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利用磁共振水-脂分离成像技术计算骨髓脂肪分数(fat fraction, FF)、通过髋部脂肪含量评估,提示是否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方法收集绝经后女性78例,通过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测定骨密度值(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分为骨量正常组和低骨量组,利用磁共振水-脂分离技术测算FF,比较分析两组的全髋、股骨颈、股骨粗隆、ward三角BMD与FF值。结果通过DXA测量两组全髋、股骨颈、股骨粗隆、ward三角的BMD值,经方差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MRI水-脂分离技术测量全髋、股骨颈、股骨粗隆、ward三角的FF值,经方差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髋部MRI水-脂分离技术与DXA测量在骨量评估方面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MRI水-脂分离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DXA的辅助,对绝经后OP髋部的评估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采用MRI与经直肠超声(TRUS)影像融合靶向穿刺方法进行前列腺癌筛查,探讨融合导航穿刺在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3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因可疑前列腺癌行穿刺活检的患者150例,所有患者均先行MRI/TRUS融合导航穿刺,再行常规10针系统穿刺。所有穿刺阳性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并取得手术病理结果。比较融合导航穿刺与系统穿刺2种方法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将2种方法分别与根治手术标本的Gleason评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150例患者中,共检出前列腺癌72例,其中导航穿刺方法前列腺癌检出率为45.3%(68/150),系统穿刺方法检出率为40.7%(61/150),2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66,P=0.414)。导航穿刺方法对于Gleason评分≥8分的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检出率高于系统穿刺(33.8% vs 18.0%),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1,P=0.042)。导航穿刺与根治术标本Gleason评分符合率为72.1%(49/68),系统穿刺为54.1%(33/61),导航穿刺Gleason评分符合率高于系统穿刺法(χ2=4.479,P=0.034)。 结论MRI/TRUS融合导航穿刺获得的前列腺组织标本Gleason分级准确性高,可以增加高危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为临床治疗决策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其对于前列腺癌的准确诊断和合理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制米袋在3.0T MRI颈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常规及米袋序列,用相同参数对50名志愿者颈部进行DWI扫描,对所得图像进行主观四级法及客观测量法评价,并比较分析。结果:50例志愿者主观评价法中,DWI图像质量分级在常规组和米袋组分别为30例和0例(1级)、15例和0例(2级)、5例和4例(3级)、0例和46例(4级),P均<0.05。客观评价法中,DWI图像在b值为200、400、600、800 s/mm^2时相位编码方向变形率平均值在常规组和米袋组分别为80.51±25.31和11.41±4.31、81.92±23.27和12.23±5.25、82.89±19.63和12.52±9.67,83.41±30.44和13.22±11.32,P均<0.05;结论:在3.0T MRI颈部DWI序列扫描中,应用米袋辅助扫描可明显提高成像质量,减少变形率,并且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MPTC)高容量淋巴结转移(HVM)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3年3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多灶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MPTMC, 瘤体最大径≤10 mm)及MPTC(瘤体最大径>10 mm)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VM的相关因素。结果纳入MPTMC 566例, 男72例, 女494例, 年龄M(Q1, Q3)47(39, 54)岁;MPTC患者381例, 男106例, 女275例, 年龄47(34, 56)岁。MPTMC和MPTC患者HVM发生率分别为4.6%(26/566)和21.5%(82/38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88, 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MPTMC和MPTC患者中, 男性发生HVM的比例均高于女性, 分别为15.3%(11/72)比3.0%(15/494)(χ2=21.487, P<0.001)、33.2%(35/106)比17.1%(47/275)(χ2=11.492, P=0.001);HVM者的年龄均小于非HVM者, 分别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融合磁共振成像(MRI)虚拟导航技术对仅MRI发现的乳腺病变定位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21例患者,均行超声及乳腺MRI检查,MRI发现22个超声上未显示的病灶且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评估为4类及以上,在俯卧位下行超声与MRI融合虚拟导航下定位,分别对病灶进行穿刺活检或定位后手术切除,与病理结果相对照,以及MRI术前/后对比,统计病变检出率,并分析此类病变的MRI特征及病理类型。 结果22个病灶中共计20个在虚拟导航下完成定位,检出率为91%。术后病理显示18个(90%)为良性病变,2个(10%)为恶性病变。22个病变中,MRI显示20个(91%)为非肿块样强化,仅2个(9%)为肿块型强化。 结论超声融合MRI虚拟导航可以有效提高超声隐匿性乳腺病变的检出率,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具有实时、便捷等特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CT对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诊断及与壁厚型胆囊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测量13例XGC与19例壁厚型胆囊癌的胆囊壁最大厚度,并对其以下CT征象进行分析:①胆囊壁间低密度结节或低密度带,②黏膜线,③胆囊内壁改变情况,④肝内浸润,⑤肝内胆管扩张,⑥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结果:13例XGC平均壁厚(24.7±16.0)mm,10例病灶区出现低密度结节或低密度带,8例存在黏膜线,8例病变处胆囊内壁光整,5例出现肝内浸润,1例出现肝内段胆管扩张,均无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而19胆囊癌平均壁厚(18.3±8.6)mm,6例病灶区出现低密度结节或低密度带,该6例且均存在黏膜线,8例病变处胆囊内壁光整,7例出现肝浸润,12例出现肝内段胆管扩张,4例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结论:增厚的胆囊壁间出现低密度结节或低密度带,肝内胆管无扩张,是XGC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关键CT征象。  相似文献   
9.
王海滨  王理  汪荣  魏培英 《浙江医学》2022,44(24):2625-2630,2634
目的评估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结合弥散张量成像(DTI)对早产儿发生局灶性白质损伤(PWML)的早期诊断以及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1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NICU住院的早产儿65例,根据最终是否诊断为PWML分为PWML组(37例)和对照组(28例)。所有早产儿在出生2周内常规完善SWI和DTI评估,绘制白质纤维束成像(DTT)图并测量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弥散系数(ADC),评估SWI和DTI对PWML病灶的诊断效能。随访6个月后对两组患儿进行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和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评估,记录发育情况,分析FA值、ADC值与神经发育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矫正6月龄时对照组的NBNA评分、CDCC评分、Gesell发育诊断评分均高于PWML组(均P<0.05)。共检测出37例早产儿的126个PWML病灶,DTI的PWML病灶检出率(94.44%)高于SWI(83.33%)(χ2=47.221,P<0.01)。DTI的诊断一致性优于SWI(Kappa值=0.877)。PWML组病灶区域的FA值、ADC值均低于对照组相同解剖区域的FA值和ADC值(均P<0.05),且对照组内囊后肢的FA值高于其他脑白质区域的FA值(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内囊后肢的FA值和ADC值与Gesell发育量表中的精细运动发育商均呈正相关(r=0.711、0.841,均P<0.05)。结论SWI和DTI多序列结合可以作为诊断PWML和评估早产儿精细运动发育的直观且可定量的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发骨膜软骨瘤的影像学特点及主要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多发骨膜软骨瘤的影像学特点及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分析包括病灶的分布、大小、形态及密度(或信号)等.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2~16岁.结果 5例共28骨受累,其中长骨17骨,占61%,按患骨受累部位进行统计,分布在干骺端有28处(70%),骨干有12处(30%).其余受累骨骼有髂骨、耻骨、坐骨、距骨、肋骨和趾骨.1例为单骨多处病灶,4例为多骨多处病灶,其中2例各有10骨同时受累.主要影像学表现有:(1)受累骨骨皮质多发碟形凹陷或穿凿样骨质缺损;(2)皮质旁软组织肿块不明显,可见钙化;(3)长骨干骺端严重变形,呈"朽木样"改变,髂骨翼边缘呈"菜花样"表现;(4)CT检查能发现更多微小病灶,长骨骨干小病灶深陷皮质内;(5)骨膜软骨瘤MRI 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信号高于脂肪组织,肿块相邻皮质表面极不规则,骨髓腔及周围软组织无明显信号改变.临床表现除轻微疼痛、肿胀、跛行外,5例中3例出现患肢弯曲、短缩畸形.结论 多发骨膜软骨瘤具有一定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认识该疾病并尽早明确诊断,对估计患者预后和制订治疗方案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