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1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2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981篇
药学   38篇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he Q-switched neodymium-YAG laser was used via a transconjunctival approach to reopen a failed filtering bleb, 6 weeks after a primarily successful trabeculectomy had failed. One day after treatment, the intraocular pressure had decreased from 34 mm Hg to 17 mm Hg, and a conjunctival bleb had reformed.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方法用青光眼复合小梁切除术54例(54眼),观察术后眼压、滤过泡及前房形成情况,随访3~24个月。结果54眼分别于术后3~15d拆除可调整缝线,术后发生浅前房3眼,发生率5.56%,眼压在18mmHg以下者52眼,控制率96.30%。结论复合小梁切除术既可避免术后早期滤过过强、眼压过低引起的并发症,又可安全的改善滤过,减少滤过区瘢痕形成,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鞋带式可调整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作用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首次接受小梁切除术的青光眼患者156例205眼,其中无可调整缝线(A组)41眼,行褥式可调整缝线(B组)66眼和行鞋带式可调整缝线者(C组)98眼,对照分析各组术后低眼压、浅前房、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3组病例术后眼压控制理想;术后浅前房、低眼压发生率C组低于A组和B组,差异均具显著性意义(P<0.05);脉络膜脱离发生率C组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浅前房持续时间C组、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鞋带式可调整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的效果确切,可增加手术安全性,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卫红  隆习军 《海南医学》2003,14(10):25-26
目的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1997年1月至2001年12月连续92例104只眼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的程度及原因。结果 本组发生术后浅前房16眼;占15.4%,其中结膜漏1眼(6.25%),滤过过强11眼(68.75%),脉络膜睫状体脱离4眼(25%)。结论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原因复杂,与术前眼压关系密切,与患者年龄及青光眼类型无关,最常见的原因是房水滤过过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术后晚期滤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处理。 方法:1994-05/2000.05接受小梁切除手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青光眼65例65眼,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估计晚期滤过泡渗漏、滤泡炎、眼内炎的发生概率。 结果:随访2.5~7.1(平均5.6)a,发生滤过泡渗漏16眼(16/65,24.6%),出现滤泡炎5眼(5/65,7.7%),发生眼内炎1眼,出现复合性滤泡并发症1眼,出现持久性低眼压9眼(9/65,13.8%)。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估计晚期滤泡并发症5a发生概率为40.0%。多数眼通过门诊处理获得成功,部分眼需手术治疗。 结论: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术后晚期滤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可高达40.0%,单纯滤过泡渗漏是一相对良性的状况,只要及时处理,可被修复,滤泡炎或眼内炎可以被控制,而获得正常眼内压。一相对良性的状况,只要及时处理,可被修复,滤泡炎或眼内炎可以被控制,而获得正常眼内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丝裂霉素C(MMC)在抗青光眼手术中应用的近期及远期效果。方法 :4 2只复发性青光眼在二次手术中一次性应用MMC术后观察及随访。结果 :术前眼压 34.0 5± 4 .0 5mmHg ,明显高于随访半年期 13.13± 3.30mmHg以及随访 2年期 14 .33± 3.30mmHg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术后近期眼压 6 .75± 1.4 3mmHg ,明显低于随访半年期 (P <0 .0 1)。功能性滤过泡所占比率为 95 .2 %。结论 :术中一次性应用MMC ,远期观察其降压效果明显 ,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眼压状态下青光眼手术方法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对32例药物降压无效的青光眼患者进行青光眼手术,术后观察出血、滤过泡、前房、眼压及视力的变化。结果术后1月视力提高的21只眼(65.63%);保持不变的11只眼(34.38%);眼压术后≤21mmHg者28只眼(87.5%);用药物控制的4只眼(12.5%)。结论高眼压状态采取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采用经角膜下方小梁切除术治疗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注入术后并发高眼压的疗效。方法 对18例(18眼)硅油注入术后并发高眼压者采用经角膜下方小梁切除术。结果 随访3个月,所有病例滤过泡均扁平、弥散,在未使用降眼压药的情况下,眼压稳定在2.40kPa以下,且无1例硅油留前房。结论 该术式不仅眼效果好,而且硅油不易溢入前房,解决了长期以来硅油注入术后高眼压难以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顽固性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MMC)的近期眼压和视功能结果。方法:51例61眼顽固性青光眼,全部采用小梁切除术,术中联合应用MMC,MMC浓度为0.2mg/ml ̄0.4mg/ml局部接触时间2 ̄5分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前房延缓形成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者于术后第3 d 给予处理,观察前房延缓形成的情况。结果:本文150 例208 例眼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 114 眼(54.8% ),发生前房延缓形成40 眼(19.23% )。结论: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适时恰当的处理,可明显减少前房延缓形成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