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gA肾病由Berger和Hinglais首先于1960年提出,是一组以IgA和补体C3为主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的肾小球疾病,故又称Berger病。我院2004年在149例肾活检中,共确诊IgA肾病53例,现对其临床和病理特点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选择2004年1月~12月我院肾活检病例149例,经免疫荧光证实的IgA肾病53例,占同期肾活检35.6%,其中男20例,女33例,年龄8~66岁,平均34岁。诊断依据:免疫荧光显示单纯IgA或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且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排除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肝炎相关性肾炎及其他全身系统性疾病。2检查方法肾活检组织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同时观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细胞甲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病理表达对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于2011年3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肺癌伴肺部感染患者102例为A组,将同期住院无肺癌伴肺部感染患者102例为B组。取患者痰液至无菌试管中并送检进行细菌培养,观察分析病原菌特点及血清中NSE、CYFRA21-1病理表达水平。结果 102例肺癌肺部感染患者共分离出15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91株占59.48%、革兰阳性菌45株占29.41%、真菌17株占11.11%;A组的NSE、CYFRA21-1、CEA的阳性率均高于B组(P0.05);NSE病理表达水平在小细胞型肺癌最高,与其他类型肺癌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YFRA21-1病理表达水平在肺腺癌最高,与其他类型肺癌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需早期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查,根据相关检查结果选择对症抗菌药物治疗,对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早期有效治疗,降低并发症所致病死率,CYFRA21-1、及NSE的病理表达水平增高不仅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作用,还可对不同类型的肺癌进行初步判定。  相似文献   
3.
石蜡切片龟裂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很多技术员碰到过石蜡切片龟裂的情况,龟裂的片子不仅不符合病理切片质量控制的要求,对诊断工作也有不小的影响。补救措施包括切片时用温水湿润蜡块表面、哈气、调薄切片厚度等,但效果时好时坏,究其原因,还是治标不治本。造成切片龟裂多是由于在组织处理过程中操作不当,致使组织变脆、变硬引起,只有对症下药,才能真正解决问题。经过实践与摸索,笔者总结了以下原因,供商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病理组织学亚型与颈淋巴结转移及近期预后的关系,为术中颈淋巴结清扫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11月期间220例PTC患者的病理及临床随访资料,分析各组织学亚型与颈淋巴结转移及患者近期存活情况的关系。结果PTC各组织学亚型中,包膜外型(78.95%)、滤泡型(71.43%)、弥漫硬化型(58.82%)的转移率均高于柱状细胞型(41.46%)、高细胞型(29.41%)、微小型(26.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3.56~8.11,P〈0.05或P〈0.01)。PTC患者术后3年病死率为3.18%,包膜外型(10.53%)、弥漫硬化型(5.88%)、滤泡型(4.76%)、柱状细胞型(3.33%)患者的病死率较高,高于微小型、高细胞型和其他类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3.26~5.02,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组织学亚型与颈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具有紧密的关系,在各组织学亚型中,以包膜外型、滤泡型、弥漫硬化型的转移率较高和预后较差,而包膜内型、微小型、高细胞型的转移率较低,预后较好。参照组织学亚型对术中进行颈淋巴结清扫与否可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常规石蜡切片是外检病理常规技术制作的重要手段,制成红蓝相映、鲜明艳丽、清晰可观的良好切片,仍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膜-反向斑点杂交技术(RDB)在病理石蜡组织和肺泡灌洗液检测结核杆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97例病理石蜡组织、97例肺泡灌洗液为研究对象,分别以膜-反向斑点杂交、实时荧光PCR(RT—PCR)、抗酸染色三种方法检测结核杆菌,对三种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结核组病理石蜡组织、肺泡灌洗液三种方法检测的总阳性率分别为:抗酸染色为32.8%,RT—PCR阳性率为82.8%,RDB阳性率为89.9%,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三种方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三种结核杆菌的检测方法的方法学评价,RDB灵敏度(90.6%)、约登指数(0.91)、符合率(93.9%)、阴性预测值(85.0%)均较好。结论膜-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在病理石蜡组织和肺泡灌洗液结核杆菌的检测上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溃疡病胃壁内肥大细胞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胃溃疡21例,十二脂肠溃疡23例,作HE和CABE液染色,研究GU和DU胃壁内肥大细胞数量、分布和脱颗粒率与溃病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组肥大细胞计数差异无显著性,两组肥大细胞脱颗粒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GU组溃疡底部与边缘委员长我细胞脱颗粒度的差异也有其它显著性,并且由溃疡向外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8.
胆囊HBsAg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胆囊壁HBsAg,对比血清检测结果,探讨其临床意义。1材料和方法57例胆囊炎标本系1996年本院收治病例,术前经血清乙肝三系检测(酶法),组织常规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厚5μm,分别作HE染色和免疫组化SP法标记,试剂为美国Zyme...  相似文献   
9.
Harris苏木精染液配制改良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Harris明矾苏木精是哈瑞于 190 0年发明的。迄今为止 ,它仍然是世界各国病理技术室最常用、最重要的HE染液之一 ,也是最经典、历史悠久的染液 ,几乎所有的常规切片、冷冻切片、涂片等染色都使用这种染液。它有很多优点 ,但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 :使用期较短 ,一般 2 - 3个月就要更换一次 ;氧化结晶多 ,常需要在染色前捞去浮在表面的结晶 ,否则会污染切片 ;其着染力逐渐减退 ,时间越长 ,着染力就越差。因此 ,我们于 1998年对Harris染液的配制方法进行了改良。并经过切片、冷冻切片、涂片等 5万余张病理片的试验 ,效果满意。1…  相似文献   
10.
胃肠、泌尿、会阴部间质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与胃肠道外GIST型间质瘤的组织学起源与病理特征。方法 对46例胃肠道及13例泌尿道、会阴部原诊断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许旺瘤的病例作回顾性研究,观察其病理特点,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4种抗体(CD117、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S—100)的表达,对发生于不同部位的间质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5例为GIST组,CD117阳性表达率为93.3%,CD34阳性率88.9%;12例为胃肠道外GIST型间质瘤组,CDll7阳性表达率为83.3%,CD34阳性率75.0%;2例(其中1例为胃肠道)平滑肌瘤组,CDll7和CD34均为阴性,平滑肌肌动蛋白瘤细胞呈弥漫性强阳性表达。结论 CDll7和CD34标记阳性是确诊间质瘤最具有诊断价值的依据。推测GIST和胃肠道外GIST型间质瘤均系起源于一种非定向分化的、原始间充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