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疗效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18例Bar-row A型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采用可脱性球囊经股动脉途径闭塞颈内动脉破口处或破口处患侧颈内动脉主干.结果 术后18例颅内血管性杂音立即消失,16例闭塞了瘘口,颈内动脉主干保持通畅;2例同时闭塞了瘘口及颈内动脉主干.随访6 ~12个月,无复发.结论 使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行,近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创伤性脑损伤后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UCH-L1)与脑损伤程度、病情变化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择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创伤性脑损伤患者60例,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中度脑损伤组(30例)和重度脑损伤组(30例),另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于伤后12h、24 h、2d、3d、5d应用ELISA法检测3组受试者外周静脉血中UCH-L1含量,分析UCH-L1含量与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影像学表现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中、重度脑损伤组患者伤后12h、24 h、2d、3d血清UCH-L1浓度高于对照组,重度颅脑损伤组患者伤后12h、24 h、2d、3d时血清UCH-L1浓度高于中度脑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脑损伤组患者血清UCH-L1水平于伤后12h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于伤后5d降至对照组水平;而重度脑损伤组患者血清UCH-L1水平于伤后12h达第1次高峰,此后降低,并于伤后3d再次升高至第2次高峰后下降,5d时降至对照组水平.脑损伤患者UCH-L1水平的变化与影像学表现密切相关,并与预后呈负相关关系(r=-0.412,P=0.030). 结论 创伤性脑损伤血清UCH-L1水平与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E2)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型脑血管痉挛(DCV)的抑制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①空白组,②假穿刺组,③SAH组,④SAH+E2组,⑤SAH+安慰剂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中内皮素-1(ET-1)含量,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脱氧尿嘧啶核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颞叶神经元凋亡情况,通过测定基底动脉血管横截面积判断脑血管痉挛情况。结果实验结果显示SAH后7 d SAH+E2组基底动脉横截面积与SAH组和SAH+安慰剂组相比明显变大(P<0.01);与SAH组和SAH+安慰剂组相比,SAH+E2组血浆ET-1浓度明显减少(P<0.01);TUNEL染色显示SAH+E2组颞叶皮质神经元凋亡程度较SAH组和SAH+安慰剂组显著性减轻。结论持续给予E2维持其生理浓度可以有效预防SAH后迟发型脑血管痉挛,部分可能与E2可以抑制ET-1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微血管减压治疗老年患者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患者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手术后治愈36例(90.0%),显效3例(7.5%),有效1例(2.5%).结论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来收治的21例原发性脑室出血型Moyamoya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非高血压性原发性脑室出血与Moyamoya病及其影像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10年来确诊的原发性脑室出血Moyamoya病患者的CT、DSA和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非高血压性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中DSA证实21例为Moyamoya病。3例合并基底动脉动脉瘤。所有患者出血侧均存在脉络膜前动脉异常扩张扭曲及异常分支。该组患者首次治疗均获得良好结果。结论 Moyamoya病是成人非高血压性原发性脑室出血的主要病因,对成人非高血压性原发性脑室出血应常规行DSA明确是否存在Moyamoya病。成人非高血压性原发性脑室出血与脉络膜前动脉的扩张扭曲或异常分支密切相关,并且后者可作为前者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敲低miR-21表达对人胶质瘤细胞系U87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脂质体介导转染miR-21反义寡聚核苷酸(miR-21 inhibitor)敲低U87细胞miR-21的表达。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定转染后U87细胞miR-21表达水平;MTT法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水平,流式法评价转染后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变化,并结合Western印迹及RT-PCR验证在U87细胞中miR-21和hTERT间关系。结果体外转染反义miR-21寡聚核苷酸能明显抑制U87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并且能够明显下调hTERT表达。结论反义miR-21可能通过下调hTERT表达抑制胶质细胞生长,miR-21可作为胶质瘤基因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8.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特点及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病房医院感染的特点及细菌耐药动态,为神经外科患者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发生医院感染病例的细菌种类、感染部位、耐药率等进行重点分析。结果神经外科的医院感染例次率是15.3%,明显高于全院同期发生感染的例次率(3.6%)(P〈0.05);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59.8%),G^+球菌为32.5%,真菌为7.6%;以下呼吸道感染居多(63.8%),其次为泌尿道感染(15.5%)和血液系统感染(8.2%)等。结论系统监测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其细菌耐药动态,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降低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率的重点是控制下呼吸道感染,其他综合性治疗措施也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靶向miR-221的siRNA表达载体,同时筛选出一条抑制效率最好的靶序列,为研究RNAi在哺乳动物细胞内抑制靶基因表达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siRNA靶点设计的原则运用相关软件设计靶序列并合成其表达框,连接入siRNA表达质粒pGCSIL-GFP,同时构建miR-221表达载体pEGFP-miR-221,共同转染293T细胞,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293T细胞中Flag蛋白表达,间接反映各靶序列抑制效率,最后将筛选出的抑制效率最好的质粒转染U87胶质瘤细胞,应用细胞增殖曲线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U87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重组质粒经测序鉴定证明各转录模板完整、正确插入到相应质粒中,并筛选出1号靶序列对miR-221抑制率最高,该组Flag蛋白的表达量仅为对照组的34.3%,同时该序列能有效抑制U87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凋亡率达21.89%.结论 成功构建了靶向miR-221的siRNA 表达载体,并筛选出一个抑制效率最好的序列,在体外实验中该序列能有效抑制U87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急诊钻颅置管尿激酶灌注引流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急诊钻颅置管尿激酶灌注引流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60例。平均年龄68.6岁。出血量最多98ml,平均45ml,血肿位于基底节区58例,小脑出血2例,破入脑室者24例,术前多数病人合并有多脏器功能损害。结果表明,该术式创伤轻微,定位准确,手术时间短,副损伤轻对老年病人全身干扰小,术后恢复快,降低了手术治疗的死亡率。作者认为术后注意并发症的防治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又一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