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比较临床药师与住院医师对最佳用药史采集的完整性。方法:纳入2015年5-11月期间入住某院神经内科的100名患者,分别由临床药师与住院医师对这100名患者进行用药史信息的采集,比较信息采集的完整性并评价其可能导致的潜在风险并分析原因。结果:临床药师在用药品种、药品剂型、用药依从性方面的信息采集的完整性优于住院医师,两组之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用法用量、过敏史及不良反应史方面的信息采集完整性方面,两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最佳用药史采集均存在不完整性,都有可能导致患者潜在的不适或临床症状恶化的风险。结论:患者最佳用药史采集的完整可减少药物差异及潜在的用药风险,临床药师及住院医师在这方面均需加强,尽可能多地获取准确完整的用药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国人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的群体药动学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建立定时定量给药的癫痫临床药学服务模式。方法:筛选国内多中心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和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的稳态谷浓度数据,建立适合神经内科癫痫患者个体化给药的群体药动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PK)模型,利用建模中心外数据评价所建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建立了CBZ的PPK最终模型: Ka(h-1)=1.2, CL(CL/F)(L·h-1)=0.074×TAMTCBZ0.41×WT0.267×1.42(若合用苯妥因钠,否则为1)×1.18(若合用苯巴比妥,否则为1)×0.84(若年龄>65岁,否则为1),V(V/F)(L)=1.21×WT; VPA的PPK最终模型:Ka(h-1)=1.9,CL(CL/F)(L·h-1)=0.102×(WT/60)0.696×TAMTVPA0.197×1.36(若合用CBZ,否则为1)×1.25(若合用苯妥英钠,否则为1)×1.11(若合用苯巴比妥,否则为1),V(V/F)(L)=0.14×WT;其中,Ka为吸收速率常数,CL为表观清除率,V为表观分布容积,F为生物利用度,TAMTCBZTAMTVPA为CBZ、VPA的日剂量(mg·d-1),WT为体质量(kg)。经建模中心外数据验证,所建模型预测能力较强。建立的定时定量药学服务应用于临床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案例略)。结论:新临床药学服务有助于医疗团队提高抗癫痫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中国人群左旋多巴/苄丝肼复合制剂中左旋多巴的群体药动学模型。方法:前瞻性收集服用多巴丝肼片的帕金森病(PD)门诊患者稳态谷浓度97例102个血样和健康志愿者13例153个密集血样,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HPLC-ECD)法测定左旋多巴(LD)血药浓度。应用NONMEM软件进行群体药动学数据分析,Bootstrap重复抽样用于模型的内部验证。另收集20例PD患者22个血样点作为验证组进行模型外部验证,计算最简模型和最终模型对验证组的平均预测误差(MP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数据采用一房室模型拟合,年龄(AGE)对LD清除率有显著影响,性别(SEX)、体质量(WT)、给药剂量(TAMT)、合并用药不影响LD的药动学参数。LD的基础模型为:CL(CL/F)(L.h-1)=18.2×EXP[ETA(1)],V(V/F)(L)=48.4,ka(h-1)=2.13×EXP[ETA(2)];最终模型为:CL(CL/F)(L.h-1)=17.9×(55/AGE)0.59×(EXP[ETA(1)],V(V/F)(L)=47.5,ka(h-1)=2.14×EXP[ETA(2)]。CL、V、ka的群体典型值分别为17.9 L.h-1、47.5 L、2.14 h-1。Bootstrap重复抽样显示所建立的最终模型稳定、可靠,最终模型对验证组的MPE和MAE较最简模型有显著改善,显示模型有效,且有一定代表性。结论:根据患者的生理用药资料,结合上述模型,可估算个体药动学参数,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1例53岁上呼吸道感染男性患者为增加免疫力服用左旋咪唑50 mg,1次/d治疗,连续服药3 d.15 d后,患者出现头晕、嗜睡症状.之后,症状逐渐加重,出现动作迟缓、言语不清、行走困难、意识模糊及抽搐.1个月后患者陷入深度昏迷.动态脑电图检查示弥漫性δ波活动.核磁共振示双侧基底节区及额顶叶脑白质内见多发点状、斑片状长T2长T1信号灶,FLAIR序列和DWI呈高信号.诊断:左旋咪唑所致脱髓鞘脑病.给予糖皮质激素及对症治疗,1个月后患者好转,但仍有步态不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代谢酶和转运体基因多态性对中国癫痫患儿服用奥卡西平的活性代谢物10-羟基卡马西平(monohydroxycarbazepine,MHD)血药浓度是否有显著影响。方法 前瞻性收集年龄0~14岁服用奥卡西平达稳态的谷浓度血浆样本,酶放大免疫法测定患者MHD血药浓度,双脱氧链终止法检测患儿代谢酶基因UGT2B7802T>C、UGT1A9I399C>T,以及转运体基因ABCB1 3435C>T和ABCC2 1249G>A多态性,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与Fisher最小显著差检验法分析代谢酶和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奥卡西平活性代谢物血药浓度的关联性。结果 研究共收集161例癫痫患儿的谷浓度血浆样本,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转运体基因ABCB1 3435C>T与MHD血药浓度显著相关(P<0.05)。随后进行Fisher最小显著差检验,携带ABCB1 3435C>T突变等位基因患儿的血浆MHD浓度明显高于非携带者,未见其他代谢酶和转运体基因多态性显著影响MHD血药浓度。结论 转运体基因ABCB1 3435C>T与中国癫痫患儿奥卡西平活性代谢物血药浓度存...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优化癫痫患儿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给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药师参与1例脑外伤术后癫痫患儿的药学会诊,总结分析其使用卡马西平和丙戊酸血药浓度异常的原因,应用群体药动学模型为患儿调整给药剂量,并评价笔者团队所建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 患儿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 药师应用群体药动学模型优化抗癫痫药物治疗方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林玮玮  王长连 《医学综述》2008,14(9):1394-1397
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PPK)在西方国家已有将近40年的发展和应用历史,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临床合理用药和个体化给药中。本文简要介绍了PPK基本原理,求算PPK参数的有关方法,重点阐述了目前较常应用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并列举了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在常规治疗药物监测、个体化给药以及上市前新药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发基于建立的成人和老年群体药动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PK)模型的万古霉素(vancomycin,VCM)个体化给药软件。方法:根据已建立的成人和老年VCM的PPK模型信息,运用MyEclipse、SQL Server、JRE等工具软件研发VCM给药软件。软件开发方案包括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软件编码,软件测试以及软件维护和二次开发。结果:研制的VCM给药软件可实现感染患者信息输入和管理,软件通过接口调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软件,不仅能预测多种具体VCM给药方案下的血药浓度,供临床医师制定初始用药方案参考,而且能结合已有的血药浓度监测信息和贝叶斯反馈法更精准地预测血药浓度,辅助临床医师进一步优化给药方案。软件应用于VCM血药浓度解读,药师向临床做出剂量调整建议。采纳建议组患者复查的血药浓度均达到目标血药浓度范围。结论:本研究基于VCM的PPK模型研制的给药软件能快速方便地辅助成人和老年感染患者VCM的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神经内科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在神经内科开展面向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药学服务,并对部分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药师采用药学问诊,参与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开展药学监护,提供药学信息等方式开展药学服务,发挥了良好的作用。结论临床药师提供多种形式的药学服务,促进了用药安全、有效和经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发能协助医师、药师、患者管理日常抗癫痫药物使用的APP。方法 运用Android Studio、Flutter、JAVA、Kotlin等软件工具研发癫痫药物治疗管理APP,利用既往已建立的丙戊酸、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拉莫三嗪等群体药动学模型开发漏服药补救、个体化给药等功能模块。APP开发方案包括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软件编码、软件测试以及软件维护和二次开发。结果 癫痫药物治疗管理APP分为医师端、患者端两部分。医师端具备患者咨询随访、知识库查询、漏服药补救方案制定、个体化给药等功能,患者端具备咨询医师/药师、癫痫日记记录、科普知识阅读、漏服药补救方案查询等功能。结论 研发的癫痫药物治疗管理APP能辅助医师、药师智能化、个性化地管理患者的抗癫痫药物,患者也能便利地通过APP咨询医师或药师,管理自己日常服药并提高依从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