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0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3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67篇
预防医学   11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84篇
  1篇
中国医学   18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挖掘整理载有类抽动障碍表现疾病的古籍文献,为临床治疗抽动障碍提供参考.方法 以关键词"瘛疭""慢惊风""抽搐""筋惕肉瞤""肝风",检索《中华医典》软件,将涉及病名、病因病机、方药、禁忌与预后的内容予以分类归纳.通过Excel 2007软件对药物性味及用药频率进行频数分析,使用SPSS 20.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类似抽动障碍证候表现的疾病,其病因与患儿先天因素、外感寒热、饮食及母亲产后失血有关,病机以火热、津亏、血虚而致风动为主,亦与痰湿有关.共录入处方140张,药物169味,药物多数为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四气以寒、温、平为主,五味以辛、苦、甘为主,剂型多为丸散.其中使用频次≥10次的药物31味,共聚为4类.在阴液亏损的情况下不宜汗下,忌用温针.结论 古代医家重视虚、风、痰在抽动类疾病中的作用,以补益中焦、祛风化痰、解表清热为核心治法,对药物的性味、剂型的选择颇有考究,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托吡酯治疗儿童慢性抽动障碍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自本院于2017年1月到2019年6月期间接治的160例儿童慢性抽动障碍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将以上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80例和研究组8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氟哌啶醇治疗,研究组则予以托吡酯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儿的YGTSS评分,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儿各时间段的YGTSS评分要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儿童慢性抽动障碍患儿给予托吡酯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疾病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抽动障碍(TD)患儿执行功能的多种成分存在缺陷,表现在工作记忆能力下降,持续性注意和反应抑制、认知灵活性、思维组织性、计划性等方面存在障碍,非语言能力和社交功能损害等。TD患儿如果伴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强迫障碍(OCD)以及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等共患病,其执行功能缺陷常常更严重。TD患儿执行功能的某些缺陷与其抽动症状的严重性相关,完整的执行功能发展与抽动症状的缓解过程有关,通过改善TD患儿的执行功能缺陷可以间接地减少TD患儿的抽动症状。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系统评价我国抽动障碍患者(TDs)基因组学的研究现状,总结疾病易感基因和药物治疗效果相关基因,为抽动障碍疾病的防治提供循证医学证据的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nd,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6月,纳入评价抽动疾病易感基因和药物疗效相关基因,对研究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43篇文献,涉及3 723例抽动患者和2 433个家系,年龄3~22岁。发表时间为2001-2016年。仅44.2%(19/43)纳入研究为阳性结论,共涉及24个相关基因,仅发现4个与TDs疾病相关的阳性基因,1个与药物疗效相关的阳性基因,5个与TDs合并其他疾病相关的阳性基因。结论 TDs基因组学的研究发展较快,涉及的基因呈多样化、复杂化,但研究样本量不大、有价值的阳性基因较少,缺乏从基因研究到临床转化的标准路径和方法,建议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以探索相关基因与TDs的关联,以提供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清心止动方治疗小儿痰热动风型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抽动症患儿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清心止动方,对照组口服硫必利,两组均12周为1个疗程。分别对两组的综合疗效、治疗后副作用、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1个疗程内均可改善抽动症状,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副反应总发生率为5.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复发率为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心止动方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疗效确切,副反应发生率较小,且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2):28-31
目的 比较硫必利与氟哌啶醇治疗青少年抽动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抽动障碍患者为92例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6例。分别采用药物氟哌啶醇、硫必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抽动严重程度评分、神经递质指标,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2%,显著高于对照组8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YGT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YGTSS评分为(24.89±3.42)分低于对照组(26.71±3.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后YGT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E水平为(36.54±10.03)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32.22±9.01)ng/mL,DA、5-HT水平分别为(13.11±3.81)ng/mL、(56.71±11.58)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5.17±4.35)ng/mL、(63.51±12.5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后NE、DA、5-H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显著低于对照组19.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必利治疗抽动障碍疾病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减轻受损程度,能够调控垂体激素分泌,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牛文忠  陈振辉  李霞△  韩立 《广东医学》2021,42(10):1249-1253
目的 研究脑电生物反馈结合可乐定透皮贴片治疗抽动障碍患儿的疗效和对Th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抽选抽动障碍患儿9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47例纳入对照组,剩余47例纳入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可乐定透皮贴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实施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种治疗方式下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情况、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儿Th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运动抽动积分、发声抽动积分、整体功能损害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周末、第8周末、第12周末,两组运动抽动积分、发声抽动积分、整体功能损害积分均降低,但研究组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高于对照组的82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总T淋巴细胞(6531±475)%、Th淋巴细胞(2931±424)%、Ts淋巴细胞百分率(3163±393)%以及Th/Ts比值(101±024)%,与对照组[(6542±482)%、(2924±435)%、(3177±399)%、(106±01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研究组总T淋巴细胞(6987±525)%、Th淋巴细胞百分率(3639±527)%以及Th/Ts比值(148±032)%均比对照组[(6754±506)%、(3288±473)%、(129±027)%]更高,Ts淋巴细胞百分率(2563±307)%比对照组[(2824±332)%]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Th1淋巴细胞(1784±362)%、Th2淋巴细胞百分率(121±031)%与对照组[(1791±374)%、(118±02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h1淋巴细胞百分率(821±250)%比对照组[(1013±277)%]更低,Th2淋巴细胞百分率(242±069)%比对照组[(205±052)%]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抽动障碍患儿实施脑电生物反馈与可乐定透皮贴片联合治疗,可以提高对患儿的治疗效果,利于患儿Th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功能的改善,是临床针对抽动障碍患儿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邵征洋教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用药规律。方法 从邵征洋教授门诊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107首首诊处方作为研究对象,提取方药信息,对每首处方的最主要症状及处方中药物使用频次,类别及性味频次进行频数分析,并运用关联规律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以探究深层次的中医用药规律。结果 所有处方共总结出7大类抽动表现,出现频率最高的3种表现依次为:眨眼、咽部发声、抽鼻。使用频次≥14的中药共有28味,其中甘草用药频数为最。药物类别主要为清热药、补虚药、平肝息风药等。药性使用频数最多的为温性药,药味使用频数最多的是甘味药。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常用药物组合主要有甘草→桔梗、荆芥→薄荷、甘草→玄参、荆芥→防风4组药物。系统聚类分析将药物分为7组常用聚类方,包括芍药甘草汤、六味汤及经验药对等。结论 邵教授认为“外风引动内风”乃儿童抽动障碍最为常见之病机,“肝风内动”为最核心之病机,提出以“内外风同治”的治疗原则,同时兼顾健脾、祛痰、疏肝之法。  相似文献   
10.
提出儿童抽动障碍病机为阳气虚损、水气内停,可予真武汤辨治。指出儿童元阳不足,阳气虚损,则无以养神柔筋;阳虚推动温煦无力,水液代谢敷布失常,水气客于筋脉肌肉,筋脉挛急,则肌肉抽动;水气上扰,蒙蔽神明,则出现精神障碍。儿童抽动障碍涉及精神与运动障碍两方面,真武汤温脾肾、利水气、舒筋脉、益精神,能有效辨治阳虚水泛型儿童抽动障碍,临床应用取得良好效果。附验案一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