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8篇
预防医学   70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34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云南省保山市境内(1998—2019)年新报告的缅籍HIV感染者/AIDS病人(HIV/AIDS)随访管理现状,为政府制订相关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云南省保山市1998年至2019年底累计发现的1 075例缅籍HIV/AIDS为研究对象,分析该人群在随访管理、CD_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和抗病毒治疗(ART)等艾滋病相关管理现况。结果 (1998—2019)年保山市累计报告缅籍HIV/AIDS 1 075例,呈快速上升趋势。当前随访比例为22.3%,CD_4^+检测比例为24.8%,ART比例为8.9%,均低于保山本地HIV/AID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曾经做过1次或以上检查者占44.7%;曾接受过ART的占16.6%,ART脱失率达42.1%,配偶/固定性伴检测率为57.5%,配偶检出阳性率为38.3%。多因素分析发现,性别、治疗情况、样本来源对随访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缅籍HIV/AIDS随访比例、CD_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比例以及ART比例均较低,配偶检出阳性率较高,随访管理质量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该人群的随访并探索有效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通过挖掘整理针灸医籍中关于头痛论述,探讨其理论基础、诊疗方案及临床价值。关于头痛的论述,多散在于《黄帝内经》《针灸大成》《针灸逢源》等医籍,涵盖了病因、辨证、四诊、治疗、预后、禁忌等多个方面。提出了风、寒、湿、热、伏发发病、阴阳失调的关键病因,经脉、脏腑辨证角度,四诊诊疗手段,针刺手法取穴的治疗方案,预后、禁忌是判别、指导疾病康复的关键环节。文章为头痛的认识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并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拟从历代医籍中记载包含山茱萸的方剂的剂量信息入手,通过中医古籍数据库检索,计算出方药用量的最大剂量、最小剂量、中位剂量、最常用剂量和常用剂量范围,绘制均值及中位剂量的历代折线图。结果发现,汉晋时期对于山茱萸的应用处于探索时期应用较少,用药剂量也有较大波动;唐宋元时期应用逐渐增多,而且后期因战乱散剂盛行;至明清时期转为较多应用汤剂,用量达到相对较高水平;自民国以来用量趋于平稳,平均剂量31.1 g,但医家临床应用仍高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推荐剂量。藉此,望为医家临床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晚清时期,湖南各地出版机构和个人雕版刻印了大量医学书籍,尤其以方药、疫病以及传统畅销类医书多见,也包括部分清代湖南医家的学术著作.医籍刻印不仅适应晚清湖南社会各阶层对医学文本的需求,也扩展了地方医家学术成就的传播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中华传染病杂志》2022,(6):335-342
目的了解2016年至2019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德宏州")境内新报告缅甸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合并感染者的HIV和HCV基因亚型分布特征。方法通过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德宏州境内新报告缅甸籍HIV/HCV合并感染者共1 289例, 选取血浆样本留存量≥200 μL的996例患者进行HIV和HCV基因亚型检测。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扩增HIVpol基因区、HCV核心蛋白结合包膜蛋白(core protein-binding envelope protein, CE1)基因区和非结构蛋白5B(non-structural protein 5B, NS5B)基因区, 通过MEGA 7.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 明确基因分型。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 采用趋势χ2检验分析HIV和HCV基因亚型逐年变化趋势。结果 996例HIV/HCV合并感染者中, 554例(55.6%)成功扩增HIV和HCV基因片段并明...  相似文献   
6.
中风病是中医临床治疗中具有明显优势的疾病之一,早在《内经》时代就有较为系统的阐述。唐宋以前多认为中风病因外风而致,唐宋以后多主张内风致病。外风致病向内风致病理念的转变是对于早期理论的纠错,还是病因病机理论的延伸,一直以来存在着争议。笔者认为这一观念的转变是对于中风病病因病机分析的细化,唐宋以后"外风致中"思想与"内风致中"理论并行。本文通过对历代中医古籍文献的梳理,重点分析唐宋以后"外风致中"思想的相关研究,并通过现代相关实验研究的整理证实该理论的发展,为中风病中医研究与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圆(丸)”。在古医籍中有地黄丸方近20首,而流传最为广:之且沿用不衰的是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的一首。其方由六味药组成:熟地黄24克,山萸肉、干山药各12克,泽泻、牡丹皮、茯苓(去皮)各9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空腹淡盐汤或温水送服,也可作汤剂煎服。  相似文献   
8.
刮痧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人们就运用苎麻作为刮痧工具治疗痧症。《痧胀玉衡》、《理论骈文》、《松峰说疫》、《串难外编》、《杂病源流犀烛》等古代医籍中也有不少篇幅论述刮痧疗法。到了近现代,用刮痧治疗多种疾病的报道层出不穷,有的医学工作者还对刮痧的治病机理作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并在刮痧的工具及操作技巧上进行了较大的改进与创新,为现代刮痧积累了  相似文献   
9.
据《中国古籍总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等推断,现存古医籍不少于8 000种,占现存古籍的1/25以上。与其他类古籍相比,古医籍具有抄本多、精校本少、隐喻性语言、具有实用价值等特点。医籍种类众多,其中方书占据绝对优势。统观古医籍的发展史,呈现出不同朝代各异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正>耳针疗法,泛指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廓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在我国古代,对通过望耳、触耳诊断疾病和刺激耳廓防治疾病的方法早有记载。《灵枢·五邪》记载:"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千金要方》中有取耳中穴治疗马黄、黄疸、寒暑疫毒等病的记录。历代医籍也有用针、灸、吸、按摩、耳道塞药、吹药等方法刺激耳廓以防治疾病的记载。中医认为,耳与人体的经脉脏腑有密切关系。从经脉来说,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