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微滴合成是数字PCR中的关键技术,但其中两相流速与生成微滴大小和频率的关系尚不明确。本文采用VOF模型研究数字PCR系统中生成微滴的尺寸、频率与两相流速的关系。方法将氟化油作为连续相,反应液(水)作为离散相,通过求解整体的动量方程和各自相的体积分数连续方程来实现相与相间的界面追踪,模拟出微通道内两相的流动情况,对不同两相流速下微通道内微滴生成的尺寸和频率进行研究。结果在不同的流速条件下,微通道内会出现弹状流、滴状流和管状流3种流型。并且,对于弹状流和滴状流,随着连续相流速的增加,微液滴的生成尺寸减小,生成频率增加;而随着离散相流速的增加,微液滴的生成尺寸和频率都会增加。结论在滴状流状态下,当连续相流速为0.048~0.064 m/s,并且离散相流速为0.016~0.032 m/s时,可高效生成数字PCR微滴。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心律转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n=50)给予钙拮抗剂和胺碘酮治疗,B组(n=48)给予厄贝沙坦和胺碘酮治疗,随访1年,观察两组左心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素(BNP)变化及房颤转复率和窦性心律维持率.结果 B组LAD变小,LVEF升高,房颤转复率和窦性心率维持率明显优于A组(P均<0.05).两组BNP水平均有下降,B组优于A组(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在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房颤的转复率和窦性心律维持率方面优于钙拮抗剂联合胺碘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开放拉长塑料细管法(OPS)对HBV转基因小鼠(P21^HBxPHBx)和白内障小鼠(cataract mice,cM)胚胎冷冻效果。方法采用乙二醇作为冷冻保护剂,以昆明小鼠为对照,用OPS法对CM及P21^HBxPHBx两种小鼠3.5d的胚胎进行玻璃化冷冻,并比较KM、CM及P21^HBxPHBx获得胚胎数,解冻后胚胎的复苏率及发育率。结果KM、CM及P21^HBxPHBx小鼠平均获得胚胎数分别为31.12、19.32、9.14枚;解冻后的复苏率分别为95.6%、79-3%、80.3%;发育率分别为94.7%、73.8%、56.6%。表明HBV转基因小鼠的获得胚胎数明显低于昆明小鼠,解冻后三种小鼠的胚胎复苏率之间无显著差别,而解冻后发育率,P21^HBxPHBx小鼠要明显低于KM小鼠。结论转基因小鼠超排数及解冻后发育率低于昆明小鼠,而白内障模型小鼠和昆明小鼠比较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品由β-桉叶油醇或苍术及木兰科植物Magnolia avabota的极性溶剂提取物组成。用极性溶剂(如低级醇,低级烷基酮,低级脂肪酸酯,低级脂族醚)提取小块苍术或Magnolia avabota然后经浓缩所得。浓缩的提取物进行柱层析用50%甲醇溶液重结晶,然后再分子蒸馏得到β-桉叶醇。  相似文献   
5.
前遇一例由鉄水燒伤結膜囊,形成重度瞼球粘連,曾施行各种修补术,均告失敗,后試以断层皮片移植成功,稍获点滴体会,以与同道商榷,是否正确,至希匡正,茲将原病例,介紹于后。病例摘要患者刘×,男性,二四岁,平遙人,炼鉄工人,  相似文献   
6.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简称ELISA)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血清学技术,已被广泛用于医学研究和实践的许多方面。我们对ELISA法检测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抗体的条件进行了视察,并用于乙脑的血清学诊断和血清抗体调查,与血抑(HI)法做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血管再塑形与血管介入治疗后再狭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管再塑形与血管介入治疗后再狭窄贾辛未,霍 勇,朱国英再狭窄是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等血管介入治疗的主要限制因素,其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近年来,人们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普遍认为再狭窄的发生是血管壁对损伤的反应,中心环节是血管内膜增生和...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清钙卫蛋白(S100)检测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住院治疗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为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组(40例)及非心血管不良事件组(60例)。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血清S100蛋白、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肌钙蛋白I(cTnI)水平情况及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检测,观察并记录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及随访期间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及非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的血清S100蛋白、CK-MB、cTnI及H-FABP水平。结果心血管不良事件组血清S100蛋白、CK-MB、cTnI及H-FABP水平均高于非心血管不良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S100蛋白、H-FABP、CK-MB、cTnI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S100蛋白水平与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着一定相关性,患者血清S100蛋白水平越高预示着患者不良心血管发生风险越高,预后情况不佳,该指标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0.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6岁,主因“发作性胸闷1 d,再次发作6 h”于2019年11月3日入院。患者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胸闷,位于左心前区,症状持续5 min,休息后缓解;入院6 h前患者再次出现胸闷,程度较前加重,持续10 min,含服“速效救心丸”后缓解。既往史:17年前患者第二胎产后大出血,产后无泌乳,闭经,腋毛、阴毛脱落,在北京某医院诊断为“席汉氏综合征”,间断口服激素(左甲状腺素片、雌二醇、醋酸泼尼松龙、多烯酸乙酯软胶囊);2年前因低钾血症、心脏骤停于本地县医院行心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