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4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们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组即反复腰穿放脑脊液加鞘内注射地塞米松与对照组单纯常规疗法进行对比研究,观测脑脊液(CSF)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及超氧化物化酶(SOD)的变化。结果显示:反复腰穿放脑脊液加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有显著降低 CSF 中 LPO(P<0.01)的作用,减轻 CSF 中 SOD(P>0.01)下降水平,保护 SOD 活性,降低 SAH 患者脑血管痉挛(CVS)发生率,减轻自由基链反应对细胞膜性结构的损害,从而尽快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2.
应用东菱克栓酶对3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1:1配对法观察溶栓治疗,按常规方法小剂量组用药20单位,大剂量组用药40单位。结果1-30天内后者比前者疗效提高39.6%,特别在1-7天内提高61.4%,则8-30天内两组疗效相同。两组发病治疗时间6和12h 内的疗效无明显差别。治疗10天大剂量组 MR 中 T_2相高信号区范围有明显缩小,整个观察中无出血性并发症。上述表明东菱克栓酶安全性较大,增量使用可提高疗效,溶栓时间窗不宜限于6h 之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清脑止痛胶囊(QNZTJN)对偏头痛大鼠核因子-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环氧化酶2(NF-κB/iNOS/COX2)信号通路及痛觉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吉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健康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NC组)、模型组(M组)、阳性药物正天丸组(ZTW组)、QNZTJN低(QNZTJN-L组)、中(QNZTJN-M组)、高(QNZTJN-H组)剂量组.给药7d后,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复制大鼠偏头痛模型,观察造模后大鼠行为学反应及痛觉阈值变化,大鼠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5-羟色胺(5-HT)表达水平及NF-κB p65、iNOS、COX2蛋白表达量.研究起止时间2019年2—6月.结果 与NC组比较,M组、ZTW组、QNZTJN-L组、QNZTJN-M组、QNZTJN-H组大鼠行为学评分、痛觉阈值、脑组织NO含量[(3.97±0.48)mol/L(1.83±0.27)mol/L(2.91±0.25)mol/L(1.85±0.18)mol/L(1.79±0.22)mol/L比(1.42±0.21)mol/L]、NF-κB p65[(0.87±0.15)(0.21±0.04)(0.76±0.09)(0.14±0.03)(0.15±0.04)比(0.12±0.02)]、iNOS[(0.62±0.07)(0.19±0.02)(0.54±0.06)(0.16±0.03)(0.16±0.04)比(0.14±0.02)]、COX2蛋白表达量[(0.65±0.08)(0.21±0.04)(0.52±0.07)(0.17±0.03)(0.17±0.04)比(0.15±0.03)]增加(P<0.05),脑组织5-HT含量[(3.12±0.69)ng/mg(4.73±0.76)ng/mg(3.95±0.71)ng/mg(4.81±0.82)ng/mg(4.86±0.84)ng/mg比(5.84±0.95)ng/mg]降低(P<0.05);与M组比较,ZTW组、QNZTJN-L、QNZTJN-M组、QNZTJN-H组大鼠行为学评分、痛觉阈值、脑组织NO含量、NF-κB p65、iNOS、COX2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脑组织5-HT含量升高(P<0.05),其中QNZTJN-M组、QNZTJN-H组上述各指标均优于QNZTJN-L组(P<0.05),而QNZTJN-M组与QNZTJN-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NZTJN可降低NO水平、升高5-HT水平,缓解偏头痛大鼠行为学症状,升高其痛觉阈值,并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iNOS/COX2信号通路激活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赖善福  易娇娇  张惠光 《内科》2007,2(1):56-57
目的探讨改良胃管引流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8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均采用经改良后的一次性硅胶胃管作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果自发性气胸患者86例88次置管引流均一次性成功,仅2例张力性气胸需改换大号流管,2例肺未复张转外科治疗,治愈率达97.7%。结论胃管改良成胸腔闭式引流管,用于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操作容易、痛苦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联合抗过敏新鲜血浆疗法及单纯常规液体疗法各治疗中晚期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12例。结果:经联合抗过敏新鲜血浆疗法治疗后,患者的尿蛋白消失快,BUN上升水平低,血小板迅速向正常恢复,越期率高,完成治疗后患者无一死亡。而单纯常规液体疗法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治愈率仅达83.3%。上述结果证明,联合抗过敏新鲜血浆疗法是治疗中晚期EHF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惠光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8):1412-1413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恢复期和64例健康体检者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72h(1.54±0.91)mg/L、第7天(1.32±0.86)mg/L,较恢复期第15天(0.49±0.31)mg/L、第30天(0.32±0.14)mg/L和健康体检者(0.31±0.81)mg/L明显增高(t=2.576、t=2.807,P〈0.01)。结论检测血浆D-二聚体可作为急性期脑梗死病情判定及疗效观察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饮酒对健康的影响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急慢性酒精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更为严重.目前,对慢性酒精中毒伴脑积水患者国内报道不多,我们选择 CT 确诊为脑积水的长期嗜酒者12例,进行脑电(EEG),脑脊液压力,血脂质过氧化物(LPO)检测,结合文献进行临床分析及机制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偏头痛与感染性头痛患者血清中的变化意义及相关性。方法选择39例偏头痛、38例感染性头痛患者及36例健康者,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CGRP含量。结果 hs-CRP含量:偏头痛先兆期(3.86±1.45)mg/L、发作期(4.42±1.56)mg/L、间歇期(2.73±1.06)mg/L,感染性头痛(8.56±1.64)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62±0.38)mg/L,分别P〈0.01、P〈0.05;而感染性头痛又明显高于偏头痛发作期(P〈0.01)。CGRP含量:偏头痛发作期(80.64±10.83)pg/mL,感染性头痛(67.25±9.86)pg/mL,高于对照组(59.32±7.62)pg/mL,分别P〈0.01、P〈0.05;先兆期、缓解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发现,偏头痛发作期hs-CRP与CGRP呈正相关(r=0.3426,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hs-CRP阶段性改变,CGRP的释放与炎性标记物hs-CRP有明显相关性,hs-CRP可作为偏头痛发作各期的一种低水平炎性反应检验学指标,对感染性头痛有一定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对应激后血液应激综合征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大鼠束缚加足底脉冲电刺激制备应激模型.检测大鼠应激后血小板聚集性和血浆TXB2和6-K—PGF1a的变化,并观察奥扎格雷钠对其变化的影响。结果应激使大鼠血小板聚集性明显增强,大鼠应激后血浆TXB2和6-K-PGF1a浓度均升高,但前者增加更明显.从而使T/K比值升高,导致其平衡失调;而奥扎格雷钠对大鼠应激后血小板聚集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降低血浆TXB2和升高6-K—PGF1a的作用,从而使T/K比值降低(P〈0.01)。结论奥扎格雷钠对应激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有积极的防治作用.对应激性高粘血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激因子对大鼠实验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采用束缚加足底自动电脉冲刺激方法制成大鼠应激模型;采用MCAO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通过检测大鼠束缚应激后血浆中应激因子-皮质醇(Cortisol)、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等应激标志物变化,探讨应激因子对大鼠实验性脑梗死的影响.结果:①应激24h内各时段血中Cortisol、IL-6、TNF-a和PAF的浓度变化显示,应激24h后均明显后增加(P<0.01),但短期1h段IL-6、TNF-a、PAF变化不明显.②应激1h后脑梗死范围与非应激脑梗死范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应激24h后脑梗死范围大于非应激脑梗死范围并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短暂应激后应激因子只有Cortisol有一定程度增加,但对脑梗死范围影响不大;过度应激导致多种应激因子明显增加,综合因素加大脑梗死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