显改善时间,黄疸消退、TBil下降时间均少于内科综合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未好转患者中PTA的下降幅度却明显低于内科综合用药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衰竭早期属湿热瘀黄证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结肠透析机中药保留高位灌肠能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BeAg(+)与HBeAg(-)HBV携带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HBeAg(+)与HBeAg(-)HBV携带者两组各50例患者,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所占比例、CD4+和CD8+T淋巴细胞所占比例及其比值、CD4+CD25+Treg所占比例;以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20例为健康对照组。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BeAg(+)与HBeAg(-)HBV携带者,在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CD4+与CD8+T淋巴细胞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4+与CD8+T淋巴细胞比值,在HBeAg(+)HBV携带者有升高趋势,但与HBeAg(-)HBV携带者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eAg(+)HBV携带者,CD4+CD25+Treg所占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HBeAg(-)HBV携带者,CD4+CD25+Treg所占比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尽管肝功能在正常范围,HBeAg(+)与HBeAg(-)HBV携带者外周血CD4+CD25+Treg比例不同,HBeAg(+)HBV携带者高于健康对照组,而HBeAg(-)HBV携带者低于健康对照组,提示HBeAg(+)与HBeAg(-)HBV携带者处于不同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意义。方法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肝衰竭组)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乙肝组)各50例,以门诊同期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20名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所占比例、CD4+和CD8+T淋巴细胞所占比例及比直、CD4+CD25+调节l生T淋巴细胞所占比例。结果肝衰竭组外周血CD31淋巴细胞[(35.48±23.44)%]、CD8+T淋巴细胞[(37.66±13.28)%]、CD4+CD25+调节陡T淋巴细胞[(0.72±1.07)%]所占比例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50.31±12.09)%、(42.05±9.26)%、(2.93±1.31)%]和慢乙肝组[分别为(49.72±20.11)%、(41.95±8.63)%、(3.47±2.29)%1比较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一旦形成,有别于慢性乙型肝炎时期,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以及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等效应T淋巴细胞便处于耗损状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