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段银  张睿懿  孙继福  李勇  张伟   《中国药师》2022,(12):2255-2259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注射用比伐芦定含量和有关物质的HPLC方法。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Kinetex XB-C18(150 mm×4.6 mm, 2.6μm)色谱柱,以三氟乙酸-水-四氢呋喃-乙腈(2∶800∶100∶100)为流动相,流速0.6 ml·min-1,柱温50℃,检测波长210 nm,进样体积10μl。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主峰与有关物质均能得到良好分离,主峰和各有关物质在测定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值范围0.999 1~1.000 0);比伐芦定和5种有关物质(BIVA~((12-20))-BIVA、Plus-Gly-BIVA、Des-Gly-BIVA、Beta-Asp~9-BIVA、Alpha-Asp~9-BIVA)的检测限分别为0.238 9,0.166 4,0.297 3,0.309 1,0.312 7,0.410 7μg·m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99.6%,99.1%,93.1%,97.5%,102.3%,RSD分别为0.6%,4.1%,2.7%,3.4%,4.3%,1.7%(n=9~12)。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以更加有效控制注射用比伐芦定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测定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片含量均匀度的方法.方法 采用UV法,奥美沙坦酯的测定波长采用285 nm,苯磺酸氨氯地平测定波长采用360 nm.奥美沙坦酯的检测质量浓度为80μg/mL,氨氯地平的检测质量浓度为20μg/mL.以对照品比较法计算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片中奥美沙坦酯和氨氯地平的含量均匀度.结果 奥美沙坦酯和氨氯地平对照品溶液质量浓度分别在48.23~128.61μg/mL和12.17~32.46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奥美沙坦酯与氨氯地平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6%、100.13%,RSD分别为0.33%、0.49%;样品溶液8 h内稳定;测定的3批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片中奥美沙坦酯与氨氯地平含量均匀度均在合格范围内,A+2.2S≤15.0.结论 采用UV法测定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片中奥美沙坦酯和氨氯地平的含量均匀度准确、快速、经济.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G中药注射液安全性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中"过敏反应检查法"(以下简称为"药典法")和《中药、天然药物免疫毒性(过敏性、光过敏反应)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2005版中载明的方法(以下简称为"指导原则法")分别评价并比较灯盏花素对豚鼠全身过敏反应,为药物临床前安全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将豚鼠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注射用灯盏花素5和50 mg·kg-1组,分别按照"药典法"和"指导原则法"观察豚鼠对注射用灯盏花素全身主动过敏反应。致敏阶段,豚鼠ip给予注射用灯盏花素溶液每只0.5 m L,剂量分别为5和50 mg·kg-1,隔日1次,共3次。"药典法"在首次致敏后第14和21天ip给予注射用灯盏花素每只1 m L激发;"指导原则法"在末次注射后第12天激发1次,观察豚鼠的过敏症状和过敏时间。结果 "药典法":第1次激发(首次致敏后第14天)注射用灯盏花素5 mg·kg-1组在不同时间点出现喷嚏1声和(或)搔鼻1次的现象,注射用灯盏花素50 mg·kg-1组不同时间点出现喷嚏1声或2声和(或)搔鼻1次等现象,判定过敏反应阴性。第2次激发(首次致敏后第21天)灯盏花素5 mg·kg-1组给药后分别在不同时间点出现发抖、喷嚏1声或2声和(或)搔鼻1次的现象,判定过敏反应阴性;注射用灯盏花素剂量50 mg·kg-1组4只豚鼠(4/4)给药后在不同时间点分别出现喷嚏1声和3声、咳嗽1声和2声、搔鼻1次以及排尿等现象;1只豚鼠(1/4)出现连续喷嚏3声和发抖,判定过敏反应阳性。"指导原则法":末次注射后第12天激发,注射用灯盏花素5 mg·kg-1组激发后10 min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症状,其中3只豚鼠出现搔鼻症状,为弱阳性;3只豚鼠出现喷嚏和(或)排尿症状,为阳性。注射用灯盏花素50 mg·kg-1组过敏症状包括搔鼻、喷嚏、咳嗽和(或)排尿症状,为阳性。结论在进行临床前安全性评价豚鼠全身过敏试验过程中,从动物数量、评定标准、观察时间和剂量设置等多方面要采取2种方法的优势,利用"药典法"对供试品进行初筛,一旦有疑似反应,最好采用"指导原则法"进行更加细致的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注射用灯盏花素在两种不同的动物种属及其反应体系上的免疫毒性差异.方法 按照《中药、天然药物免疫毒性(过敏性、光变态反应)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的试验方法对注射用灯盏花素进行SD大鼠皮肤被动过敏试验和Hartley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比较注射用灯盏花素在大鼠和豚鼠体内的免疫毒性差异.结果 注射用灯盏花素剂量为5 mg/kg、50 mg/kg及500 mg/kg时均未引起SD大鼠皮肤被动过敏反应阳性;注射用灯盏花素剂量为5 mg/kg(豚鼠等效剂量)时引起50%动物弱阳性和50%动物阳性,50 mg/kg时豚鼠全身主动过敏反应阳性率为100%.结论 注射用灯盏花素在两种动物体内表现的过敏反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豚鼠全身主动过敏反应相对于SD大鼠皮肤被动过敏反应更敏感,与临床过敏反应发生率更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在制药企业智能制造项目或大型、复杂信息系统项目集中,信息集成服务接口管理,可根据不同业务线逻辑在各个不同的专业化信息系统间设计出各业务线的完整业务流程闭环。企业服务总线能规范、安全、高效地对多接口进行管理。本文对基于企业服务总线的信息集成服务接口管理进行了论述,重点对实践中总结的一些原则、规范、流程做了说明,也介绍了一些经验、教训、亮点、改进方法和创新性实践,对"无缝连接"和接口开关方法做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6.
大麻二酚(Cannabidiol,CBD)是从大麻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单体,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且没有成瘾性,越来越受药物学家的关注。文章就CBD的植物提取、化学合成、生物合成等制备研究进展进行概括和归纳,以便为CBD制备提供参考。CBD植物提取方法主要有热回流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声辅助溶剂法等。化学全合成主要是以2,4-二羟基-6-戊烷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在氢氧化钾催化下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重结晶得到CBD;化学半合成主要是把大麻二酚酸(Cannabidiol Acid,CBD-A)脱羧后转变为CBD。生物合成主要是以己酰辅酶A(hexanoyl-CoA)及其他关键催化酶的作用下生成CBD。  相似文献   
7.
赵成跟  张洪波 《中国药事》2022,36(3):306-312
目的:研究降纤酶制备中层析工艺对脂包膜指示病毒伪狂犬病毒(PRV)和水疱性口腔炎病毒(VSV)的去除能力,为该产品的病毒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用微量滴定法测定层析工艺处理前后各批次样品中PRV和VSV的滴度,按Karber法计算病毒滴度,并计算层析处理前后各批次样品中各指示病毒的滴度下降值.结果:层析填料(使用≥1...  相似文献   
8.
《中南药学》2017,(9):1210-1212
目的研究芍药苷(paeoniflorin,PF)对正常、高血糖模型小鼠血糖的影响以及对高血糖模型大鼠血糖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格列苯脲为阳性对照,观察PF(20、40、80 mg·kg~(-1))灌胃给药后对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四氧嘧啶诱导形成小鼠高血糖模型,以二甲双胍为阳性对照,观察PF(20、40、80 mg·kg~(-1))灌胃给药后对四氧嘧啶所致高血糖小鼠血糖的影响;以二甲双胍为阳性对照,观察PF(14、28、56 mg·kg~(-1))灌胃给药后对高脂饲料联合小剂量链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大鼠血糖及其肾功能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 PF不能降低正常血糖小鼠的血糖;能显著降低四氧嘧啶所致高血糖小鼠的血糖、链佐菌素联合高脂饲料所致高血糖大鼠的血糖,并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液中24 h尿微量白蛋白(PRO/24 h)、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水平,且呈量效依赖性。结论PF对正常小鼠的血糖无影响,对糖尿病小鼠和大鼠血糖有显著降低作用,并能显著改善由糖尿病引起的大鼠肾脏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系统选型误区入手,基于智能制造项目集复盘工作,结合一线甲方角度项目集的经验和心得,试图从项目意义、整体规划、设计、实施、运维、信息职能定位、技术和计算思维等角度进行反思,以达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认知升级的目的,并明确企业IT治理的基础价值。制药企业智能制造项目或大型、复杂信息系统项目集需要在企业治理结构下,不陷入被技术趋势和算法控制的盲区,通过确定长期、中期、短期目标,用充分的计算思维从基于企业战略的角度做好IT规划。此外,应在企业IT治理和组织级项目管理治理体系下做好项目管理、运维服务,注重IT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整体业务规划视角为主线进行业务连续性管理,追求数字化之上的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中药注射剂的研究与开发进行了综述,强调传统中药的给药途径主要是口服或外用,无注射使用的先例。为保证用药安全,中药注射剂必须使用现代科技,先分离有效的先导化合物作为注射剂的原料或对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以解决药物的水溶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按新药注册审批办法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以注射用灯盏花素作为实例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