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1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61篇
耳鼻咽喉   479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74篇
内科学   52篇
神经病学   142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358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11篇
  8篇
中国医学   37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金茹教授为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在诊治眩晕类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颈性眩晕多表现为眩晕、头颈部疼痛、恶心、呕吐、耳鸣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范师认为颈性眩晕为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在头颈,肝肾亏虚为本,病性因素多为痰瘀。强调分急性期、缓解期治疗,注重气之升降--引痰饮血瘀下行而出,津气上行以荣脑。自拟颈痹眩晕方,为升降散合泽泻汤加减而成,组方精当,临床运用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西医治疗以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为主要治疗方式,但常因依从性差的原因导致血压控制不佳,而用中医辨证治疗对于首次发现高血压的患者,可明显有效地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高血压病在中医学中属"眩晕",在临床中常常会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来治疗眩晕,本文通过跟师医案及临床收集介绍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眩晕临证方药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温阳通脉方联合抗抑郁药及认知行为干预治疗恐惧性姿势性眩晕(PPV)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PPV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抗抑郁药及认知行为干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阳通脉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4周,随访6个月。治疗前后采用国际眩晕评分量表(DH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随访期间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9. 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 23%(P 0. 05)。治疗后2组躯体症状评分、心理因子评分、社会功能评分、DHI总分、HAMD评分及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 01),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或P 0. 01)。治疗后对照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P 0. 05),观察组PT、APTT明显延长,且长于对照组,FIB及D-D水平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 0. 01)。随访期间,观察组、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2. 82%、17. 95%,2组间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PPV患者在抗抑郁药及认知行为干预的基础上应用温阳通脉方治疗效果显著,不仅有效降低患者各种负面情绪,同时改善了血液高凝状态及眩晕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针刀松解寰枕筋膜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佛山市健翔医院收治的颈源性眩晕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3次/周针灸、局部按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1次/周的针刀松解寰枕筋膜治疗,均治疗3周。依照《颈性眩晕评估量表(ESCV)》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性眩晕评分变化、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2组患者血清中内皮源性超极化因子(EDHF)的含量和一氧化氮(NO)水平,统计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眩晕症状缓解时间及生命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92%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眩晕有效缓解时间明显缩短,眩晕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椎动脉的平均血流、收缩期血流、舒张期血流速度、血清中NO及EDHF水平明显上升,血管搏动指数显著下降(P<0.05);生命质量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论:针刀松解寰枕筋膜能够通过改善颈源性眩晕患者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有效治疗患者的颈源性眩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萸竹定眩丸治疗颈性眩晕的短期疗效。方法:将河南省中医院脊柱科门诊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在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基础上加服萸竹定眩丸治疗。每组疗程均为4周1个疗程,1个疗程后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40例中优4例,良28例,可6例,差2例,有效率80%(32/40);对照组中优1例,良21例,可8例,差10例,有效率55%(22/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颈性眩晕能取得一定临床疗效,但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萸竹定眩丸临床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姜炳辰  沈佳莹  莫文 《中国骨伤》2020,33(2):178-180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可靠的符合肝阳上亢证的颈性眩晕大鼠模型,同时建立一种简便可行的反应动物眩晕程度的评价方法。方法:选用SPF级雄性SD大鼠24只,8周龄,体重280~320 g,随机进行分组(每组6只),使用局部注射聚桂醇注射液(硬化剂)与附子汤灌胃相结合的方法制备肝阳上亢证颈性眩晕大鼠模型(联合造模组),与单用局部注射硬化剂的大鼠(硬化剂组)、单用附子汤灌胃的大鼠(附子汤组)、空白对照组进行对照,以大鼠通过一段玻璃管的时间(跑管时间)反应大鼠的眩晕程度,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第2周、造模后第3周进行观测。结果:附子汤组与空白对照组跑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造模组与硬化剂组跑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硬化剂组与联合造模组跑管时间延长,不仅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附子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后的跑管时间较造模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造模后2、3周的跑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造模方法能有效制成肝阳上亢证颈性眩晕大鼠模型,且跑管时间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鼠的眩晕程度,为今后颈性眩晕的动物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动物模型与眩晕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平肝定眩汤对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0月烟台业达医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一般的资料经统计学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均给予改善循环,控制血压、血糖,调节血脂,抗血小板聚集等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平肝定眩汤,对照组给予平眩胶囊。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体症状,脑血流速度、血脂、血糖等指标改善情况。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55/60),对照组总有效率61.6%(37/60),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血清总胆固醇(Serum Total Cholesterol,TC)、HDL-C、LDL-C治疗后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G及TC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LDL-C)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GLU)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基底动脉(Basilarartery,BA)平均血流速度(Mean Blood Flow Velocity,VM)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肝定眩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在改善患者症状、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脑血流状况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The existence of a human primary vestibular cortex is still debated. Current knowledge mainly derives from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and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acquisitions during artificial vestibular stimulation. This may be problematic as artificial vestibular stimulation entails coactivation of other sensory receptors. The use of fMRI is challenging as the strong magnetic field and loud noise during MRI may both stimulate the vestibular organ. This study aimed to characterize the cortical activity during natural stimulation of the human vestibular organ. Two fluorodeoxyglucose (FDG)‐PET scans were obtained after natural vestibular stimulation in a self‐propelled chair. Two types of stimuli were applied: (a) rotation (horizontal semicircular canal) and (b) linear sideways movement (utriculus). A comparable baseline FDG‐PET scan was obtained after sitting motion‐less in the chair. In both stimulation paradigm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FDG uptake was measured bilaterally in the medial part of Heschl's gyrus, with some overlap into the posterior insula. This is the first neuroimaging study to visualize cortical processing of natural vestibular stimuli. FDG uptake was demonstrated in the medial‐most part of Heschl's gyrus, norm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primary auditory cortex. This anatomical localization seems plausible, considering that the labyrinth contains both the vestibular organ and the cochlea.  相似文献   
9.
陈红亮 《中医学报》2016,(6):910-912
目的:观察理筋通督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3组,理筋通督组、传统手法组及安慰剂组。理筋通督组采用理筋通督手法;传统手法组采用传统手法;安慰剂组口服维生素C。结果:理筋通督手法可显著减缓患者基底动脉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P0.05)。理筋通督组有效率为93.67%,传统手法组有效率为67.5%,安慰剂组有效率为17.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筋通督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理筋通督手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颈性眩晕是常见的骨科疾病,主要以老年人为主,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近年来中医通过多种特色疗法取得了很好疗效。但目前没有统一的辨证分型和理法方药,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