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49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法(TAPP)、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法(TEP)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就诊于松滋市人民医院的15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Lichtenstein组、TAPP组、TEP组,各50例。对比3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复发率,并观察围手术期患者应激反应[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醛固酮(ALD)]变化。 结果3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ichtenstein组术中出血量、术后12 h疼痛数字评分(NRS)、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TAPP组和TEP组高,住院费用比TAPP组和TEP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P组术后12 h NRS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费用比TAPP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chtenstein组术后3 d Cor、NE及ALD水平,复发率比TAPP组和TEP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Lichtenstein术治疗腹股沟疝操作相对简单、费用低,腹腔镜下TAPP、TEP术具有应激创伤小、疼痛轻、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特点,临床应结合患者具体病情选择适宜的手术修补方式。  相似文献   
3.
孕妇24岁。孕33周,孕1产0.产前常规超声检查。超声显示:胎儿臀位,双顶径82,mm,颅骨环完整,脑中线清晰居中;腹围282mm,股骨长61mm.胎儿心率140次/min。胎儿脐部右侧可见腹壁连续性中断(图1).裂口直径约25mm.可见肠管及脐带由此穿出.漂浮于羊水之中.没有膜覆盖,肠管回声增强,管腔扩张.晟宽处内径约34mm(图2).腹腔内胃泡增大,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匹多莫德治疗对哮喘患儿血清学指标和诱导痰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匹多莫德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分剂吸入剂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分剂吸入剂,比较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含量以及诱导痰中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含量.结果:(1)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观察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含量低于对照组,CD4+ CD25+ Treg和CD8+ CD28-Treg含量高于对照组;(2)诱导痰中细胞因子:观察组诱导痰中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含量低于对照组;(3)诱导痰中黏附分子:观察组诱导痰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P-选择素(P-selectin)、CD44含量低于对照组.结论:匹多莫德治疗有助于调节免疫功能、维持Th细胞和Tr细胞平衡、缓解气道重塑过程和炎症细胞的浸润,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腹腔镜与开腹肝癌切除术对血清和肝癌组织中恶性生物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9例)接受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对照组(69例)接受开腹肝癌切除术,比较术中两组患者的血清及肝癌组织侵袭相关指标、肝癌组织增殖相关指标等表达差异.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术中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SM-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等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的术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磷酸酯酶基因(PTEN)、原癌蛋白18(Op18)等指标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γ-连环素(γ-cat)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MCM)7、MCM2、Fas相关磷酸酯酶-1(FAP-1)、Ki67、PCNA等指标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接受腹腔镜肿瘤切除术治疗的肝癌患者血清及肿瘤组织中的恶性生物学指标水平较低,可能与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本身病情较轻以及腹腔镜手术过程中牵拉挤压等创伤较小有关.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硬膜外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的疗效及舒芬太尼的合适浓度。方法:对120例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的硬膜外镇痛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两组:舒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组(S组)和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组(F组)。其中S组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接受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S1组:0.5μg/mL、S2组:0.75μg/mL、S3组:1.0μg/mL)。记录各组镇痛0、10、30、60min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级(采用改良Bromage分级法测定),记录镇痛药物用量、不良反应、镇痛满意度、产程、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各时间点的VAS评分、镇痛有效率、镇痛期间催产素使用率、镇痛不良反应、产程、自然分娩率及新生儿产后1、5min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药物平均使用量减少,患者满意度也优于F组(P<0.05)。不同浓度舒芬太尼组的有效镇痛率及患者满意度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的药物平均使用量减少(S1>S2>S3,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应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是安全可行的,且较合适的舒芬太尼浓度为0.5μg/mL。  相似文献   
8.
目的:尝试建立2种方法检测血浆中的双氯芬酸钠栓含量方法,进行对比.方法:制备混合标准物质工作液,分别以三溴苯、布洛芬为内标,采用液液萃取法、固相萃取法,处理血浆样品,进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验,绘制质谱图,建立标准曲线,进行精密度试验、稳定性(24h)、重现性试验.结果:两种方法的标准曲线相关性系数r均在0.999以上,最低检出限均为0.5ng/ml,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重现性试验相对保留时间RSD(%)、峰面积RSD均在8%以下,符合临床检验要求.两种方法检验的谱图质量均较好,内标物.待测出峰较好,无杂峰.结论:两种方法都可用于血浆中双氯芬酸钠栓含量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采用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湖北省松滋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患儿,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50例。A组采用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保留自主呼吸,不给予气管插管;B组采用氯胺酮辅助静吸复合麻醉,给予气管插管控制呼吸;C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给予气管插管控制呼吸。结果比较三组患儿的临床效果,B组和C组患儿在手术开始10min后与A组相比,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更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由于未进行插管术后有2例患儿发生分泌物误吸,2例发生喉痉挛。B组、C组患儿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能够迅速起效并且半衰期短,二者合用镇痛镇静效果满意,患儿呼吸循环稳定,较少发生应激反应,能够在体内迅速清除,不会造成苏醒延迟,没有精神副作用,属于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周玉蓉 《药物与人》2014,(7):238-238
目的:探讨产褥感染的高危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发生产褥感染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产妇发生产褥感染的发病因素包括会阴切口、剖宫产、盆腔、阴道炎性疾病、胎膜早破以及产后出血等,因此对相关因素进行及早的研究和预防,才能保障产妇分娩和产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结论:对产褥感染的患者要有针对性地为其制定正确的卧位和进食,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对突发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诊治,特殊情况下使用抗生素,全力做好消毒工作,才能为产褥感染患者提供应有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