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7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
目的分析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登革热流行现状及2013-2019年登革热发病率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登革热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SR)数据, 描述2019年"一带一路"区域登革热流行现状, 并计算2013-2019年ASR的年估计百分比变化(EAPC)评估流行趋势。结果 2019年GBD登革热数据显示14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93个(64.14%)国家有登革热流行。2019年登革热发病率>3 000.00/10万的国家共有11个, 9个国家在大洋洲;其次16个国家发病率在1 000.00/10万~2 999.99/10万, 10个国家在亚洲。非洲(58.14%, 25/43)、北美洲(72.73%, 8/11)及南美洲(66.67%, 4/6)等区域的多数国家发病率在500.00/10万~999.99/10万。大洋洲90.00%(9/10)的国家登革热发病率为上升趋势, 斐济上升趋势最明显(EAPC=18.22, 95%CI:12.91~23.77);其次亚洲18.18%(4/22)的国家登革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菲律宾上升趋势最明显(E...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疟疾的流行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选择与我国签订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145个国家为研究对象, 其疟疾发病率的数据来源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采用2019年疟疾年龄标准化发病率描述流行现状;计算发病率的年估计百分比变化(EAPC)分析2013-2019年疟疾发病率的变化趋势。结果在145个国家中, 有疟疾流行的国家74个(51.03%), 主要位于非洲(60.81%, 45/74)和亚洲(22.97%, 17/74)。2019年疟疾发病率≥10 000/10万的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地区(96.15%, 25/26)。2013-2019年, 32个(43.24%)国家疟疾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23个(31.08%)国家疟疾发病率变化趋势不明显, 19个(25.68%)国家疟疾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其中发病率上升速度最快的国家是佛得角(EAPC=151.46, 95%CI:47.15~329.71)、南非(EAPC=98.61, 95%CI:32.11~198.58)和纳米比亚(EAPC=78.03, 95%CI:54.30~105.42)。结论大约半数的"一带...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WHO、欧洲、英国、美国、日本和中国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监测系统的性质、监测指标与报告时限以及疫情数据等进行分析, 探究了监测数据与大流行的关系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在COVID-19全球大流行持续近3年时间中, 全球及主要国家建立了COVID-19的监测系统, 收集了监测数据。监测数据在大流行的应对和控制中起到关键作用, 不仅可以反映COVID-19大流行的全貌, 而且可以及时评估防疫政策的效果。但是, 监测数据可能会受到不同国家的监测系统特点的影响。因此, 对大流行现状及危害的认识除了利用监测数据外, 还需要结合医疗机构挤兑情况、同一时期的超额死亡率等多源信息加以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5.
康良钰  商伟静  刘珏  刘民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0):1172-1176
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给慢性病医疗服务的保障带来了影响和挑战。为保障社区慢性病患者的医疗服务,满足其医疗服务需求,疫情应对和常态化防控期间北京市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包括推行"长处方"政策、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发挥家庭医生的作用、开展"送药上门"服务5个方面。本文梳理和总结了疫情应对期间和常态化防控阶段北京市社区慢性病患者医疗服务保障的政策和相关措施,通过评价政策实施效果和与国内外比较发现,未来可以考虑从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培养、重视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精准化健康管理、继续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探索慢性病全周期健康管理等方面进一步优化疫情持续状态下的社区慢性病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04-2018年中国<1岁组儿童低出生体重儿死亡水平与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公开出版的《2004-2018年中国死因监测数据集》,分析我国<1岁组儿童在不同性别、城乡、地区的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构成比及变化趋势。分析城乡、东/中/西部地区不同性别<1岁组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构成比及变化趋势。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拟合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时间变化趋势,计算各时间段内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全时段内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及其95% CI结果 2004-2018年<1岁组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年平均下降幅度为-8.0%(95% CI:-10.6%~-5.4%),不同性别、城乡、地区间的差异逐渐缩小。2004-2018年<1岁组低出生体重儿死亡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年平均上升幅度为1.6%(95% CI:0.1%~3.2%)。<1岁组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城市(38.74/10万)高于农村(30.44/10万),城市<1岁组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年平均下降速度(-3.4%,95% CI:-7.0%~0.3%)低于农村(-9.3%,95% CI:-12.0%~-6.6%);<1岁组男童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36.25/10万)高于女童(28.22/10万);西部地区<1岁组儿童低出生体重死亡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平均每年变化为3.2%(95% CI:1.7%~4.8%),变化速度高于东部地区的-0.5%(95% CI:-2.3%~1.4%);不同城乡、地区间<1岁组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男童均高于女童。结论 2004-2018年<1岁组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构成比均呈上升趋势,建议以男童和中、西部地区儿童作为今后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绝经后妇女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水平及健康行为,为预防骨质疏松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分层抽样方式抽取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45岁以上绝经后妇女200人,问卷调查其认知水平、健康行为及预防态度。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95份,调查结果显示20.5%的被调查者能答对造成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15.9%的被调查者能定期骨质检查。不同月收入、文化程度者的骨质疏松症认知水平和骨质疏松症相关健康行为存在差异(P<0.05),月收入较高的人群认知水平较高,相关健康行为较多;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认知水平较高,不同职业者骨质疏松症相关健康行为有差异(P<0.001)。结论 牟平区绝经后妇女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水平整体较低,相关健康行为较少,针对调查存在的问题,政府有关部门需加大对骨质疏松的预防力度,发挥大众传媒在骨质疏松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9年耐多药结核病流行现状及2013-2019年该病的发病率变化趋势。方法选择与我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145个国家为研究对象, 其2013-2019年耐多药结核病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和患病率资料来源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采用145个国家2019年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病率及患病率描述流行现状;计算年估计百分比变化来分析耐多药结核病发病率在2013-2019年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9年, 145个国家中, 索马里的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病率(30.42/10万)和患病率(48.86/10万)最高, 斯洛文尼亚的发病率(0.01/10万)和患病率最低(0.01/10万)。2013-2019年, 在六大洲中, 非洲有14个(27.45%)国家耐多药结核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22个(43.14%)国家呈下降趋势;北美洲有2个(18.18%)国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有3个(27.27%)国家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亚洲有2个(5.41%)国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23个(62.16%)国家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欧洲、大洋洲、南美洲耐多药结核病发病率均无上升趋势, 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HIV/AIDS的流行现状及变化趋势, 为防范HIV/AIDS跨境传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与我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145个国家为本研究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45个国家2013-2019年HIV/AIDS年龄标化的发病率、患病率数据来源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使用2019年年龄标化的发病率、患病率描述145个国家HIV/AIDS的流行现状。通过计算年估计百分比变化(EAPC), 分析HIV/AIDS发病率在2013-2019年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9年, 在非洲、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中, HIV/AIDS发病率≥40.00/10万的国家占比最高的地区是非洲, 为56.86%(29/51);最低的是亚洲, 为5.41%(2/37)。145个国家中, HIV/AIDS患病率≥100.00/万的国家多数位于非洲, 占20.69%(30/145)。2013-2019年, HIV/AIDS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的国家共50个(34.48%, 50/145);呈下降趋势的国家共69个(47.59%, 69/145);无显著变化的国家共26个...  相似文献   
10.
孕前保健(pre-conception care, PCC)[1]是指从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等方面评估孕前育龄男女各种不良妊娠结局危险因素,然后通过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来维护和促进双方健康状况的过程。目的是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随着妇幼健康事业的不断发展,孕前保健的重要作用逐渐突显。孕前保健可以改善孕妇健康,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对未来几代人的健康奠定良好基础。本文通过查阅期刊论文、图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