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2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275篇
综合类   403篇
预防医学   82篇
药学   263篇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e compared rates of motor blockade, analgesia, adverse effects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of 0.1% ropivacaine+fentanyl versus 0.2% ropivacaine-alone 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Fifty-four women who had undergone abdominal hysterectomy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into two groups to receive an epidural block at L1–2 or L2–3: group R received 0.2% ropivacaine-alone and group RF received 0.1% ropivacaine plus 2 μg fentanyl/ml, both at 8 ml/h. Rescue analgesia was provided via a morphine-loaded PCA device. Motor blockade (using a modified Bromage scale), pain intensity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morphine consumption, level of sensory blockade and adverse effects, were measured at 4, 8 and 21 h after infusion.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pain management was assessed at the end of the study. The rates of motor blockade were not different at 8 h after infusion but at 21 h, group RF had significantly less motor blockade than group R.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VAS, level of sensory blockade, adverse effects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Morphine consumption at each measurement was comparable but the total amount used by group RF was less than group R (12 mg versus 20 mg, P=0.049). Therefore, 0.1% ropivacaine with fentanyl 2 μg/ml appears to offer advantages over 0.2% ropivacaine-alone.  相似文献   
2.
3.
等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7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等比重0·5%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探讨其用于下腹以下手术的可行性。方法782例下腹以下手术的患者,麻醉前大量扩容,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技术,等比重0·5%罗哌卡因腰麻后硬膜外置管,必要时硬膜外推注2%利多卡因以补充麻醉不足。观察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腰麻起效快,麻醉效果好,大部分不需追加2%利多卡因。腰麻后血压、心率下降,以及腰穿产生放射性异感,产科多于其他科。结论等比重0·5%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可用于下腹以下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ASAI-Ⅱ级,下腹部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A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各20例,分别注入0.89%罗哌卡因14.3mg、0.75%布比卡因9.0mg,术中酌情于硬膜外给予2%利多卡因维持麻醉。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麻醉效果(2种药物对感觉、运动神经的阻滞情况)以及麻醉不良反应。结果两药均能达到满意的镇痛和肌松效果,但A组运动神经阻滞维持时间短于B组,最大运动阻滞程度〈B组,A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快于B组,感觉神经最大阻滞时间〉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低血压、恶心、呕吐等)发生率较低,循环功能更稳定。结论罗哌卡因可安全有效地用于下腹部手术的腰-硬联合麻醉,与布比卡因相比,具有感觉阻滞起效快,运动阻滞维持时间短,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5月于该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5)和B组(n=45).A组在术毕实施静脉镇痛,B组在麻醉诱导时采用罗哌卡因TAP阻滞.对比两组麻...  相似文献   
6.
彭丹丹  王敏  谢林碧 《安徽医药》2015,36(8):985-988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在肌间沟复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上肢长时间手术中的疗效观察。 方法 60例急诊断指(多指)、断腕或断臂手术患者,ASAⅠ~Ⅱ级,手术时间8~10 h,随机分配为2组 (n=30):罗哌卡因组(R组)采用1%罗哌卡因15 mL+2%利多卡因10 mL加生理盐水至40 mL;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组(DR组)采用1%罗哌卡因15 mL+2%利多卡因10 mL+盐酸右美托咪定1 μg/kg加生理盐水至40 mL。以神经刺激器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分支(腋神经)及腋路臂丛神经主分支(尺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和肌皮神经),止血带充气压力200~250 mmHg,压迫时间90 min。观察并记录入室时(T0)、阻滞后1.5 h(T1)、3 h(T2)、4.5 h(T3)、6 h(T4)、7.5 h(T5)、9 h(T6)及术毕(T7)患者的一般生命体征(MAP、HR),同时以VAS评分法评估患者止血带反应的程度,若无法忍受止血带反应,臂丛加药后试验结束。记录患者止血带耐受情况,并以Ramsay评分评价R组及DR组的镇静程度,记录术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与R组相比,DR组患者对止血带耐受率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止血带疼痛时间出现延迟(P <0.05) ;与R组比较, DR组T1~T5时HR减慢(P <0.05),DR组有7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两组均未出现止血带严重并发症。 结论 1 μg/kg右美托咪定混合1%罗哌卡因对减轻上肢长时间手术带来的止血带疼痛安全、有效,并可延迟止血带疼痛出现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罗哌卡因在小儿骶管阻滞中运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59例接受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儿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和硫酸镁罗哌卡因组(RM组),R组患儿于全麻成功后用0.15%罗哌卡因1 m L/kg行骶管阻滞,RM组患儿在全麻后以0.15%罗哌卡因1 m L/kg联合硫酸镁50 mg行骶管阻滞。比较两组患者FLACC评分、MBS评分、AS评分及术后1周的FAS评分,同时比较患儿术后止痛药物使用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不同时间点FLACC评分、AS评分比较,RM组均低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M BS评分、术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患儿术后镇痛药物芬太尼及对乙酰氨基酚的用量均大于R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FAS评分均为0。结论 50 mg硫酸镁联合罗哌卡因小儿骶管阻滞较单纯罗哌卡因能提供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全产程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妇泌乳素(PRL)的影响。方法 90例ASA I级的单胎足月初产妇,随机均分为全产程镇痛组(A组)、活跃期镇痛组(B组)和无镇痛对照组(C组)。A、B组均采取硬-脊联合麻醉镇痛,A组产妇进入产程时予镇痛至产后2h;B组产妇宫颈口开至≥3cm时予镇痛至宫口开全;C组产妇不予任何镇痛措施。观察产程不同时段VAS评分、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孕妇不良反应和镇痛前、产后2和24h血清PRL浓度。结果三组产程时间、中转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组镇痛前、第一、第二及第三产程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1);三组产妇产后2、24h血清PRL浓度均明显高于分娩前(P0.01),产后2、24hA组产妇血清PRL浓度明显高于B、C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全产程镇痛减轻了产妇痛苦,可促进PRL分泌,有利于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9.
彭丹丹  王敏  谢林碧 《安徽医学》2015,36(8):985-98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在肌间沟复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上肢长时间手术中的疗效观察。方法60例急诊断指(多指)、断腕或断臂手术患者,ASAⅠ~Ⅱ级,手术时间8~10 h,随机分配为2组(n =30):罗哌卡因组(R 组)采用1%罗哌卡因15 mL +2%利多卡因10 mL 加生理盐水至40 mL;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组(DR 组)采用1%罗哌卡因15 mL+2%利多卡因10 mL +盐酸右美托咪定1μg/ kg 加生理盐水至40 mL。以神经刺激器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分支(腋神经)及腋路臂丛神经主分支(尺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和肌皮神经),止血带充气压力200~250 mmHg,压迫时间90 min。观察并记录入室时(T0)、阻滞后1.5 h(T1)、3 h(T2)、4.5 h(T3)、6 h(T4)、7.5 h(T5)、9 h(T6)及术毕(T7)患者的一般生命体征(MAP、HR),同时以VAS 评分法评估患者止血带反应的程度,若无法忍受止血带反应,臂丛加药后试验结束。记录患者止血带耐受情况,并以 Ramsay评分评价 R 组及 DR 组的镇静程度,记录术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与 R 组相比,DR 组患者对止血带耐受率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止血带疼痛时间出现延迟(P ﹤0.05);与 R 组比较,DR 组 T1~ T5时 HR 减慢(P ﹤0.05),DR 组有7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两组均未出现止血带严重并发症。结论1μg/ kg 右美托咪定混合1%罗哌卡因对减轻上肢长时间手术带来的止血带疼痛安全、有效,并可延迟止血带疼痛出现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腰椎手术全身麻醉术毕切口浸润罗哌卡因对术后镇痛及镇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行腰椎手术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试验组手术结束后用罗哌卡因在切口处逐层浸润,对照组手术结束后用0.9%Na Cl溶液在切口处逐层浸润。记录患者拔管后即刻及术后4、8、12、24 h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以及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拔管后即刻及术后2、4、8、12 h VAS评分为(1.2±0.6)分,(1.3±0.9)分,(2.3±1.0)分,(3.3±1.3)分,(3.0±1.1)分,(2.6±1.0)分;(2.6±1.0)分,(3.4±1.3)分,(3.8±1.5)分,(4.0±1.4)分,(4.5±1.1)分,(2.8±1.0)分,Ramsay分别为(2.2±0.3)分,(2.3±0.9)分,(2.5±0.7)分,(2.3±0.6)分,(2.2±0.8)分,(2.3±0.7)分;(3.6±0.8)分,(3.3±0.7)分,(3.5±0.6)分,(3.6±1.0)分,(3.5±0.8)分,(3.4±0.9)分。试验组拔管后即刻及术后2、4、8、12 h VAS和Ramsay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6%和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手术术毕用罗哌卡因逐层浸润手术切口可明显降低术后早期VAS评分,镇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