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83篇
耳鼻咽喉   32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110篇
基础医学   190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134篇
内科学   51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01篇
综合类   421篇
预防医学   265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130篇
  1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2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鼠胚培养在辅助生殖实验室培养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昆明白鼠进行体内外受精实验,体外受精实验组在小白鼠促排卵后,手术获得配子后进行培养;体内受精实验组在促排卵后合拢交配,手术获取原核胚进行培养。观察并记录两组小鼠胚胎发育情况。结果体内外受精组的受精率分别为(77.64±5.38)%、(79.01±1.24)%,卵裂率分别为(95.48±1.06)%、(92.04±1.01)%,囊胚形成率分别为(81.42±1.13)%、(78.15±0.9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鼠胚实验可建立一套健全、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以确保培养环境及系统的可靠性,能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在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治疗周期中序贯培养体系和单一培养体系对人类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胚胎培养体系的选择和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55例行IVF/ICSI助孕的患者,将同一个患者的卵子分为2组,分别在Vitrolife的序贯培养体系G-IVF/G1/G2培养液(序贯培养组)和Irvine的单一培养体系CSCC培养液(单一培养组)中进行体外受精和胚胎培养,观察2组不同培养体系中胚胎受精和胚胎早期发育情况。结果:与单一培养组比较,序贯培养组受精率、双原核(2PN)受精率和多核受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IVF患者中,序贯培养组和单一培养组的卵裂率、可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和囊胚形成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ICSI患者中,序贯培养组和单一培养组的卵裂率、可用胚胎率和囊胚形成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序贯培养组优质胚胎率明显高于单一培养组(P=0.015)。在IVF和ICSI患者中,单一培养组第3天胚胎致密化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序贯培养组(P=0.001)。在序贯培养组中胚胎形态表面光滑均匀,单一培养组中胚胎表面较为粗糙且有颗粒状。结论:G-IVF/G1/G2序贯培养体系和CSCC单一培养体系对人卵母细胞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作为T-box基因家族中的一员,Tbx3基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Tbx3基因通过一些信号通路来调控胚胎的发育,如Tbx3能够通过wnt信号通路来调控胚胎干细胞的分化,从而使胚胎发育顺利进行。并通过Tbx3对胚胎干细胞的调控作用,控制并促进心脏、四肢、肝脏以及乳腺的发育。该文对Tbx3基因的结构、功能、表达调控以及其与胚胎发育之间的关系等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微RNA(miRNA)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在人类及动物的各种生理及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miR-141是miR-200家族的成员,通过与不同的靶点结合调控不同的信号通路来调节生理及病理条件下一系列的生物学进程,尤其是早期胚胎着床、正常妊娠、血管形成及肿瘤等方面作用尤为突出。因此,miR-141可以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新型的血浆标志物对疾病进行早期预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fibrillarin,FBL)基因对大鼠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性成熟的大鼠30只,按照1:1的比例将雌鼠放置于雄鼠笼子里,同笼交配。采集大鼠胚胎,构建FBL上调、下调慢病毒载体,免疫荧光技术检测FBL在胚胎细胞中的表达,使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FBL mRNA、Oct 4、Sox 2、FGF 4表达量,并作组间比较。结果 FBL在卵裂期胚胎中特异性染色不明显,而在囊胚中可被检测到有表达。上调组大鼠囊胚期FBL mRNA表达量、FBL表达量高于对照组,8-细胞阶段卵裂率、囊胚孵化率、Oct 4、Sox 2、FGF 4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调组大鼠囊胚期FBL mRNA表达量、FBL表达量低于对照组,8-细胞阶段卵裂率、囊胚孵化率、Oct 4、Sox 2、FGF 4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调组大鼠囊胚期FBL mRNA表达量、FBL表达量低于上调组,8-细胞阶段卵裂率、囊胚孵化率、Oct 4、Sox 2、FGF 4表达量高于上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调FBL基因通过促进Oct 4、Sox 2的结合,调控FGF 4基因的表达,最终促进早期胚胎的分化。  相似文献   
6.
Bmal1(Brain and muscle arnt-like 1)作为生物钟基因的核心基因之一,在女性生殖系统中均有表达,其昼夜节律性表达参与了发情周期的产生、排卵、着床及妊娠的维持。Bmal1表达改变与流产的发生有关联,可通过多种机制引起妊娠丢失,其表达下调可通过SP1-DNMT1/DAB2IP途径引起基质金属蛋白酶2/9表达降低,从而抑制滋养细胞迁移和侵袭;Bmal1基因缺失干扰了卵巢颗粒细胞类固醇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和翻译,从而影响妊娠相关激素的分泌,并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促进颗粒细胞凋亡;Bmal1表达下降可引起卵巢和输卵管中活性氧增加从而降低卵母细胞受精、早期胚胎发育和着床潜能,最终导致胚胎丢失。本文就生物钟基因Bmal1对早期自然流产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卵母细胞老化与许多不良因素有关,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紊乱等均致其质量低下,影响进一步发育。作为卵母细胞老化的一种类型,排卵后卵母细胞老化(POA)在体外培养时较为常见,可造成卵母细胞质量下降、胚胎发育不良,导致妊娠率下降和出生缺陷增加。氧化应激是POA过程中的重要触发因素,可激活细胞凋亡通路,影响卵母细胞质量和胚胎发育潜能。现就近年来有关POA的影响因素、与氧化应激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使用不同抗氧化剂延缓POA的发生等方面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9.
<正>Purinergic receptors are among the first cell surface receptors expressed during embryonic development(Burnstock and Ulrich,2011).These are characterized based on their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of being activated by adenosine or purine/pyrimidine nucleotides as P1 and P2 receptors.P2receptors are further classified by their structure as P2Y metabotropic and P2X ionotropic receptors.P2Y receptors in mammalians consist of P2Y1,2,4,6,11,12 and 14 subtypes,  相似文献   
10.
Neurogenesis and angiogenesi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ischemic stroke. When cerebral ischemia occurs, axon regeneration can compensate for the loss of apoptotic neurons in the ischemic area. The formation of new blood vessels ameliorates the local decrease in blood supply, enhancing the supply of oxygen and nutrients to newly-formed neurons. New blood vessels also act as a scaffold for the migration of neuroblasts to the infarct area after ischemic stroke. In light of this, researchers have been actively searching for methods to treat cerebral infarction. Netrins were first identified as a family of proteins that mediate axon guidance and direct axon migration during embryogenesis. Later studies have revealed other functions of this protein family. In this review, we focus on netrin-1, which has been shown to be involved in axon migration and angiogenesis, which are required for recovery after cerebral ischemia. Thus, therapies targeting netrin-1 may be useful for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