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族民间治疗外伤药用植物的收集整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收集和整理了黎族民间治疗外伤的药用植物,对其生长习性、药用部位、功效及使用方法进行了概述,供进一步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广藿香嫩梢扦插育苗技术,采用嫩梢,在温度为22—30℃、含水率8%~12%的土壤中培养15.20d,便可大田定植,成活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3.
柴胡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适于柴胡ISSR分析的PCR反应体系;筛选适宜引物,并确定最佳退火温度。方法CTAB法提取叶片DNA,通过单因子实验分别找出合适的ISSR-PCR反应条件,利用梯度PCR确定引物最佳退火温度。结果适于柴胡ISSR分析的PCR反应体系为25μl总体积中含有1×Taq酶缓冲液,2.0mmol/L MgCl2,各0.15mmol/L的dNTPs,0.3μmol/L引物,1.5U Taq酶(上海生工),20ng模板DNA,2%去离子甲酰胺。在100条引物中筛选出30条扩增条带清晰且条带数目较多的引物,最佳退火温度为49.9~63.6℃(因引物不同而异)。结论建立了柴胡ISSR—PCR反应体系,筛选出30条引物并确定了最佳退火温度,为应用ISSR技术鉴定柴胡种质资源、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濒危药用植物降香黄檀种子贮藏条件与萌发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研究珍稀濒危药用植物降香黄檀种子贮藏条件、种子萌发特性和幼苗叶片生长速度。方法通过室内考察,测定降香黄檀种子千粒重、发芽率,采用不同处理进行贮藏条件试验,对幼苗叶片的生长速度进行连续观测记录。结果对于保持降香黄檀种子(去果荚)活力,在冰箱冷藏(12℃)条件下比保存在室温条件下的种子能够贮藏更长时间;对降香黄檀种子不同处理可以改变其发芽率,但效果都没有带荚直播发芽率高;幼苗叶片生长速度在前期较快,达5~9片叶/月,后期速度降低并逐渐开始分枝。结论降香黄檀种子带果荚低温保存效果较其他保存方法好;降香黄檀带果荚直接播种较其他处理发芽率高;降香黄檀幼苗叶片生长速度在移栽后两个月达到最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收集整理海南五指山区黎族医药知识经验,归纳总结该地区黎族药用植物的特色。方法:应用民族植物学的原理和方法(文献研究、关键人物访谈、植物鉴定和编目),对海南五指山区黎族药用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该地区黎族使用的药用植物约有515种,隶属于125科,360属;木本210种,草本有232种,藤本73种;以全草或全株人药的有178种。结论:五指山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黎族医药有着明显的民族和区域性特点,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牛大力根油脂抗氧化活性。方法:将牛大力根干燥粉末用70%乙醇浸提,结合硅胶柱层析分离,获得牛大力根油脂提取物F-1和F-2,同时采用加热回流法提取获得牛大力根油脂提取物F-3,并以DPPH法和FRAP法对各油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在DPPH法中,F-1、F-2及F-3的半数最高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203.18、138.38、244.10μg·m L-1,其FRAP值分别为(7 712.2±274.7)、(10 387.5±280.5)、(4 584.1±182.3)μmol Fe2+·g-1。抗坏血酸(Vc)和BHT的IC50值分别为11.59、53.69μg·m L-1,FRAP值分别为(17 356.1±622.9)、(13 235.4±469.5)μmol Fe2+·g-1。结论:牛大力根油脂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以F-2最强。  相似文献   
7.
海南广藿香青枯病原菌分布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海南广藿香青枯病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方法从地域、植株方面,按随机采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与结论在海南省万宁市,广藿香青枯病的平均发病率为16.68%,病原菌的分布没有地域选择性和植物器官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海南及广东两地广藿香种植方法比较,总结两地种植方法的不同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槟榔、焦槟榔、大腹皮中槟榔碱、槟榔次碱、去甲槟榔碱、去甲槟榔次碱含量的LC-PDA测定方法。方法 样品加氨水浸润,甲醇超声提取。ZORBAX 300-SCX色谱柱(150 mm×4.6 mm,5μm)分离,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0.2%甲酸水(氨水调节pH=3.8),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为5μL,检测波长为225 nm。结果 槟榔碱、槟榔次碱、去甲槟榔碱、去甲槟榔次碱分别在2.98~745.0,2.60~650.0,1.19~595.0,1.22~610.0μg·m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0)。槟榔、焦槟榔、大腹皮中槟榔碱、槟榔次碱、去甲槟榔碱、去甲槟榔次碱的平均加样回收率(n=6)均在95.0%~105.0%,RSD<2.50%。槟榔和其炮制品中生物碱含量差异显著。结论 该方法快捷、灵敏、准确、可靠,可用于槟榔、焦槟榔、大腹皮中4种生物碱的含量测定,为槟榔及其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海南广藿香试管内芽分化与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择海南广藿香的最佳芽分化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方法利用海南广藿香的叶柄、茎尖和带节茎段进行组织培养芽分化试验,并对上述材料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选择试验。结果在芽分化培养基中,MS+3-吲哚丁酸(IBA)1.0mg/L+6-苄基腺嘌呤(6-BA)0.6mg/L培养基能够较好地诱导茎尖和带节茎端长出新芽,诱导率分别为94.3%和94.6%;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MS+萘乙酸(NAA)0.1mg/L+6-BA2.0mg/L培养基能较好地诱导海南广藿香叶柄和带节茎段产生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80.0%和100%。结论海南广藿香的最佳芽分化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分别为Ms+IBA1.0mg/L+6-BA0.6mg/L和Ms+NAA0.1mg/L+6-BA2.0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