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9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血清抑制素的浓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前、后血清抑制素的变化,探讨血清抑制素在ICPP的诊断和GnRHa治疗疗效监测中的作用。方法129例(6~9岁)性早熟女童根据第二性征的发育情况,结合骨龄、盆腔B超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结果,将其分为ICPP和单纯乳房早发育(PT),并以6~9岁青春前期的健康女童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性早熟女童及青春前期女童的血清抑制素A和抑制素B水平,并对29例ICPP儿童进行GnRHa治疗,治疗6个月后再次复查血清抑制素A、抑制素B。结果(1)ICPP组的血清抑制素B为52.73ng/L,PT组为32.00ng/L,对照组为8.95ng/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抑制素A在ICPP组、PT组、对照组分别为5.67,5.03,7.55ng/L,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ICPP组,TannerⅢ期的抑制素A7.72ng/L、抑制素B79.60ng/L明显高于TannerⅡ期(抑制素A:4.91ng/L、抑制素B:32.82n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TannerⅡ期的抑制素B与LH峰值、骨龄存在着正相关,rs分别为0.39,0.38,均P<0.05;TannerⅢ期的血清抑制素A与LH峰值、骨龄存在着正相关,rs分别为0.42,0.40,均P<0.05。(3)ICPP女童经GnRHa治疗6个月后,血清抑制素A由治疗前的7.72ng/L下降到4.12ng/L,抑制素B由92.63ng/L下降到26.97ng/L,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CPP女童血清抑制素随着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变化而变化,血清抑制素尤其抑制素B可作为中枢性性早熟诊断的辅助指标,同时可作为GnRHa治疗ICPP疗效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前白蛋白(Prealbumin 简称 PA)是由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为60,000,半寿期1.9天,在 pH8.6时电泳速度较白蛋白为快,故命名为前白蛋白。它类似于白蛋白,为甲状腺素结合蛋白,并能与维生素 A  相似文献   
3.
杭州市城郊小儿营养性贫血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于1984年4月至6月,配合儿童节健康检查,对杭州市城区988名及郊区291名7岁以下小儿进行了营养性贫血患病率及病因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方法与对象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杭州市398例1.5月龄至7足岁小儿进行了铁营养状况凋查。每例小儿于采血前口服叶酸5mg/d,共2~6周,取血后补充铁剂,给铁元素2~4 mg/kg/d,共3~3.5个月。按规定服药资料完整者共296例,检得4.5月龄至7足岁小儿的铁代谢实验室各指标的正常参考值;确定缺铁诊断标准为:血清铁蛋白<11ng/ml,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73.8μg/dl,FEP/Hb>6.7μg/gm;贫血诊断标准为: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4.5月龄~组  相似文献   
5.
肺炎衣原体和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炎衣原体(CP)和肺炎支原体(MP)是人类上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因,是引发哮喘和使哮喘加重的诱因之一。本文对哮喘发作期儿童的CP、MP感染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孕母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对婴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母患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对婴儿的影响。方法:通过浙江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系统,从2001年7月至2003年6月对21例母亲患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婴儿进行随访,观察其甲状腺功能情况,并采用Gesell发育量表对其智能发育进行跟踪调查。结果:21例婴儿中甲状腺功能正常8例,高TSH血症11例,先天性甲低2例,与同期健康母亲的新生儿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孕母患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婴儿其应物能、应人能、粗动作能、细动作能发育均落后,与健康孕母的婴儿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孕母患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对婴儿甲状腺功能及智能发育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IVIG)和不同剂量维生素C(VitC)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的保护作用。方法:Balb/c小鼠52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不予任何处理;其余小鼠分别于第1天和第7天在双测腹股沟皮下注射充分乳化的猪心肌肌凝蛋白,剂量为每次每只100μg;从免疫的当天开始给每只小鼠腹腔注射所给药物。小剂量VitC组:150mg/kg&#183;d^-1 VitC;大剂量VitC组:300mg/kg&#183;d^-1 VitC;IVIG组:1g/kg&#183;d^-1 IVIG;IVIG+VitC组:1g/kg&#183;d^-1 IVIG和150mg/kg&#183;d^-1 VitC;对照组:与干预组等量的生理盐水。小鼠于第21天给予称重,麻醉后处死,并摘眼球取血,用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取心脏、脾脏和肾脏分别称重,得心脏、脾脏和肾脏与体重之比(C/W、S/W、R/W);脾脏在肉眼观察后作病理切片和H—E染色。心脏分为三部分:一部分作病理切片和H—E染色,一部分作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心肌组织中沉积的IgG水平,一部分作电镜检查。结果:(1)心脏的病理改变:大、小剂量VitC组心肌炎性细胞的浸润及心包钙化有所减轻;IVIG组和IVIG+VitC组心肌偶有淋巴细胞浸润,无心包钙化。(2)脾脏的病理改变:除空白组外,其余脾脏均明显增大,IVIG组和IVIG+VitC组更是明显,镜检表现为红髓充血和白髓增生。(3)心脏、脾脏、肾脏与体重之比:各干预组C/W明显低于对照组;各干预组和对照组S/W明显高于空白组,IVIG组和IVIG+VitC组S/W明显高于大、小剂量VitC组;R/W各组无差异。(4)TNF—α水平:大、小剂量VitC组的TNF—α水平略低于对照组,IVIG组和IVIG+VitC组的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5)心肌的免疫荧光检测:对照组比较粗的荧光条带主要集中在心肌间质,大、小剂量VitC组荧光的密度和强度有所降低,而IVIG组和IVIG+VitC组的荧光条带增宽,在心肌间质中呈宽大的条索状分布,亮度明显增强。(6)心肌的电镜检测:对照组心肌肌丝排列紊乱,肌节断裂严重,线粒体肥大,并出现空泡变性;大、小剂量VitC组病变比对照组有所减轻;IVIG组和IVIG+VitC组肌丝排列紊乱明显减轻,肌节断裂比对照组减少,线粒体基本正常。结论:IVIG和VitC对EAM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减轻心脏的病理改变,抑制TNF—α的产生;但IVIG或IVIG+VitC作用更为明显,并可刺激机体的免疫反应,增加心肌中IgG的沉积。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0~6岁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调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了解浙江省 0~6岁儿童血清维生素 A水平。[方法]对 13个县的 1842名儿童采用微量荧光光度法检测血清维生素A含量。结果血清维生素A均值为(1.622 3±0.915 9)μmol/L,<0.7μmol/L占7.8%,0.7μmol/L~1.39μmol/L占30.89%。男女儿童无显著性差异(P>0.05),3岁以内幼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较低。结论维生素A缺乏症发病较普遍,一般无临床表现。3岁以下的婴儿是防治该病的重点人群。要消除维生素A缺乏症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和细胞因子在小儿肺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我们于1999年1月~1999年5月对收住院的40例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了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动态测定。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对象:根据《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选择发病时间在1周以内的40例肺炎患儿,男24例,女16例;年龄2个月~6岁。其中经咽部负压吸痰培养、血培养确诊为细菌性肺炎6例,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诊断病毒性肺炎8例。正常对照组30例,系我院健康体检儿童,男20例,女10例,年龄3个月~6岁。…  相似文献   
10.
沙眼衣原体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沙眼衣原体 (CT)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措施。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 2 99例住院肺炎患儿呼吸道分泌物中的CT DNA ,其中 62例同时测定血CT IgM。 结果 CT肺炎占同期小儿肺炎的 1 0 .4 % ,1~ 6个月的小婴儿CT肺炎的检出率为 1 4 .8% ,高于 >6个月龄组 6 .7% (χ2 =5 .2 4 P<0 .0 2 5) ;1~ 6个月的无热肺炎中CT肺炎占 2 4 % ,高于有热肺炎组 8.6 % (χ2 =6 .1 1 P <0 .0 2 5)。CT肺炎病程 1 0~ 1 0 1d ,71 %可闻及湿罗音 ,38.7%有哮鸣音 ,45 %白细胞增高 ,X线主要呈支气管肺炎改变。以CT PCR为标准 ,CT IgM阳性一致率 71 .4 % ,阴性一致率 67.3 %。红霉素有效率 85 .7% ,凯福隆为 80 %。结论 CT肺炎多见于小婴儿无热肺炎 ,病程较迁延 ,其他表现缺乏特异性 ,CT IgM诊断CT肺炎特异性不高 ,治疗除红霉素外凯福隆不失为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