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4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9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338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167篇
内科学   149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76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572篇
预防医学   146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128篇
中国医学   98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仝小林院士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名为"寒湿疫",并以此理论为基础制定了初期、中期、重症期及恢复期的中医治疗方案,同时基于仝院士学术理论体系中的"脏腑风湿"理论,根据恢复期 "余毒未清,正虚邪恋"的病机特点,探讨其符合具备脏腑风湿行成3个基本要素:即外受寒湿裹挟戾气为必要外因;脏腑内虚为重要基础;邪疫伏留胶着,正邪交争为致病关键。故在辨证施治中可应用脏腑风湿理论以调理脾胃,化湿透邪,补益肺脾,顾护阳气,养阴生津。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CD44分子是众多肿瘤细胞的标志分子,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有关。该研究探讨CD44基因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与云南汉族人群宫颈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了CD44基因中的两个SNP位点rs13347和rs8193,采用TagMan基因分型的方法,分析这两个多态性位点在497例宫颈癌患者和500例健康对照个体以及483例NSCLC患者和471例健康对照个体中的分布特征,并分析CD44基因中的多态性位点与云南汉族人群宫颈癌和NSCLC的相关性。结果:rs13347和rs8193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在宫颈癌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NSCLC组和对照组的比较中:rs13347和rs8193位点等位基因在NSCLC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和P=0.004);这两个位点基因型在NSCLC组和对照组中分布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和P=0.020);其中rs13347位点等位基因C在NSCLC组中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能是NSCLC发生的风险因素(OR=1.250,95% CI:1.035~1.509),rs8193位点等位基因C在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NSCLC组,可能是NSCLC发生的保护性因素(OR=0.768,95%CI:0.641~0.921)。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rs13347C-rs8193T和rs13347T-rs8193C在NSCLC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和0.022);该结果说明单倍型rs13347C-rs8193T可能是云南汉族人群NSCLC发生的风险性因素(OR=1.316,95%CI:1.096~1.579)。结论:CD44基因中的两个SNP位点rs13347和rs8193可能与云南汉族人群宫颈癌发病风险无关,而可能与云南汉族人群NSCLC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PCR技术对石家庄地区216名无关个体DIS80(pMCT118)位点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调查。PCR扩增产物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及溴化乙锭染色,共检出70种基因型,25个等位基因,其中以18、24、30三个等位基因频率最高。将本文结果与日本人群在DIS80(pMCT118)位点多态性结果进行比较,石家庄地区汉族人群DIS80(pMCT118)位点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该位点非父排除率为0.71,个体识别率为0.9,杂合度为0.85。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汉、傣、及藏三民族1996名健康婴幼儿及少年进行了念殊菌带菌率的调查。分别从舌,颊肛门皮肤泌尿道及阴道取材培养。结果表明五个部位中白念的带菌率以口腔最高,舌部带菌率汉族为4.5%,傣族为5.3%,藏族为1.0%,故认为口腔内白念的寄居可能是念珠菌病内源感染的主要传染源。1996人中无一例小便中培养出白念。阴道白念带菌率汉族为仅0.15%,傣族及藏族中也无1例从阴道汾物中培养出白念。说明健康婴幼儿及少年小便及阴道白念带菌率极低。在不同年龄组中白念带菌率以刚出生一周的新生儿最低,说明在分娩过程中新生儿被感染的机会并不多。口腔白念带菌率舌部(4.56%)明显高于颊部(2.81%),故进行临床真菌检验时,应对该部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辽宁满族和汉族指纹白线正常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了辽宁满族和汉族人指纹白线的调查结果。满族和汉族人的指纹白线出现率分别是7.14%和31.73%。满族人的指纹白线出现率低于汉族、维吾尔族、德国人、波兰人和美国白人。作者注意到满族人的指纹白线不存在左右手间和性别间的差异,而汉族人性别间差异显著。十指均有白线频率为1.91%(满族)和10.5%(汉族)。十指均有白线的白线平均数满族为39.3±6.6,汉族为35.5±10.6。五指中指纹白线出现率从高到低的顺序在满族为Ⅰ、Ⅳ、Ⅲ、Ⅱ、Ⅴ,在汉族为Ⅳ、Ⅲ、Ⅱ、Ⅰ、Ⅴ。存在民族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上海地区汉族优秀游泳运动员ACE基因I/D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汉族不同水平优秀游泳运动员ACE(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I/D多态性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PCR方法,对上海地区85名汉族优秀游泳运动员和90名汉族普通人的ACE基因I/D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上海地区汉族优秀游泳运动员的ACE基因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上海和成都地区汉族普通人无明显差异(P>0.05);上海地区汉族游泳运动员和普通人以及成都地区汉族普通人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均与高加索人群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01),表现出明显的种族差异性。7名上海地区汉族国际健将ACE基因均为II型,运动水平越高的组别,II基因型和I等位基因频率越高,提示具有II基因型或I等位基因频率高的运动员经过多年运动训练,具有成为优秀运动员的可能,特别是II基因型的运动员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7.
用放免法(单克隆抗体)测定汉、哈萨克族Graves病未经治疗患者66例及正常对照组55例血清中Ⅳ型胶原(CoLⅣ)、板层素(IN)和透明质酸(HA),结果Graves病患者血清CoLⅣ、LN浓度明显升高,HA浓度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P<0.001、P<0.05、P<0.05),汉族与哈萨克族患者之间、对照组之间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它反映了Graves病患者体内基底膜合成和分解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D10S2325基因座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华东地区汉族群体的分布情况,评价该基因座在华东汉族人群的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 用PCR扩增、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银染显色方法检测D10S2325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结果 在华东地区汉族人群中共检出12个等位基因(6~17),其CE值和DP值分别为0.628和0.948。结论 D10S2325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好,提供的信息量大,对华东地区汉族人群具有较高的非父排除率和个人识别能力,是群体遗传学研究和法医学应用理想的STR位点。  相似文献   
9.
作者测量了新疆地区768例3~7岁维吾尔族、汉族儿童心脏径线。心脏横径6岁组维吾尔族大于汉族。不分年龄组左心横径、心横径、心深径维吾尔族大于汉族,左侧位心膈交点至前胸膜面的距离维吾尔族女童大于汉族女童。两民族心横径与心脏体积的相关系数分别大于心脏深径与心脏体积的相关系数。本文提供了新疆地区3~7岁维吾尔族、汉族儿童各年龄组和不分年龄组心脏径线的正常数据。  相似文献   
10.
We conducted a case-control study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the LRRK2 Gly2385Arg variant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in Han population in mainland China. Heterozygous LRRK2 Gly2385Arg variant was identified in 14 of 235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5.69%), but not in 214 unrelated healthy controls. Multivariate analysis indicated the frequency of Gly2385Arg variant in the female patients with early age at onset is higher than their male counterparts. The founder haplotype analysis showed the variant carriers shared the same founder. Clinically, the LRRK2 Gly2385Arg carriers presented with classical Parkinson's disease symptoms. Our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LRRK2 Gly2385Arg variant is a potential ethnic-specific genetic risk factor of Parkinson's disease within Chinese Han ethnic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