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69篇
  免费   2308篇
  国内免费   556篇
耳鼻咽喉   218篇
儿科学   294篇
妇产科学   68篇
基础医学   956篇
口腔科学   80篇
临床医学   1817篇
内科学   3232篇
皮肤病学   73篇
神经病学   3025篇
特种医学   234篇
外科学   1278篇
综合类   3654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454篇
眼科学   3575篇
药学   1849篇
  7篇
中国医学   2119篇
肿瘤学   197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492篇
  2022年   509篇
  2021年   900篇
  2020年   923篇
  2019年   797篇
  2018年   858篇
  2017年   914篇
  2016年   917篇
  2015年   903篇
  2014年   1382篇
  2013年   1601篇
  2012年   1237篇
  2011年   1346篇
  2010年   978篇
  2009年   928篇
  2008年   902篇
  2007年   890篇
  2006年   828篇
  2005年   728篇
  2004年   612篇
  2003年   496篇
  2002年   443篇
  2001年   396篇
  2000年   292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209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84篇
  1994年   177篇
  1993年   176篇
  1992年   179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118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84篇
  1986年   100篇
  1985年   124篇
  1984年   101篇
  1983年   45篇
  1982年   92篇
  1981年   67篇
  1980年   60篇
  1979年   39篇
  1978年   29篇
  1977年   24篇
  1976年   18篇
  1973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孔慧  崔彦 《眼科新进展》2022,(9):753-756
视网膜内皮细胞(REC)是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许多眼部疾病的主要细胞类型之一。视网膜微血管系统有助于血-视网膜屏障的维持,这对正常的视功能至关重要。REC的改变在视网膜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高血糖是糖尿病微血管损伤的重要原因,通过不同的机制导致REC功能障碍,包括向衰老表型改变、迁移和增殖能力增强、炎性凋亡等,最终导致无细胞毛细血管及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本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REC的功能障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临床常见的由化疗药物引起的一系列神经毒性症状,易造成神经功能障碍,四肢感觉弱化、缺失等,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CIPN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目前也没有可广泛用于临床的特效药物治疗。中医药治疗CIPN具有特定的优势,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理论依据和临床疗效方面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分析CIPN的临床症状特点,深入剖析其与中医肝阳虚理论之间的关系,探讨CIPN的中医病因病机与用药规律,指导临床治疗CIPN,以期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减毒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5.
6.
7.
背景:原发性线粒体病具有高度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其中周围神经是线粒体病的常见受累器官之一。 目的:总结COX20基因变异相关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征。 设计:病例系列报告。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诊治的COX20基因变异相关周围神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基因检测结果及治疗效果,并以“COX20”、“线粒体复合物Ⅳ缺乏症(Complex Ⅳ deficiency)”为关键词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从建库至2021年12月。总结已报道COX20基因变异与临床表型的关系。 主要结局指标:临床表型和COX20基因变异位点。 结果:4例患儿纳入分析,男、女各2例,其中3例自幼运动发育落后。4例均在儿童期起病,均以行走不稳为首发症状。肌电图均提示多发性周围神经损害改变,感觉神经轴索受累为主。4例患儿均携带COX20基因复合杂合变异,包括错义变异2个,无义变异和移码变异各1个,其中移码变异c.262delG(p.E88Kfs*35)尚未见报道。文献复习目前共报道COX基因变异18个家系22例患儿(包括本文病例),起病中位年龄为5(1.0~17)岁,22例均以行走困难或步态不稳起病,11例(50.0%)有精神运动发育迟滞,病程中14例(63.6%)出现构音障碍,14例(63.6%)出现肌力下降和/或足部畸形,8例(36.4%)出现共济失调,6例(27.3%)出现肌张力障碍,5例(22.7%)存在认知倒退等。21例患儿行神经传导及肌电图检查,19例(90.5%)提示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头颅(18例)及脊髓(10例)MR检查提示,脊髓萎缩4例(40%),小脑萎缩4例(22.2%)。9例患儿已无法独立行走,丧失独立行走能力中位年龄为10(7~21)岁。目前共报道9个变异位点,4种变异类型,其中错义变异5个,剪切变异2个,无义变异和移码变异各1个。 结论:COX20基因变异患者多早期起病,以周围神经系统病变为主要表现,可合并构音障碍、共济失调、肌张力障碍、认知倒退等,病情逐渐进展,致残率高。COX20基因变异类型以错义变异最常见。  相似文献   
8.
9.
张晶  李鑫  苏丹  王熙燕  李婧婧 《西部医学》2021,33(5):771-775
【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闭环式管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DPN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医院-社区-家庭闭环式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心理健康状况、周围神经病变情况以及神经传导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用药、饮食、血糖测量、健康行为等方面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饭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CL-90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以及睡眠饮食情况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密西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量表(MDNS)和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量表(T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DPN患者应用医院-社区-家庭闭环式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效能,维持血糖平稳,缓解不良情绪以改善DPN病情。  相似文献   
10.
《Neuromodulation》2021,24(4):685-694
Objectives: Dorsal root ganglion stimulation (DRGS) is a promising neurostimulation modality in the treatment of painful polyneuropathy. The aim of this prospective pilo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RGS on pain intensity in patients with intractable painful polyneuropathy.Materials and Methods: Nine patients with chronic, intractable painful polyneuropathy in the lower limbs were recruited. In each subject, between two and four DRGS leads were placed at the level of the L5 and S1 dorsal root ganglion. If trial stimulation was successful, a definitive implantable pulse generator (IPG) was implanted. Pain intensity was scored using an 11-point numeric rating scale (NRS) and reported as median and interquartile range (IQR), and compared to baseline values using the Wilcoxon signed-rank test. Additionally, patients’ global impression of change (PGIC), pain extent, presence of neuropathic pain, physical functioning, quality of life, and mood were assessed.Results: Eight out of nine patients had a successful trial phase, of which seven received an IPG. Daytime pain decreased from a median (IQR) NRS score of 7.0 (5.9–8.3) to 2.0 (1.0–3.5) and 3.0 (1.6–4.9) in the first week and at six months after implantation, respectively. Similar effects were observed for night time and peak pain scores.Conclusion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DRGS significantly reduces both pain intensity and PGIC in patients with intractable painful polyneuropathy in the lower extremities. Large-scale clinical trials are needed to prove the efficacy of DRGS in intractable painful polyneuropath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