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大肠癌组织中MMP-2、MMP-7的基因表达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观察MMP-2和MMP-7在大肠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方法:取28例大肠癌组织及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用RT-PCR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中MMP-2和MMP-7的表达.结果:MMP-2和MMP-7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和表达水平高于周围的正常组织(P<0.05).结论:MMP-2和MMP-7可能在大肠癌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暂时性关腹方法一真空敷料装置的临床应用。方法 用聚丙烯薄膜、手术巾、塑料黏贴膜和引流管等构建真空敷料装置。记录使用此装置患者的各种临床资料和并发症。结果 有13例患者共使用真空包扎15次进行暂时性关腹,其中5次(33.3%)是因为腹内压增高无法获得无张力的筋膜对合,4次(26.7%)是为了再次手术探查,2次(13.3%)是因为损伤控制,4次(26.7%)是上述多个因素的联合。7例(53.8%)患者最终完成腹壁全层对合关闭,5例(38.5%)患者无法直接对合腹壁缺损,最后行创面断层皮片植皮;3例(23.1%)患者出现腹腔内脓肿,无1例出现消化道瘘,无内脏脱出。1例(7.7%)在试图关腹之前死亡,与真空包扎无关。结论 真空包扎可使患者获得直接腹壁肌肉筋膜层关闭,并发症发生率低、易于掌握,是一种较好的暂时性关腹方法。  相似文献   
3.
陈干  朱民 《中国公共卫生》1995,11(8):367-369
吡啶与氯化氰反应生成的戊烯二醛与对氨基水扬酸生成黄色聚合物,在465nm处有一最大吸收峰,用异丁醇萃取后比色定量。方法线性范围0.005 ̄0.05mg/L吡啶,对吡啶浓度为0.01、0.017和0.045mg/L的样品测定精密度为6.2、4.0和3.2%,平均回收率98.7%,定性和定量检出限为0.005和0.0075mg/L,对于吡啶浓度高于0.05mg/L的水样,可不必萃取,直接于水相中测定,  相似文献   
4.
5种分离纯化粪便中隐孢子虫卵囊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5种分离纯化粪便中隐孢子虫卵囊的方法。[方法]分别用饱和氯化钠漂浮法、Sheatherg蔗糖漂浮法、甲醛一乙醚沉淀法、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和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对感染小鼠粪样中的隐孢子虫卵囊进行分离纯化,浓集回收的卵囊利用鼠抗隐孢子虫卵囊壁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卵囊数,作定量比较,同时定性比较回收卵囊液的纯度。[结果]Percoll密度梯度回收的卵囊数量最多,而且杂质少;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和Sheatherg蔗糖漂浮法次之,但前者回收的卵囊液中杂质较少;饱和氯化钠漂浮法获得的卵囊液中杂质也较少,但卵囊数次之;甲醛一乙醚沉淀法获得的卵囊液中检出的数量最少,且杂质最多。[结论]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卵囊分离纯化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疟疾消除后高效的蚊媒监测多重PCR方法。方法 设计疟原虫属、人血、中华按蚊和蚊通用4对特异性引物,与通用引物(5′-CGAGTCCTGCGGTCTCAAATT-3′)连接后,形成4对嵌合特异性引物。常规PCR确定各引物对的最佳退火温度和引物工作浓度,多重PCR优化4对引物混合后的最佳反应条件,引入模拟风险感染阳性蚊虫样品,建立敏感的多重PCR反应体系。检测4种疟疾(间日疟、卵形疟、恶性疟、三日疟)患者全血样品的原虫密度梯度稀释样品的各基因扩增情况,评估检测灵敏度。用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田鼠巴贝虫、杜氏利什曼原虫、刚地弓形虫、日本血吸虫尾蚴、卫氏并殖吸虫、蛔虫、牛带绦虫、猪带绦虫等11种其他寄生虫虫体DNA或感染样品评价该方法的检测特异性。用畜圈周围采集的野生中华按蚊样品,评价所建PCR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优化后的多重PCR反应体系各组分含量(体积比)为:DNA模板10%、引物Mix10%、三蒸水30%, Taq酶预混液50%。引物Mix中,蚊通用、按蚊、人血和疟原虫引物的用量配比为1∶1.75∶3∶5。反应体系的最佳循环条件为:95℃5 min; 94℃...  相似文献   
6.
目的 目的 了解安徽省淮南地区禽畜体内寄生人兽共患吸虫的种类, 为防治人兽共患吸虫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方法 从淮南市禽畜市场选购人兽共患吸虫的终宿主, 处死后取出内脏并解剖, 获取虫体, 制片鉴定, 同时检索整理有关淮南地 区禽畜体内寄生吸虫的文献。结果 结果 经分类、 鉴定和整理, 淮南地区禽畜体内寄生吸虫迄今共发现41种, 其中人兽共患吸 虫23种, 仅在禽畜体内寄生吸虫18种, 分属4目12科21属, 分别寄生于鸡、 鸭、 鹅、 猪、 黄牛、 水牛、 绵羊、 山羊和犬等9种终 宿主。结论 结论 淮南地区禽畜体内寄生人兽共患吸虫的种类较多, 引起人群人兽共患吸虫病传播与流行的危险较高, 应引 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大家都知道,人的一生共有两副牙齿.婴儿出生7~8个月后乳牙开始萌出,至2岁半左右陆续萌出20颗牙齿.自6~7岁至1 2~13岁,乳牙逐渐脱落,被恒牙所代替.2岁半至6岁左右,称为乳牙列.从6岁左右,孩子开始换牙,口内同时有未脱落的乳牙和新萌出的恒牙,这个时期称为混合牙列.一般到13~14岁左右,孩子口内的乳牙全部脱落,恒牙萌出完成.从这时起,口腔内的牙齿将伴随我们的一生,即使因疾患或意外损伤脱落,也再无牙齿替换.  相似文献   
8.
朱民 《家庭医学》2006,(18):8-9
大家都知道,人的一生共有两副牙齿。婴儿出生7~8个月后乳牙开始萌出,至2岁半左右陆续萌出20颗牙齿。自6~7岁至12~13岁,乳牙逐渐脱落,被恒牙所代替。2岁半至6岁左右,称为乳牙列。从6岁左右,孩子开始换牙,13内同时有未脱落的乳牙和新萌出的恒牙,这个时期称为混合牙列。一般到13~14岁左右,孩子13内的乳牙全部脱落,恒牙萌出完成。从这时起,口腔内的牙齿将伴随我们的一生,即使因疾患或意外损伤脱落,也再无牙齿替换。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上海市人群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状况.方法 按照分层抽样调查的方法在地处中心城区、城郊结合区、郊区的3个区各抽取4个村或居委会作为调查点,血涂片镜检附红细胞体.结果 共调查1603户的3003人.人群附红体的标化感染率为17.81%,3个区的标化感染率分别为29.50%、11.89%、7.7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6.34,P<0.05),且有从中心城区向郊区降低的趋势(χ2=173.88,P<0.05);男女感染率(经年龄标化)分别为16.50%和19.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8,P<0.05);年龄组感染率中以10~19岁组最高,与其余年龄组的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3.59,P<0.05).感染人群总的平均感染度为1.66%,3个区的平均感染度分别为2.06%、1.20%、1.04%(F=8.19,P<0.05);年龄、性别感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7,P>O.05;t=1.76,P>0.05);感染者具有家庭聚集性分布(χ2=96.95,P<0.05).结论 上海市人群中存在附红细胞体感染,主要表现为轻度感染,且具有地区、年龄分布差异和家庭聚集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离体供肝持续低温灌注对大鼠移植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12只.离体供肝进行持续性冷灌注组和常规冷保存组各24只,供肝保存时间5 h.假手术组及后两组受体分别于术后24 h留取血液、肝组织,并记24 h平均胆汁流量.各组分别检测肝功能,测定胆汁中γ-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及萄萄糖(Glu)含量.肝组织行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 持续低温灌注组和常规冷保存组血清肝功能指标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持续低温灌注组较常规冷保存组低(P<0.05).持续低温灌注组平均每小时胆汁流量明显高于冷保存组(P<0.05).持续低温灌注组胆汁中GGT活性和Glu含量明显低于常规冷保存组(P<0.05).结论 离体供肝持续低温灌注对大鼠移植后肝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