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8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44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54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374篇
内科学   181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76篇
外科学   145篇
综合类   527篇
预防医学   278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87篇
  6篇
中国医学   242篇
肿瘤学   3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N1站淋巴结检出数目与pT1~3N0M0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接受肺癌根治术的pT1~3N0M0 NSCLC患者337例,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分析确定以N1站淋巴结检出数目预测pT1~3N0M0 NSCLC患者5年生存的最佳界值, 根据最佳界值分组, 分析N1站淋巴结检出数目与pT1~3N0M0 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337例患者共检出N1站淋巴结1 321枚, 每例患者平均3.9枚。中位生存时间为42.0个月,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2%、57.1%和24.9%。ROC曲线分析显示, 以N1站淋巴结检出数目预测pT1~3N0M0 NSCLC患者5年生存的最佳界值4.5枚, 取整数后, 以N1站淋巴结检出数目为5枚作为界值, 将患者分为检出淋巴结<5枚组(212例)和检出淋巴结≥5枚组(125例)。检出淋巴结≥5枚组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比例为19.2%, 高于检出淋巴结<5枚组(9.0%, P=0.007), 两组患者其他临...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脑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 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并发肺部感染患儿60例为对象,收集痰液,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实施药敏试验,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性。 结果60例病毒性脑炎并发肺部感染患儿共培养出菌株83株,其中G-48株(57.83%);G+31株(37.35%);真菌4株(4.82%);G-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米诺环素、氨曲南、头孢呋辛耐药性分别为100.00%、95.45%、95.45%、90.91%;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呋辛、庆大霉素耐药性分别为78.57%、78.57%、71.43%、71.43%;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噻肟、氨曲南、氯霉素、头孢呋辛耐药性均为100.00%;G+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苯唑西林、青霉素G、红霉素耐药性为100.00%、93.75%、87.50%、87.50%;溶血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G、苯唑西林耐药性为80.00%、80.00%、70.00%。 结论病毒性脑炎并发肺部感染患儿痰液标本中病原菌种类繁多,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性有所差异,临床应据此合理应用抗生素,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ASL)结合常规序列扫描对不明发病时间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伴脑梗死患者血管内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首次诊断为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伴脑梗死患者62例,分为不明时间窗组22例和明确时间窗组40例。对不明时间窗组患者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3DASL等检查,2组先行静脉溶栓,后续行血管内治疗。血管再通采用脑梗死溶栓实验(TICI)分级,比较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90d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及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843)。治疗后,2组血管再通均达到TICI分级2b或3级,2组TICI分级、治疗7dNIHSS评分、治疗90dmRS≤2分及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不明时间窗组和明确时间窗组治疗7dNIHSS评分明显降低[(7.3±4.1)分vs (18.2±4.2)分,(6.3±5.7)分vs (16.6±6.5)分,P0.05]。结论 3DASL-DWI与FLAIRDWI双不匹配技术对不明发病时间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导致的脑梗死患者血管内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微波合并祛风补肝肾中药熏洗治疗外阴白斑的临床效果,给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性的依据。方法选取40例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阳春市中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外阴白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给对照组患者给予维生素B+维生素A+外涂氟美松软膏加乙烯雌酚软膏治疗,给观察组患者给予微波合并祛风补肝肾中药熏洗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治愈率(30.00%)、有效率(95.00%)均高于对照组治愈率(10.00%)、有效率(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疗人员在临床上治疗外阴白斑患者时,采用微波合并祛风补肝肾中药熏洗治,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毒副作用小,此种治疗方式有着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社区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的周围血管病变(PAD)流行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基于中国糖尿病足预防模式项目基线调查,采用二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武汉市江岸区和江苏省常熟市社区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2 528名,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糖检测。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PAD患病率为11.2%,<55、55~、65~、≥75岁年龄组的患病率分别为7.8%、6.0%、12.9%、22.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55岁年龄组糖尿病患者相比,55~、65~、≥75岁年龄组PAD患病的OR值分别为0.74(95%CI:0.43~1.28)、1.72(95%CI:1.05~2.81)、3.56(95%CI:2.07~6.11);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糖尿病患者相比,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PAD患病的OR值分别为1.37(95%CI:0.97~1.94)、2.48(95%CI:1.73~3.55)、1.99(95%CI:1.26~3.13);现在吸烟(OR=1.49,95%CI:1.02~2.17)、现在饮酒(OR=0.45,95%CI:0.28~0.71)、餐后2 h血糖控制未达标(OR=1.72,95%CI:1.22~2.43)、心肌梗死或心绞痛史(OR=2.32,95%CI:1.50~3.61)均是糖尿病PAD的影响因素。结论 社区管理糖尿病患者的PAD患病率较高,有必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PAD常规筛查,及早发现,早期预防,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BTX-A注射唾液腺改善脑卒中流涎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住院的30例脑卒中后流涎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12周,治疗组在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基础上予超声引导下100U BTX-A双侧腮腺和颌下腺分别注射35U及15U。采用流涎频率评分、教师流涎分级法(TDS)、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中关于流涎的分级标准于BTX-A治疗前、治疗12周后评估各组患者的流涎程度。结果 BTX-A注射唾液腺12周后,治疗组的流涎频率评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0.05);治疗组TDS评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0.05);治疗组Frenchay流涎评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吞咽训练配合BTX-A注射唾液腺明显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流涎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及副作用少,对改善患者形象及生活自信建立帮助巨大,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提拉带在额颞部松弛患者微创额颞部除皱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额颞部松弛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5)、对照组(n=45),两组均行微创额颞部除皱术。对照组不使用提拉带,观察组使用提拉带。于术后3个月评估疗效,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分别在术后3、6、12个月计算两组提眉距离,并评估两组术后美观满意度,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优良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左、右侧提眉距离低于术后3个月,但观察组术后12个月左、右侧提眉距离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额纹、眉间纹、颞部纹、眉上纹满意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肿、瘢痕增生、眶上神经损伤、眉弓不对称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微创额颞部除皱术中使用提拉带,能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控制远期提眉距离下降幅度,总体满意度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进一步揭示超声刺激的神经调控机制以及超声刺激引起的刺激效应范围,将超声刺激经颅施加到大鼠前额叶皮层部位,同步记录和分析前额叶、顶叶及枕叶皮层的皮层电位(Electrocorticogram, ECoG)的变化特征。方法:在大鼠麻醉状态下,利用脑立体定位仪将超声探头定位在大鼠前额叶部位的正上方,刺激时间为20 min。以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 PSD)、振幅及互相关系数值为指标,分析比较超声刺激前、刺激中、刺激后的ECoG总功率、平均幅值以及皮层间的互相关系数值。结果:(1)超声刺激会增加前额叶皮层ECoG的总PSD和平均幅值(P<0.05),超声刺激停止后,在较短的时间内ECoG恢复到刺激前水平;(2)在顶叶及枕叶皮层,超声刺激对总ECoG及各频段信号的PSD、平均幅值无显著性影响。但在超声刺激过程中,枕叶ECoG的部分时间段的平均幅值相对于刺激前有显著性差异,即在超声刺激的后半段时间内,超声刺激产生刺激效应范围扩散到枕叶皮层。结论:超声刺激对刺激局部的ECoG具有调控作用,且这种调控具有及时性及快速恢复的特点。超声刺激对ECoG的调控效应范围总体上来说是局限性的,对远离刺激部位的其他脑皮层ECoG的影响尚无明确关系,其效应很可能是超声刺激局部引起的后续神经网络反应。 【关键词】超声刺激;ECoG;脑皮层;神经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