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嘉  危松青  王曼知  石家云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11):1498-1500, 1504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联合高流量氧疗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一氧化氮(NO)、乳酸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氧疗组和联合组,各45例。氧疗组给予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联合组在氧疗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和NO、乳酸水平及肺功能指标。结果2组患儿治疗后PaCO2均较治疗前降低,PaO2、氧合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P < 0.05~P < 0.01),且联合组PaCO2明显低于氧疗组,PaO2、氧合指数均明显高于氧疗组(P < 0.01)。2组患儿治疗后NO、乳酸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 0.05),且联合组NO、乳酸水平均明显低于氧疗组(P < 0.01)。联合组患儿治疗后潮气量、用力呼气量、1秒用力呼气量、最大呼气流量水平均明显高于氧疗组(P < 0.01)。联合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3.33%(42/45),高于氧疗组的77.78%(35/45),2组患儿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布地奈德联合高流量氧疗治疗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较好,能改善患儿NO、乳酸水平,提高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2.
3.
危松青  王曼知  聂英 《中南药学》2012,10(2):152-154
目的 分析近年我院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种类及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87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血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前3位检出的菌种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5株,51.7%)、金黄色葡萄球菌(21株,24.1%)、大肠埃希菌(12株,13.8%);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全敏感;革兰阴性菌对依诺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全敏感.结论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根据血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可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 TBM)伴意识障碍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长沙市中心医院112例临床诊断为TBM伴意识障碍患者的资料,其中21例(18.8%)为确诊TBM患者,84例(75.0%)为高度可能的TBM患者,7例(6.2%)为可能的TBM患者。根据患者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48例(42.9%),预后不良组64例(57.1%)。预后良好组男性24例,中位年龄[M(Q1,Q3)]18.50(5.31,33.75)岁,中位病程20.00(11.25,30.00)d。预后不良组男性20例,中位年龄27.00(3.06,49.75)岁,中位病程15.00(10.00,20.00)d。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Z=-1.982,P=0.048)、性别(χ 2=4.043, P=0.044)、疾病分期(χ 2=17.733, P=0.000)、抽搐(χ 2=8.054, P=0.005)、低钠血症(χ 2=9.481, P=0.002)、脑水肿(χ 2=4.386, P=0.036)、脑积液(χ 2=5.992, P=0.014)对TBM伴意识障碍患者预后不良有一定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钠血症(P=0.043, OR=2.784, 95%CI:1.034~7.495)、疾病分期为Ⅲ期(P=0.002, OR=6.855, 95%CI:2.001~23.480)、脑水肿(P=0.030, OR=3.491, 95%CI:1.132~10.768)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结论 低钠血症、疾病分期为Ⅲ期、脑水肿是TBM伴意识障碍患者的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泌尿系结核临床特征与疗效,提高儿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搜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儿童结核科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17例泌尿系结核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及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17例患儿均来自湖南各地,其中农村15例,男童11例,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11.0(8.5,16.5)岁。16例接种过卡介苗,6例有明确肺结核密切接触史。并发肺结核、结核性脑膜脑炎和结核性脊髓脊膜炎、腹腔结核分别为14、8、7例。12例有泌尿系症状,其中尿频、尿急、尿痛11例,夜间盗汗9例,发热8例。尿常规异常者12例,PPD试验和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阳性者分别为9和12例。泌尿系CT扫描显示结核典型表现、泌尿系受累、膀胱壁增厚者分别为15、15、9例。本组患儿均延误诊断,延误时间为15d至9个月。均以H-R-Z-E抗结核治疗方案(强化期3~6个月,巩固期12~15个月)为基础,仅1例原发性癫痫患儿将异烟肼改为帕司烟肼,并因病情或疗效原因而联用其他一、二线抗结核药品(如丙硫异烟胺、链霉素、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最终6例治愈,9例病情好转,处于继续治疗中,2例死亡。结论 本省儿童泌尿系结核患儿以农村、男童、大龄多见,接种卡介苗对该年龄段患儿无保护性;有明显结核病密切接触史、泌尿系症状和其他器官结核,PPD试验和T-SPOT.TB阳性、CT扫描有疑似典型病灶改变有助于辅助诊断。积极治疗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对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早期诊断的价值。 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9年2月至2021年8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儿科收治的确诊为腺病毒肺炎的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重症肺炎标准分为重症腺病毒肺炎组(40例)和非重症腺病毒肺炎组(40例),比较2组入院24 h内的血清HB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细胞计数、血小板(platelet,PLT)、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水平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其对重症腺病毒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 结果 重症腺病毒肺炎组血清HBP水平[(46±16)ng/mL]高于非重症组[(28±13)ng/mL](P<0.05);重症腺病毒肺炎组TNF-α、IL-6、PLT水平也更高(P<0.05)。HBP对重症腺病毒肺炎的早期诊断ROC曲线下面积为0.804,取最佳截断值为31.76 ng/mL时,其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70.0%。HBP联合其他指标对重症腺病毒肺炎的早期诊断ROC曲线分析显示,HBP+TNF-α、HBP+PLT、HBP+IL-6、HBP+TNF-α+IL-6和HBP+TNF-α+IL-6+PLT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6、0.850、0.863、0.886、0.894。 结论 血清HBP可作为重症腺病毒肺炎早期诊断的一个生物标志物,联合TNF-α、IL-6和PLT可提高其诊断价值。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9):1014-1019]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对氧磷酶1(PON1)基因rs662、rs3917541、rs3917539位点多态性与儿童川崎病(KD)的发病风险及其并发冠状动脉损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法(PCR-SBT)分析93例KD患儿(KD组)和94例健康儿童(对照组)PON1基因的rs662、rs3917541、rs3917539位点多态性。结果 KD组PON1基因rs662、rs3917541、rs3917539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KD组中的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组与未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组PON1基因rs662、rs3917541、rs3917539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尚未发现PON1基因rs662、rs3917541、rs3917539位点多态性与KD及其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S100B、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在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表达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对患儿预后预测价值。 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儿童结核科收治的72例TBM患儿作为TBM组。搜集同期住院,诊断为肺结核同时排除TBM的患儿20例作为肺结核组。TBM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完全康复组(47例)和预后不良组(2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TBM组入院48h内及治疗后(1、2、3周)和肺结核组入院48h内的血清和脑脊液NSE、S100B、GFAP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TBM患儿入院时脑脊液NSE、S100B、GFAP水平,预测其不良预后的阈值、敏感度及特异度。 结果: 入院时血清及脑脊液NSE、S100B、GFAP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TBM组分别为15.12(3.22,26.90)μg/L、1.11(0.40,3.20)μg/L、15.34(3.44,45.82)μg/L和37.90(6.50,142.70)μg/L、2.31(1.02,10.20)μg/L、65.31(10.87,252.60)μg/L,均明显高于肺结核组[分别为7.03(2.48,13.23)μg/L、0.25(0.12,0.36)μg/L、10.38(2.41,19.00)μg/L和7.56(2.12,12.79)μg/L、0.35(0.05,0.51)μg/L、7.86(2.41,13.80)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清水平:Z值分别为-5.064、-6.817、-2.693,P值分别为0.000、0.000、0.007;脑脊液水平:Z值分别为-6.465、-6.816、-6.778,P值均为0.000);预后不良组脑脊液NSE、S100B、GFAP水平分别为60.16(24.90,142.70)μg/L、2.59(1.32,10.20)μg/L、118.74(58.83,252.60)μg/L,明显高于完全康复组[分别为29.37(6.50,68.82)μg/L、1.97(1.02,6.10)μg/L、45.39(10.87,84.93)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855、-3.212、-6.334,P值分别为0.000、0.001、0.000)。治疗后1、2、3周,预后不良组脑脊液NSE分别为49.58(15.38,87.56)μg/L、41.53(9.60,82.00)μg/L、25.97(5.56,58.49)μg/L,S100B分别为10.15(3.63,15.72)μg/L、1.60(0.41,3.28)μg/L、0.75(0.41,1.60)μg/L,GFAP分别为99.75(65.79,180.84)μg/L、63.94(13.65,120.59)μg/L、38.03(10.87,85.40)μg/L,均明显高于完全康复组[NSE分别为18.49(4.87,36.12)μg/L、14.51(4.87,35.70)μg/L、8.53(2.12,21.70)μg/L;S100B 分别为5.34(2.19,10.08)μg/L、0.66(0.19,1.56)μg/L、0.40(0.11,0.74)μg/L;GFAP分别为45.39(10.87,84.93)μg/L、17.77(5.66,38.15)μg/L、12.82(5.04,26.90)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SE:Z值分别为-2.496、-3.815、-4.041,P值分别为0.013、0.000、0.000;S100B:Z值分别为-3.331、-4.745、-1.207,P值分别为0.047、0.000、0.036;GFAP:Z值分别为-4.940、-2.337、-3.745,P值分别为0.000、0.016、0.012)。ROC曲线分析,获得最大约登指数下入院时TBM患儿脑脊液NSE、S100B、GFAP水平对预后不良的预测阈值分别为51.92μg/L、2.75μg/L、77.54μg/L。 结论: TBM患儿血清及脑脊液NSE、S100B、GFAP水平明显增高,经治疗后血清NSE、S100B、GFAP水平快速降至正常,而脑脊液NSE、S100B、GFAP水平下降缓慢。TBM患儿入院时脑脊液NSE≥51.92μg/L、S100B≥2.75μg/L或GFAP≥77.54μg/L,且经治疗后脑脊液NSE、S100B、GFAP下降缓慢,提示预后不良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10.
危松青  曾津  李兰英  刘晓燕 《广西医学》2016,(11):1541-1543
目的 探讨不同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时间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12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3组各40例.3组患儿均采用10 mg/(kg·d)阿奇霉素静脉滴注,1次/d,共6d,A组、B组、C组的静脉滴注时间分别为30 min/次、2h/次、4h/次.比较3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疗效、患儿依次性、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IL)-2、IL-13水平.结果 B、C组发热、咳嗽、喘息、肺部啰音缓解所需时间均短于A组(P<0.05),治疗效果好于A组(P<0.05),但B组与C组间症状缓解所需时间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儿治疗依从性高于C组(P<0.05);A、B两组不良反应率均低于C组(P<0.05).结论 采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时间为2h/次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