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在糖尿病肾病(DKD)足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在足细胞损伤及蛋白尿缓解中的作用。方法(1)本研究纳入了65例诊断患有2型糖尿病(伴或不伴蛋白尿)的患者,并纳入了25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白蛋白/肌酐(ACR)的尿排泄比例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无蛋白尿(ACR<30 mg/g,n=24)、微量白蛋白尿(ACR 30~300 mg/g,n=18)和临床蛋白尿(ACR>300 mg/g,n=23)。另选择25例经肾活检确诊的DKD患者作为DKD组。正常肾脏组织标本均取自泌尿外科同一时期肾脏肿瘤切除患者10例。将各组检测指标进行对比,同时采用实时定量PCR、ELISA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VDR在各组患者的血液、尿液样本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VDR与尿蛋白的相关性。(2)在2型糖尿病肾病小鼠模型中对上述结果进行验证,将遗传背景均为C57BLKs/J的雄性db/db小鼠及同窝出生的db/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DKD对照组(B组)、DKD二甲基亚砜处理组(C组)、DKD帕立骨化醇(VDR激动剂)处理组(D组),C、D组连续腹腔注射处理8周,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小鼠10周龄时开始连续干预8周,在小鼠22周龄(开始干预后12周)检测各组小鼠体重、血、尿生化指标对比;Western印迹法检测β⁃catenin、VDR的变化;免疫荧光观察足细胞标志蛋白podocin及足细胞损伤蛋白α⁃SMA的表达变化。结果(1)与正常健康对照组相比,无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的糖尿病患者血浆中VDR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较低(均P<0.05);与无蛋白尿组的糖尿病患者相比,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的糖尿病患者血浆中VDR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较低(均P<0.05)。(2)与正常健康对照组相比,无蛋白尿糖尿病组和DKD组患者血浆中VDR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较低(均P<0.05);与无蛋白尿糖尿病组患者相比,DKD组患者血浆中VDR的mRNA和蛋白水平亦较低(均P<0.05)。(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KD组肾组织中VDR的表达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4)DKD患者血浆中VDR mRNA相对水平与ACR呈负相关(r=-0.342,P<0.05)。(5)各组尿液上清液中VDR的水平与血浆中的水平呈相反趋势。(6)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B组、C组肾小球足细胞β⁃catenin蛋白表达高于D组(均P<0.05),VDR蛋白的表达低于D组(均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B组、C组肾小球足细胞podocin的表达低于D组(均P<0.05),α⁃SMA的表达高于D组(均P<0.05)。结论VDR高表达缓解DKD足细胞损伤及蛋白尿。  相似文献   
2.
3.
探讨影响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69例CAPD患者透析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计算机软件包SAS 8.0对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影响CAPD患者预后的17个因素中,经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最后eGFR(OR=0.321,P=0.029)、血红蛋白(OR=0.264,P=0.008)、血清白蛋白(OR=8.815,P=0.003)、心血管疾病(OR=17.704,P=0.001)、残余尿量(OR=9.891,P=0.002)等5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结论:eGFR、血红蛋白、白蛋白、心血管疾病、残余尿量等可能是影响CAPD预后的独立因素。而性别、高磷血症、高脂血症、蛋白尿等,可能对CAPD预后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9岁,以“双下肢水肿4个月余,肉眼血尿、阴茎水肿15d”为主诉于2014年8月4日入住本院。4个月前患者无诱因出现双下肢指凹性水肿,至当地医院查白蛋白27.3g/L,总胆固醇11.63mmol/L,患者未予重视,未采取治疗措施。4个月来双下肢指凹性水肿无明显加重。15d前患者出现肉眼血尿,呈洗肉水样,伴阴茎水肿,遂至本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肝炎、结核、疟疾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外伤、手术史。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肾损害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及泼尼松与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检测8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及8例稳定期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肾损害患者(稳定期组)和6例活动期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肾损害患者(活动期组)泼尼松与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前后血浆ET水平。结果 稳定期组血浆ET-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活动期组血浆ET-1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组与正常对照组(P〈0.01),且血浆ET-1与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血沉、2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呈正相关(19〈0.01或19〈0.05)。与补体C3、C4及内生肌酐清除率呈显著负相关(19〈0.01或19〈0.05),轻度肾功能不全组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肾损害患者血浆ET-1水平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1)。泼尼松加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浆ET-1水平(19〈0.01)。结论 ET参与了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肾损害的发病过程,动态观测血浆ET-1水平有助于判断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肾损害的活动性、肾脏损害程度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股骨头坏死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1985-2005年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无菌性骨股头坏死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增生硬化性IgA肾病(IgAN)伴贫血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肾脏穿刺活检诊断为增生硬化性IgAN的患者261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贫血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贫血组(100例)和非贫血组(161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肾组织病理检查指标,以肾活检日期为起点,随访至2017-06-01。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进行Log-rank检验;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贫血对增生硬化性IgAN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贫血组患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清蛋白、血钙低于非贫血组,尿素、血肌酐、血磷、24 h尿蛋白定量、肾小球总硬化比例、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25%发生率高于非贫血组(P<0.05)。中位随访时间为11(6,21)个月,两组患者生存曲线比较,贫血组患者肾脏累积生存率低于非贫血组(χ2=30.307,P<0.001)。CKD3期不同贫血程度患者肾脏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66,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贫血〔HR=2.864,95%CI(1.611,5.093)〕、24 h尿蛋白定量〔HR=1.164,95%CI(1.065,1.272)〕、肾小球总硬化比例〔HR=3.858,95%CI(1.120,13.290)〕、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HR=1.902,95%CI(1.070,3.383)〕是增生硬化性IgAN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增生硬化性IgAN伴贫血患者的临床病理表现相对较严重,肾脏累积生存率较低,且贫血是增生硬化性IgAN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endostatin (ES) in rat peritoneum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peritoneal neoangiogensis. Methods Thirty-two male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 normal control rats (C group), renal failure without PD rats (non-PD group), rats dialyzed with 1.5% PD solution (1.5% PD group) and 4.25% PD solution (4.25% PD group). After regular PD for 28 days,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ES in peritoneal tissues of each group were detected by RT-PCR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pectively. Microvessel density (MVD) of peritoneal tissue was assessed us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with CD34 monoclonal antibody. Results ES mRNA was expressed in each group, 0.47±0.05 in C group, 0.45±0.04 in non-PD group, 0.46±0.04 in 1.5%PD group, 0.47±0.03 in 4.25%PD group, 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among groups. Score of ES protein expression was O in C group, 2 in non-PD group, 4 in 1.5%PD group, and 9 in 4.25%PD group. MVD was 3.13±1.13 in C group, 5.13±1.14 in non-PD group, 9.00±1.51 in 1.5%PD group, 10.75±1.83 in 4.25%PD group,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among groups. Conclusion Uremia circumstance and non-physiological compatibility peritoneal dialysate can increase ES protein expression and MVD, which may participate in and have effects on the course of peritoneal neoangiogensis.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大鼠腹膜血管内皮抑素(endostatin, ES)基因及蛋白表达与腹膜血管新生的关系。 方法 32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肾衰竭非透析组(非腹透组)、1.5%腹膜透析组(1.5% PD组)、4.25%腹膜透析组(4.25% PD组),每组8只。PD组经规律PD 28 d后,取各组大鼠新鲜腹膜组织,用RT-PCR检测ES mRNA表达;用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ES蛋白表达;以CD34染色观察腹膜组织毛细血管密度(MVD)。 结果 各组均有ES mRNA表达,正常组为0.47±0.05;非腹透组为0.45±0.04;1.5% PD组为0.46±0.04;4.25% PD组为0.47±0.03;各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组ES蛋白表达积分0分;非腹透组积分2分;1.5%PD组积分4分;4.25%PD组呈高表达,积分9分。正常组MVD为3.13±1.13;非腹透组为5.13±1.14;1.5%PD组为9.00±1.51;4.25%PD组为10.75±1.8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尿毒症状态和非生理性腹透液刺激可使大鼠腹膜组织ES蛋白表达升高,其在长期透析所致腹膜组织毛细血管生成增多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剂量对腹膜透析(腹透)患者血清和腹透液中瘦素水平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对49例稳定腹透1 a以上的患者,根据其透析剂量分为3组:低剂量(4 L/d)组14例,中等剂量(6 L/d)组16例和标准剂量(8 L/d)组19例.透析前后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及腹透液瘦素水平,同时检测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及总胆固醇,并进行主观全面营养评估(SGA).结果:3组患者透析前后血清及腹透液瘦素水平变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62、2.879,P均<0.05);低剂量组高于中等剂量组和标准剂量组(P<0.01),而中等剂量组与标准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前后血清与腹透液瘦素水平变化值呈正相关(r=0.621,P<0.01).低剂量组发生营养不良11例(78.6%),标准剂量组10例(62.5%),中等剂量组12例(63.1%),3组营养不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0,P<0.001),中等剂量组与标准剂量组营养不良发生率均低于低剂量组(P<0.01).SGA评分与透析前后血清和腹透液瘦素水平变化值呈正相关(r=0.552、0.411,P均<0.05).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值与白蛋白呈负相关(r为-0.504.P<0.05),而与转铁蛋白及总胆同醇无相关性(r分别为0.126,0.201,P均>0.05).结论:瘦素在腹透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充分的腹膜透析可有效清除瘦素,中等剂量与标准剂量的腹透均可较好地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