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5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1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82篇
中国医学   225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风湿免疫科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患者的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考察药学监护对KAP的影响,促进糖皮质激素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方法: 选取某三甲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患者24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1:1),入组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行设计的疾病与用药知识问卷、汉化的患者服药信念特异性量表(Brief medication questionnaire,BMQ)、Morisky药物依从性量表(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MMAS-8)分析KAP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临床药师对干预组患者薄弱方面进行针对性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教育。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KAP维度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疾病控制情况。结果: 风湿免疫科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的患者知识得分(3.08±3.80)分,信念得分(0.96±2.95)分,行为得分(5.40±1.81)分,且自我管理知识、信念、行为三者之间均相关(P<0.01)。年龄和文化程度是影响患者自我管理知识的主要因素(P<0.01),病程是影响患者自我管理信念、行为得分的主要因素(P<0.01)。6个月后,干预组的KAP维度得分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干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2.03 %vs 57.72%)、疾病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61.78 %vs 54.47%),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风湿免疫科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的患者自我管理KAP水平有待加强,临床药师针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药学监护可显著提高其KAP水平,改善疾病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2.
《抗感染药学》2016,(3):496-499
分析方法验证的目的是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于检测用途。新的方法验证对各个验证参数同时进行评估,引入了总误差概念,给将来的任何一个单个测试结果落在一定置信区间的可接受标准之内提供证据并核实,使得验证后的方法更具可信度。概括和介绍了新的分析方法验证的目的、实验设计、优点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大家了解这种分析方法验证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UPLC-MS/MS同时定量检测人血浆中14种胆汁酸的浓度,探索环孢素肝毒性与胆汁酸的关系。方法采用蛋白沉淀法处理血浆样本,使用ACQUITY UPLC? HSS T3(2. 1 mm×150 mm,1. 8μm)色谱柱,流动相为水(4mmol·L^-1乙酸铵)-95%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 3 mL·min-1,检测时间15 min。检测系统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结果 14种胆汁酸的线性范围良好,批内和批间RSD均<15%,准确度均在87%~116%之间,提取回收率在101%~120%之间。以胆酸(CA)为主的胆汁酸与环孢素的浓度相关性良好,提示环孢素改变患者的肝毒性可能与胆汁酸相关。结论该方法方便准确、灵敏度高,能够满足人血浆中多种胆汁酸的含量测定,可以用于环孢素引起肝毒性的进一步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4.
回顾调查了某院临床试验机构伦理委员会2008年至2013年审查的儿科临床试验的15个项目的方案和知情同意书,分别对风险级别、方案设计依据、风险最小化措施,知情同意书告知要素、语言等方面进行了考察,找出方案和知情同意书存在的不足,并给予适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雪菊黄酮的制备及对脂变肝细胞胆固醇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孔树脂法制备雪菊黄酮,MTT法筛选雪菊黄酮适宜浓度,建立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治疗组加入不同浓度的雪菊黄酮(20,50,100 mol/L),继续培养48 h,油红O染色定性观察细胞形态和脂滴堆积,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细胞内胆固醇含量,检测肝细胞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 A)还原酶m RNA表达及蛋白质水平。结果:雪菊黄酮能减少细胞内脂滴的积累,减少细胞内总胆固醇的含量,同时抑制HMG-Co A还原酶的活性,其中100μmol/L的雪菊黄酮效果最佳。随着雪菊黄酮浓度升高,HMG-Co A还原酶蛋白质水平和m RNA的表达均逐渐降低。结论:雪菊黄酮是雪菊中降血脂的主要活性形式,可抑制脂变肝细胞HMG-Co A还原酶蛋白质及m RNA的表达;雪菊黄酮降低肝细胞内总胆固醇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HMG-Co A还原酶活性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6,(3):259-262
目的:探讨缓释硫化氢缓释供体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溶剂对照组(Veh)和缓释硫化氢缓释供体ADT-OH组。缺血再灌24h取脑组织,利用TTC染色法检测小鼠脑梗死体积;通过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组织中炎症因子。结果:TTC染色结果显示,与Veh相比,ADTOH能够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层、内囊以及大脑半球的梗死体积;qPCR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Veh组小鼠的缺血皮层组织中促炎因子iNOS、IL-1β、TNF-α和IL-6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Veh相比,ADT-OH显著降低促炎因子表达。结论:硫化氢缓释供体对急性期脑缺血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脑缺血损伤诱导的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5,(3):364-366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桑枝中桑皮苷A和桑皮黄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osmosil C18-AR-Ⅱ,流动相为乙腈-1%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03 nm,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20μl。结果:桑皮苷A和桑皮黄素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101 5~2.029、0.020 42~0.408 4 m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0.999 7);精密度试验的RSD<2%,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2%、97.5%,RSD分别为1.39%、1.29%(n=6)。在早春采集的样品中桑皮苷A和桑皮黄素的含量较高。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为桑枝的合理采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检测血浆中微量亚甲蓝的高灵敏荧光分光光度法。方法:利用羧甲基-β-环糊精对亚甲蓝荧光信号的增敏作用,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血浆中的微量亚甲蓝。结果:亚甲蓝检测浓度在0.0080.2μ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包合反应20 min后体系荧光强度稳定,20、40、60、120 min的RSD为0.57%。高、中、低浓度的日内RSD分别为0.36%、0.53%和0.92%,日间RSD分别为2.31%、2.62%和5.43%;回收率为97.04%0.2μ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包合反应20 min后体系荧光强度稳定,20、40、60、120 min的RSD为0.57%。高、中、低浓度的日内RSD分别为0.36%、0.53%和0.92%,日间RSD分别为2.31%、2.62%和5.43%;回收率为97.04%107.70%。20个实际样品亚甲蓝残留量均在线性范围内,且低于规定最大残留量。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直接用于血浆中微量亚甲蓝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首次探讨将微课的教学模式应用在药用植物学的教学中,旨在建立改善该课程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效率的新教学方法,为培养适应新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优秀药学人才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isphenol A,BPA)与2岁以下婴幼儿女童乳房发育(permature thelarche,PT)的关系。方法 选择 6月~2岁PT 40例,正常同龄女童32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进行血清BPA 浓度测定,同时运用化学发光法进行血清性激素浓度:卵泡刺激素(follicu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泌乳素(prolactin,PRL)测定,比较两组差异及分析BPA与性激素之间相关性。结果 6月~2岁婴幼儿女童PT组血清BPA检出率及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血清FSH,PRL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组血清E2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PT组血清LH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清BPA浓度与FSH浓度、PRL浓度无相关性(P>0.05)。血清BPA浓度与E2和LH浓度有相关性(P<0.01)。结论 6月~2岁婴幼儿女童存在BPA的暴露;BPA暴露可能是6月~2岁婴幼儿女童出现PT的原因之一。6月~2岁婴幼儿女童BPA的暴露可能影响LH及E2的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