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291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20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22篇
  1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比较纸夹板内收位固定与石膏外展位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05年10月至2007年4月门诊就诊的70例Bennett骨折患者,按区组随机的方法分为试验组35例(纸夹板内收位固定)和对照组35例(石膏外展位固定)进行治疗。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拆除固定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分别于骨折后6、8、12、16、20及24周按改良的Gabriele评分系统对其患手功能进行量化评分比较。结果:两组的优良率在8、12、16及20周时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周和24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功能评分方面,8、12、16、20及24周时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周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Bennett骨折的治疗中,纸夹板内收位固定与石膏外展位固定相比能明显加快患手功能的恢复,而且固定轻便、舒适,患者易于接受,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固定方法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伸直位整复纸夹板外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杰  张立强 《中国骨伤》2008,21(4):304-305
自1998至2006年,采用我院传统的伸直位手法整复,纸夹板结合厚棉压垫、厚棉衬垫外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3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桡骨远端骨折不同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分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36例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根据AO分型为A、B、C 3型,分别采用闭合手法复位中医小夹板外固定及石膏外固定、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3种固定方法,分别进行骨折的复位评分、功能评分,并比较不同固定方法之间复位评分及功能评分优良率.[结果]236例病人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4.6个月.3组当中A、B型骨折复位评分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别,功能评分小夹板外固定组及"T"形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明显优于石膏外固定组,功能评分小夹板外固定组和"T"形钢板内固定组比较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别;C组当中无论是复位评分还是功能评分,"T"形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明显优于其它2组.[结论]对于C型骨折,建议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对于A、B型骨折,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夹板固定与石膏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我院自2002年1月-2005年5月,对126例桡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分别采用石膏固定和小夹板外固定,并对这两组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26例,男42例,女84例;年龄23~82岁,平均54.4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5例,滑倒或高处坠落伤96例,其他伤15例。左侧46例,  相似文献   
5.
6.
洪海斌 《中国骨伤》2021,34(2):108-113
目的:探讨滑轮悬吊牵引复位结合自制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将收治的60例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50~75(59.63±8.08)岁;骨折按照AO分型,A2型25例,A3型5例;采用滑轮悬吊牵引复位配合自制小夹板固定。对照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52~76(59.77±8.03)岁;按照AO分型,A2型24例,A3型6例;采用传统手法复位配合自制小夹板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情况,并采用改良Green和O’Brien腕关节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6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1~13(11.90±0.80)个月;拆除夹板时间42~60(50.20±4.94)d,拆除夹板后X线片显示所有骨折骨性愈合,关节面平整。观察组治疗前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分别为(4.57±1.16)mm、(12.83±3.25)°、(-21.17±3.36)°,治疗8周后分别为(10.10±1.75)mm、(24.30±3.16)°、(9.40±2.13)°;对照组治疗前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分别为(4.50±1.43)mm、(12.83±3.10)°、(-21.50±3.38)°,治疗8周后分别为(8.90±1.24)mm、(21.20±2.91)°、(6.16±2.94)°;治疗前两组桡骨高度、尺偏角和掌倾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桡骨高度、尺偏角和掌倾角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改良Green和O’Brien腕关节评分(90.97±7.92)分与对照组(84.77±9.1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7,P<0.05);其中观察组优18例,良10例,可2例;对照组优10例,良15例,可3例,差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滑轮悬吊牵引复位结合自制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比传统手法牵引复位固定更具优越性,牵引稳定可靠,复位效果好,并能获得更好的腕关节功能,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治疗4周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效果、肢体功能、骨折愈合时间、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肩关节评分系统Constant-Murley(C-M)评分及治疗预后。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71.43%;观察组的旋前度(88.68±7.56)°、背伸度(89.41±2.43)°、桡偏角度(15.39±2.15)°、掌屈度(42.35±4.61)°及旋后度(80.45±5.98)°均大于对照组[旋前度(81.32±6.42)°、背伸度(68.98±2.35)°、桡偏角度(12.19±2.05)°、掌屈度(45.72±5.32)°及旋后度(84.36±6.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4周后的VAS评分分别为(3.11±0.38)分、(1.09±0.21)分,骨折愈合时间为(6.49±0.63)周,均低(短)于对照组2周、4周的VAS评分[(4.59±0.43)分、(3.21±0.33)分]及骨折愈合时间[(9.64±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畸形愈合、骨折不愈、股骨头坏死、感染及跛行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用于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能提高骨折愈合率,改善患者肢体功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观察He夹板治疗髁状突纵形骨折对骨折愈及颞下颌关节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小型猪14头随机分为髁状突纵形骨折未治疗组;He夹板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骨折后2周,3周,4和12周行同位素三相骨扫描;3周,6周、12周做CT扫描。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 的临床表现及咬合板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TMD 的最佳治疗时机。方法:对156 例经咬合板治疗的TMD患者就诊时间及治疗2 个月后治疗效果做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治疗2 个月后疼痛、弹响及张口受限的总治愈率分别为81.4% 、49.0% 和81.5% 。其中于发病4 周内就诊的患者治愈率分别为93.2% 、77.3% 和93.2% ,于4 周后就诊的患者治愈率分别为73.9% 、40.8 % 和30.0 % ,两组差异显著( 弹响及张口受限, P< 0.01,疼痛P<0.05)。结论:TMD在发病4 周内进行咬合板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