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46篇
综合类   272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5篇
  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疗服务的水平。随着麻醉学科的不断发展,麻醉学研究生培养作为一种重要的高级人才培养模式也越来越普遍。对于麻醉学临床型研究生的培养,我们必须以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和临床实践、思维能力为出发点,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的环境和能力,因地制宜的制定麻醉学临床型研究生培养计划和科学的管理制度,从而培养出临床和科研工作能力俱佳的高素质麻醉专业人才,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2.
背景 尼克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icotinamid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NAMPT)是合成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的限速酶.NAMPT可存在于细胞内和细胞外,它们的作用不尽相同.NAMPT在心血管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中的作用尚存争议. 目的 进一步了解NAMPT的心血管作用及对心肌I/R的影响. 内容 就目前研究对NAMPT的来源及潜在的心血管作用、细胞内NAMPT(intracellular NAMPT,iNAMPT)及细胞外NAMPT(extracellular NAMPT,eNAMPT)、以及对心肌I/R的影响作一综述. 趋向 促进对NAMPT的作用及机制的了解,NAMPT有望成为治疗心肌I/R损伤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erratus plane block,SPB)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围术期镇痛的疗效,探讨其对预防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post-mastectomy pain syndrome,PMPS)的作用.方法:择期拟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全麻组(G组)和全麻联合神经阻滞组(GB组).麻醉诱导前,GB组行超声引导下术测SPB,注射0.33%罗哌卡因30 mL;G组行模拟阻滞,相同位置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2组均给予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随访术后4 h、12 h、24 h、48 h疼痛数字等级(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及术后补救镇痛情况;记录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NRS评分和PMPS发生率.结果:①GB组术后4 h(P=0.000)、12 h(P=0.000)、24 h(P=0.000)、48 h(P=0.001)静息NRS评分低于G组;术后4 h(P=0.000)、12 h(P=0.000)、24 h(P=0.002)、48 h(P=0.001)活动NRS评分低于G组;②GB组术后PCA按压次数(0.07± 0.34)比G组(0.56±0.82)减少(P=0.001);镇痛补救比例(4.77%)比G组(35.90%)降低(P=0.000).③GB组患者术后6个月(47.62%)PMPS发生率低于G组(71.80%)(P=0.041);术后9个月(35.71%)PMPS发生率低于G组(61.54%)(P=0.020).④GB组在术后6个月(P=0.020)、9个月(P=0.016)静息NRS评分均明显低于G组.⑤急性NRS评分与术后慢性NRS评分有一定相关性.结论:超声引导下SPB可显著改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围术期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消耗,并降低PMPS发生率及疼痛程度.此外,术后急性疼痛NRS评分和PMPS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右侧颈交感干离断(TCST)对大鼠心肌梗死后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表达和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MI)组和心肌梗死+右侧颈交感干离断(MI+TCST)组,MI+TCST组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后立即离断右侧颈交感神经干。MI组和MI+TCST组分别按模型制备及干预后1、3、7、14和28 d分为5个亚组,另设假手术(sham)组,只穿线不结扎,每组8只。建模后4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脏功能,然后处死大鼠,取心脏计算心脏肥厚指数,并取梗死周围心肌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形态改变。Real-time PCR法检测不同时点梗死边缘区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m RNA表达。Western blot分析MI后不同时点梗死边缘区HMGB1和TLR4蛋白的表达变化,并进一步分析右侧TCST对HMGB1和TLR4/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MI组比较,MI+TCST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显著升高(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心脏肥厚指数显著降低(P0.05),梗死边缘区各时点HMGB1、TNF-α和IL-6的m 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较,HMGB1蛋白的表达在MI后3 d开始升高,并于7 d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28 d时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TLR4蛋白的表达变化与HMGB1一致。进一步研究发现右侧TCST可显著降低心肌组织HMGB1和TLR4/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右侧颈交感干离断可改善MI后心室重构,发挥保护心功能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背景自噬是一种细胞本体的降解过程.它以溶酶体的方式参与或老化非正常的细胞蛋白及细胞本身的降解.许多研究证实自噬水平在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中增高,但对于自噬在再灌注中的作用,现在争议较大.同时有研究证实新发现的与长寿相关的沉默信息调节因子蛋白(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protein,Sirt)家族可能参与了自噬对I/R的调节.目的了解Sirt家族、自噬及I/R这三者间的联系.内容对自噬的基本过程,自噬的分子机制,自噬在心肌I/R中的作用,自噬与Sirt家族的关系作一综述.趋向促进对自噬的深入了解,期望对Sirt家族在心肌保护方面的作用提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背景 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 (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protein 1,Sirt1)是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依赖的第3类组蛋白/非组蛋白去乙酰酶,参与细胞内多种生物功能的调节.Sirt1不仅在抗衰老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样在心肌缺血/再灌注( ischemia/reperfusion,I/R)时保护受损细胞.目的 对Sirt1在心肌I/R中的保护机制以及几种激活Sirt1活性的方法进行综述. 内容 Sirt1能使活性氧清除剂产生增加、抗心肌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内自噬、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胞内正常线粒体合成等而减轻I/R的心肌细胞损伤.通过多种方法提高I/R时Sirt1的活性,是减轻损伤的重要措施. 趋向 随着Sin1在心肌I/R中的作用机制不断被揭示,其将成为缓解心肌I/R损伤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麻醉学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探讨其在改进麻醉学临床教学方法中的优势及意义。方法选取于该医院实习的麻醉学专业大四学生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学生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综合应用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综合应用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提高麻醉学临床教学的效果,在改进麻醉学临床教学方法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癌传统开胸术与微创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降低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272例拟行食管癌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传统开胸组(134例)和微创组(138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观察住院期间和出院后随访48 h内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共有47例发生肺部感染,传统开胸组发生率为16.42%(22/134),微创组发生率为18.11%(25/138),其以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要细菌;2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0.05);而2组中高龄(≥60岁)与低龄(<60岁)患者比较,高龄患者明显高于低龄患者(P<0.05);2组手术时间>5 h与≤5 h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三切口患者发生率高于两切口患者(P<0.05);2组肺部感染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食管癌微创术与传统开胸术肺部感染发生与手术方式无关,主要需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积极处理可能引起肺部感染的因素,以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良性肿瘤妇科患者子宫切除术后凝血功能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纳入该院因非恶性肿瘤疾病拟行子宫全切手术患者110例,其中,腹腔镜组57例,开腹手术组53例。两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观察患者术前、术毕、术后24h、术后48h、术后72h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并在术后24、48和72h行双下肢超声检查明确有无DVT形成。结果两组患者术毕PT低于其余各时间点(P<0.05);术毕时和术后24hAPTT低于其余观测时间点(P<0.05);术毕时和术后24h血浆FIB水平高于其余观测时间点(P<0.05);两组间PT、APTT及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D‐D水平较术前均显著升高,腹腔镜组术后24hD‐D水平高于开腹手术组,术后48hD‐D水平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72h内下肢DVT发生率分别为14.04%(8/57)、5.66%(3/5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均明显激活机体凝血系统,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并不降低子宫切术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