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2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0篇
内科学   521篇
皮肤病学   4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579篇
预防医学   3011篇
药学   115篇
  3篇
中国医学   117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429篇
  2011年   453篇
  2010年   340篇
  2009年   364篇
  2008年   374篇
  2007年   477篇
  2006年   354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威胁公共卫生安全的寄生虫病。为实现2030年全球消除作为一种公共卫生问题的血吸虫病,2022年2月WHO发布了《WHO控制和消除人体血吸虫病指南》,旨在为各国实现控制血吸虫病发病率、将其作为一种公共卫生问题消除及最终达到传播阻断提供循证建议。在历史上血吸虫病曾经严重流行的中国,经过有效防控策略和措施的实施,血吸虫病防控工作取得了重大成绩,逐步迈向消除血吸虫病。本文回顾中国血吸虫病防控策略、防控关键技术和实践的成功经验,贡献于《WHO控制和消除人体血吸虫病指南》的制定与实施。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世界也期待更多血吸虫病防控领域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06—2020年湖北省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病特征。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06—2020年湖北省职业性噪声聋病例,对其基本情况、职业史、企业性质以及行业分布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20年湖北省职业性噪声聋病例共325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病例中男性占93.21%;发病年龄中位数为47岁,实际接噪工龄中位数为20年。病例涉及135家企业,主要集中在十堰市、荆州市、武汉市、宜昌市和襄阳市,占全部病例的83.95%。行业主要以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等制造业和采矿业为主,分别占83.69%和6.15%;经济类型以内资企业为主,占89.54%;规模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占82.15%。结论湖北省职业性噪声聋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具有地区、行业和企业相对集中的发病特点。应针对发病特点,强化防噪降噪工作措施,保护职业人群健康。  相似文献   
3.
4.
摘要:维生素D通常参与维持骨骼之中的钙平衡。目前研究已经确定了维生素D在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的影响,表现为伤口修复愈合和调节系统以及宿主防御,免疫和炎症等。相关研究发现,维生素D在血清中低表达是肺功能不全和炎症相关疾病发病率增加的关键因素。包括大部分的肺部疾病以及急性肺损伤、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炎和结核病,本质上都属于炎症性疾病。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与肺部疾病进展有很强的相关关系。维生素D作用于炎症细胞功能机制的路径包含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以及组织上皮细胞对肺部炎症具有抑制作用,同时增强了先天免疫防御。本文就维生素D对结核病治疗与预防予以综述,此对于相关领域决策者具有启发性以及对于相关研究领域更深层次的发掘具有重要意义,对寻找结核病有效的预防和辅助治疗相关措施可能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日均气温、日相对湿度与流腮发病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010—2017年荆州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腮)逐日发病数据和同期气象资料,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评价日均气温、日相对湿度对流腮发病的总体效应、累计效应、滞后效应。同时探讨日均气温、日相对湿度对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分类效应的异同。结果日均气温、日相对湿度对流腮发病的影响均呈非线性关系,且存在滞后效应。分别以日均气温P_(50)(18.35℃)、日相对湿度P_(50)(78.00%)作为参照,在P_5~P_(95)范围内,日均气温为3.41℃、日相对湿度78.98%,效应值最大,分别为4.17(95%CI:2.17~8.00)、2.40(95%CI:1.19~4.82)。当日均气温为3.41℃、日相对湿度78.98%,累计效应lag0~30d最大。不同人群中,5~9岁年龄组、女性和学生是日均气温和日相对湿度对流腮发病风险最大的亚组。结论低气温高湿度导致荆州市流腮发病风险增加,5~9岁儿童是敏感人群。  相似文献   
7.
8.
背景 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是中国极为严重的疾病。充分认识中国流腮的规律性并构建模型预测,对其预防和控制有重要意义。目的 评价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SARIMA)、指数平滑模型、SARIMA-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组合模型和指数平滑-GRNN组合模型在流腮发病率拟合及预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利用全国2004年1月-2016年6月的流腮逐月发病率数据拟合、训练模型,建立SARIMA、指数平滑模型、SARIMA-GRNN组合模型和指数平滑-GRNN组合模型。预测2016年7-12月流腮的逐月发病率并与实际值比较,采用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MAPE)、平均误差率(MER)、均方误差(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评价模型拟合及预测效果。结果 SARIMA(0,0,2)(0,1,1)12为最优SARIMA模型;Holt-Winters相乘模型为最优指数平滑模型,SARIMA-GRNN组合模型和指数平滑-GRNN组合模型的SPREAD最优参数分别为0.026、0.031。SARIMA模型、指数平滑模型、SARIMA-GRNN组合模型和指数平滑-GRNN组合模型拟合的MAPE、MER、MSE和MAE依次分别为15.350%、14.976%、0.336、0.286,14.346%、14.249%、0.326、0.272,7.390%、6.320%、0.034、0.123,6.952%、5.776%、0.028、0.113。SARIMA模型、指数平滑模型、SARIMA-GRNN组合模型和指数平滑-GRNN组合模型预测的MAPE、MER、MSE和MAE依次分别为11.998%、12.260%、0.022、0.138,39.582%、38.462%、0.199、0.432,8.892%、9.677%、0.020、0.109,8.872%、9.672%、0.021、0.109。结论 指数平滑-GRNN组合模型为最优模型,拟合及预测效果最好,用于全国流腮发病率预测精度高;SARIMA-GRNN组合模型次之;SARIMA模型拟合及预测效果一般;指数平滑模型拟合效果较好,但预测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企业内的健康管理技术对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规模、企业性质、员工年龄和性别构成具有可比性的两个单位。筛查35岁以上且满足慢性病高危条件1个以上的人群作为观察对象。将两个企业随机分为干预单位和对照单位。干预单位实行;①建立无烟健康单位制度;②宣传健康管理制度与知识;③组织集体健康活动;④改善单位健康设施;⑤高危人群管理等干预手段。在6个月、12个月分别对两个单位的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体检并填写《慢性病高危人群管理信息表》。结果干预组吸烟人数显著下降(P0.05),戒烟率28.1%。腰围、总胆固醇、空腹血糖显著下降(P0.05),血压上升(P0.05)。对照组吸烟人数没有显著变化(P0.05),腰围、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上升(P0.05)。结论企业单位内的健康管理制度和健康文化宣传对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健康行为和身体情况有明显影响,但今后需要加强心理健康相关的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室内、外空气污染与≥50岁人群手握力的关联。方法 采用WHO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研究中国项目第一轮基线调查,室外空气污染以PM2.5平均浓度(基于卫星遥感数据进行估计)进行描述,室内空气污染通过燃料和烟囱使用情况进行描述,采用两水平(个体层面和社区层面)线性模型分析室内、外空气污染与中国≥50岁人群手握力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13 175名≥50岁中老年人。手握力为(26.67±0.54)kg。调整性别、年龄、居住地区、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水平、水果蔬菜摄入状况、吸烟、饮酒和体力活动后,室外PM2.5浓度与手握力呈负相关(β=-0.23,95% CI:-0.31~-0.14)。在农村,相比使用固体燃料(非清洁),使用清洁燃料可以提高手握力值(β=1.41,95% CI:0.36~2.46)。但在城市地区,未发现使用清洁燃料对手握力值有显著影响(β=0.19,95% CI:-0.95~1.32)。结论 室外PM2.5与室内污染合并暴露与≥50岁人群低手握力显著相关,提示了慢性长期空气污染暴露有可能是我国中老年人较低机体功能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