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女性可控回肠代膀胱术(附四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性可控回肠代膀胱术(附四例报告)卢洪凯仲基范藏运江刘鲁东张明荣郑锡广我院自1994年以来对4例女性膀胱癌行膀胱全切,尿道次全切及可控回肠代膀胱术,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例,年龄58~66岁,平均62岁。病理检查均为局限性浸润性膀胱移行细...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和与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检测手术切除的32例BPH组织标本中,PEDF和VEGF的表达水平和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分析这两个因子与MVD的关系。结果PEDF和VEGF在BPH标本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7.5%(12/32)和78.1%(23/32);PEDF表达与MVD(P〈0.01)和VEGF(P〈0.01)表达呈负相关关系,VEGF表达与MVD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PEDF和VEGF的不平衡表达可能是BPH组织血管生成的分子基础,是促进BPH发生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MMP-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血管形成中的作用,为抑制膀胱肿瘤的血管生成疗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S-P)检测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9例正常膀胱组织中MMP-2的表达,计算机图像光密度分析,根据阳性信号面积/检测总面积的方法,以10%为阳性判断标准,计算阳性率.采用血管内皮细胞单克隆抗体CD34进行血管内皮染色,低倍镜下寻找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最密集的部位(“热区“),然后在高倍镜下计数热区内的平均微血管密度(MVD),结合临床资料及统计学处理分析以评价MMP-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结果 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MMP-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64.6%(31/48),而9例正常膀胱组织表达阴性,两者差别有显著性(P<0.01),MMP-2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数目、直径、病理分级等无关(P>0.05),而在病理分期之间(Tis~T1与 T2~T4)差别有显著性(P<0.05),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明显高于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 MMP-2的表达与MVD成正相关(r=0.592,P<0.05),随着MMP-2表达增加,MVD也增加.结论 MMP-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MMP-2与MVD呈正相关,促进了膀胱移行细胞癌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其诊断和治疗。结果:脱落细胞学检查、静脉肾盂造影(IVP)、CT及MRI对本病的确诊率分别为38.1%、9.1%、80.8%、72.7%,38例均行手术治疗,病理检查结果均为移行细胞癌,随访29例,失访9例。随访期6个月~6a。3a生存率为79.5%,5a生存率为71.9%。随访病例中无残留输尿管癌和膀胱癌。结论:各种检查方法有相互补充的作用,IVP检查对本病病灶定位及定性诊断率低,但应作为常规检查。上尿路逆行造影对本病病灶定位准确率高适应于IVP检查失败者。CT及MRI对本病诊断率高,是重要的诊断方法。肾、输尿管和膀胱袖状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对浅表性肿瘤,独肾或对侧肾功能不全者可行输尿管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药物辅助排石疗法(α1-RB+NSAIDs)在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作用。方法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120例,随机平分为3组。每组患者皆应用左氧氟沙星0.2g,2次/d;吲哚美辛栓1枚,塞肛2次/d;对照组患者加用中成药结石通1.0g,3次/d;组2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硝苯地平10mg,3次/d;组3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萘哌地尔25mg,2次/d。以结石排出输尿管或治疗随访期满2周为疗效观察终点。结果3组均无因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而退出研究者。3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比例、结石大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内排出结石者组:组1为15例(37.5%),组2为28例(70%),组3为37例(92.5%)。组2、组3与组1的排石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2与组3间排石率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1-组3平均排石时间分别为9d,8d和4d:组1与组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2与组1、组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内肾绞痛再次发作:组1有8例(20%),组2有5例(12.5%),组3为0例,经肌注酮络酸氨丁三醇30mg或哌替啶50mg后缓解。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药物辅助排石疗法可明显提高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排出率,缩短结石排出时间,减少肾绞痛发作概率,可作为输尿管下段结石药物治疗的一线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BPH和PCa中MVD、微血管的相关指标及PCNA和MSCT多期扫描强化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35例BPH和27例PCa患者术前均行MSCT扫描,绘制BPH和PCa时间-密度曲线(T-DC)并计算曲线升段的斜率(S);所有标本行CD34、PCNA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时间-密度曲线分为3种类型,3种曲线在两组病例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PH和PCa组织中MVD分别为11.00±4.14和32.11±13.19,BPH微血管平均直径等指标比PCa的相应指标要大,P<0.01.PCNA在PCa中的表达高于在BPH中的表达,P<0.01.斜率(S)与MVD有相关性,P<0.01;在PCa中,斜率(S)与PCa的Gleason分级、肿瘤分化程度有相关性,P<0.05.PCNA的表达仅与PCa的Gleason分级、肿瘤分化程度分级和临床分期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 MSCT多期扫描强化特征能够显示BPH、PCa的血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增生及癌组织中微血管的生成以及推测其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求理想的原位尿流改道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86—2005年四种原位肠代膀胱术95例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术后随访77例。3个月时回肠袋膀胱在膀胱容量、囊内压及可控率方面优于去带盲升结肠膀胱(P〈0.01),12月后无差别(P〉0.05)。保留神经组白天和夜间可控率优于非保留神经组,二者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去带盲升结肠膀胱组平均输血量、建囊时间及与囊有关的并发症明显少于回肠袋膀胱组(P〈0.01)。去带盲升结肠膀胱组和回肠袋膀胱组术后近远期并发症为(10.0%;18.4%)和(14.3%;21.4%)。结论去带盲升结肠贮尿囊具有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并发症少的特点。保留神经膀胱全切原位去带盲升结肠膀胱术可以提高术后控尿功能,是一种较理想的尿流改道术式。  相似文献   
9.
局限件肾肿瘤的一个特殊形式足静脉系统的肿瘤扩展.在没有淋巴结或内脏转移的情况下应积极行肿瘤瘤栓的切除,切除的手术方法 主要依靠瘤栓扩展的范围.静脉壁浸润时町行腔静脉的聚四氟乙烯(PTFE)假体替代或自体组织的腔静脉重建.  相似文献   
10.
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上尿路阴性结石患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上尿路阴性结石的疗效。方法对42例上尿路阴性结石患者(肾脏结石35例,其中双侧3例,单侧多发结石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4例,输尿管末端结石3例)采用超声定位行ESWL45例侧。结石最大1.8cm×1.5cm,最小0.5cm×0.3cm。治疗电压上限110kV,电流上限2.0mA;成人治疗能量为6~8级,击打次数3500~4000次;儿童治疗能量3~5级,击打次数不超过2500次。ESWL治疗间隔7~10d。结果对1例肾结石及1例输尿管末端结石患者行ESWL治疗4次以上结石变化不大,放弃ESWL治疗,改为其他治疗。另43例侧中1次碎石成功4例,2次20例,3次15例,4次4例。碎石成功患者中1个月内结石排净率90.7%(39/43)。结论超声定位ESWL治疗上尿路阴性结石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