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5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国老年人遭受虐待现状及应对措施。方法对2010年第三期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中的老年人虐待题项进行分析。结果虐待总体发生率为7.0%,精神虐待最高,经济与自理水平是遭受虐待的重要因素,老年人遭受虐待时主要应对方法是"自己忍了",相关权益法的认知率较低,受虐待的老年人除增加收入、医疗的需求外,更需要养老院与权益维护。结论中国老年人虐待总体发生率较低,但需要重视受虐待老人的需求,提高受虐待老人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安宁疗护中心入住患者人口学资料及结构,探究其对国家制定相关政策的启示。方法 对北京某医院安宁疗护中心收治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治疗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08例患者中,99.2%为癌症末期患者,平均年龄为(69.8±15.4)岁,60岁以下患者占安宁疗护中心患者总人数的19.1%。住院时长中位数为26 d, 86.2%的患者在安宁疗护中心离世。结论 我国安宁疗护患者呈现癌症患者占比高、老年人群占比高、住院时间长及病死率高等特点。建议加强癌症相关科室建设,针对不同年龄群体制定相应的安宁疗护策略,构建安宁疗护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初三学生在过去一年间受校园欺凌状况,分析受欺凌经历和不同受欺凌类型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2016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采用PPS和整群抽样,调查对象为在校初三学生,共8 600名。采用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比较学生过去一年遭受肢体欺凌、言语欺凌、社交欺凌和网络欺凌的情况,基于多因素OLS回归模型和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探究校园欺凌对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过去一年遭受过言语欺凌的学生比例为49.29%,社交欺凌为37.69%,肢体欺凌为18.41%,网络欺凌为14.08%。心理健康多因素OLS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遭受校园欺凌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其中社交欺凌的危害最大,其次是言语欺凌。生理健康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受欺凌学生的患病风险高于未受欺凌学生,言语欺凌是生理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当前校园欺凌形式上以言语欺凌为主,网络欺凌成为校园欺凌新形式。遭受校园欺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均有负面影响,社交欺凌是心理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言语欺凌对学生的生理健康危害更大。  相似文献   
4.
基本药物制度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5.
“十三五”以来,中国长期照护政策体系快速发展完善。本文基于Gilbert和Terrell的社会政策分析框架梳理新阶段中国长期护理体系建设的新进展、面临的新挑战及今后发展方向。研究认为,目前长期照护体系面临失能老年人口基础数据信息不一致、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发展不均衡以及医养结合资源分散错配等挑战。同时,在揭示当前长期照护体系现状及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从战略高度把握长期照护体系建设布局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基于复杂网络的手足口病传播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运用基于复杂网络的传播动力学模型研究手足口病传播规律.方法 利用手足口病网络直报数据,应用传播动力学模型建立手足口病传播的受限传播模型,并对模型中各参数的影响进行讨论.结果 干预后一个传染周期(28天),病例下降迅速,干预后二个传染周期,病例下降减慢,患者数趋于稳定,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手足口病的传播有决定性的影响.结论 可以采用复杂网络的理论对手足口病的传播规律进行研究和分析,进而为政府的应急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居民环境认知对环境保护行为的影响,并探讨社会阶层在环境认知与环境保护行为关系间的调节效应。方法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CGSS)”2013年数据,选取年龄介于18~60岁的5746例被调查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回归分析,探讨居民环境认知对环境保护行为的影响以及自评社会等级和文化程度的调节效应。结果居民环保行为分为私人领域环保行为和公共领域环保行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居民环境认知影响其私人领域环保行为(β=0.18,P<0.001)与公共领域环保行为(β=0.02,P=0.028)。调节效应结果显示,自评社会等级在居民环境认知与公共领域环保行为间具有负向调节效应(β=-0.01,P=0.020),对私人领域环保行为无调节效应;文化水平在二者间均具有负向调节效应。结论环境宣教应重点关注社会阶层与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人群,以最大化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困境家庭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作用并进行边际效应分析,为家庭、政府、社会有针对性实施促进困境家庭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干预措施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利用“困境家庭儿童健康调查”(2018年)数据,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使用列联分析和卡方检验考察困境家庭儿童和普通家庭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差异;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环境变量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采用边际效应分析不同层面的环境因素对困境家庭儿童亲社会行为不同等级的影响。结果:困境家庭儿童更易产生较差的亲社会行为;其认知能力、监护人的养育行为与生活照料的缺失以及朋友质量等因素对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就影响因素作用看,监护人与儿童的沟通情况和朋友质量会加大困境家庭儿童和普通家庭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差异;就亲社会行为处于不同程度的边际效应看,学习成绩优秀、监护人为其提供较好生活照顾、监护人经常与其沟通的困境家庭儿童亲社会行为处于正常范围的概率显著提高,监护人在过去一年打过儿童、朋友质量差的困境家庭儿童亲社会行为处于临界值和异常范围的概率显著增加。结论:社会生态系统中儿童子系统、父母子系统、儿童环境子系统都在不同程度上作用于儿童特别是困境家庭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政策干预应当综合造成个体行为异质性的各种环境因素,重视困境家庭儿童的心理建设和社会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对老年人抑郁的影响, 并关注社会网络及子女支持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使用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资料中年龄≥60岁者作为研究对象。估计样本量10 215人。ADL、社会网络、抑郁状况均使用量表测量, 采用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对社会网络及子女支持的作用进行分析。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使用PROCESS 3.3宏程序进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共纳入年龄≥60岁老年人10 760人作为研究对象, ADL对老年人抑郁状况存在直接影响(β=-0.090, P<0.01);社会网络在ADL与抑郁关系中发挥了中介作用(β=0.035, P<0.01;β=-0.064, P<0.05), 子女支持发挥调节作用(β=-0.029, P<0.05)。结论社会网络是缓冲老年人ADL下降对抑郁状况影响的重要资源, 子女支持是增强社会网络积极作用、减轻老年人抑郁风险的有力补充, 应充分发挥社会网络和子女支持的协同作用, 减缓老年人ADL下降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家庭健康循环视角与家庭生态系统理论,探究健康状况、健康行为及健康认知的代际传递,为制定精准健康促进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15年CHNS数据,采用多分类Logistic、有序Logistic以及OLS模型探讨母亲主客观健康状况,健康行为及认知对子代主客观健康状况,健康行为及认知的影响。结果:母亲BMI显著影响子代BMI,母亲超重或肥胖,则子代超重、肥胖的相对风险高;母亲自评健康显著影响子代自评健康;母亲饮食得分与锻炼得分显著影响子代饮食得分与锻炼得分;母亲健康认知显著影响子代的健康认知。结论:健康状况、行为及认知均显著代际传递,建议开展亲子健康促进行动,并建设健康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