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不同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方案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神经发育的影响,分析本院收治的8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临床资料,在采用枸橼酸咖啡因负荷量(每天,20 mg/kg)24 h后,分别使用维持量为每天10 mg/kg枸橼酸咖啡因(为观察组)或使用每天5mg/kg维持量 (为对照组)。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β-内啡肽(β-EP)显著降低,智力发展指数(MDI)、精神运动指数(PDI)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且观察组β-EP降低幅度较大。结果说明,枸橼酸咖啡因每天10 mg/kg维持量比5mg/kg更有利于提高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同时可改善神经发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单一使用3%的氯化钠雾化吸入佐治婴幼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6例婴幼儿肺炎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布地奈德组、3%氯化钠组和联合雾化组,分别纳入病例40例、44例和42例。三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使用布地奈德、3%氯化钠和布地奈德联合3%氯化钠雾化治疗,观察三组患儿雾化治疗后咳嗽、肺部湿啰音、哮鸣音症状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并于治疗7天后评定疗效。治愈的患儿出院后随访3个月记录复发次数。结果三组患儿咳嗽、肺部湿啰音、哮鸣音等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的氯化钠雾化组咳嗽消失时间(6.7±2.0 d)比联合雾化组(5.2±1.5 d)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布地奈德组(6.5±1.8 d)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部湿啰音(4.2±1.2 d)和哮鸣音(3.2±1.0 d)的消失时间方面和联合雾化组(3.8±0.9 d,2.9±0.8 d)相当(P0.05),但是比布地奈德组快(4.1±1.2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住院天数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疗效以联合雾化组治愈率最高,但是三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治愈患儿进行3个月随访,肺炎复发频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使用3%氯化钠雾化吸入佐治小儿肺炎,症状消失快,疗效显著,有待于临床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分析儿童G-6-PD缺乏症并发溶血的诱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征、治疗方式及转归,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对70例G-6-PD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G-6-PD缺乏症以男性患儿为主,急性溶血多发生在春季,诱因以进食蚕豆为主,其次为感染、药物,尚有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为表现者。蚕豆病多数起病急,以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为主要表现,溶血为自限性。结论:避免G-6-PD缺乏症患儿溶血的发生,预防是关键,提倡对出院患儿家长做好健康宣教,且有必要对高危人群的新生儿进行G-6-PD缺乏症的筛查。  相似文献   
4.
杜东红  王俐 《四川医学》2010,31(7):952-953
目的评价氧驱动吸入万托林、普米克令舒和溴化异丙托品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琥珀氢化可的松,治疗组采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和溴化异丙托品三联氧驱动吸入治疗。治疗5d后观察疗效,〉5岁患儿测定治疗前后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akexpiratoryflowrate,PEFR)。结果治疗组42例中显效32例,好转10例,有效率100%;对照组40例中显效9例,好转21例,无效10例,有效率75%。两组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后的PEFR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氧驱动雾化吸入万托林、普米克令舒和溴化异丙托品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婴儿捂热综合征是常见的意外伤害疾病之一,多在寒冷季节发生.我科2004年8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29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新生儿肺炎对辅助型T细胞17/调节型T细胞(Th17/Treg)、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乐山市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病房2019年3月—2020年9月收治的新生儿肺炎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治疗,研究组采用布地奈德+氨溴索进行雾化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及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120株检出病原中细菌共62株,占51.67%,真菌7株,占5.83%,病毒51株,占42.50%,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检出率较高;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1.734,P=0.005);研究组发热消退时间、咳嗽、气喘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17、IL-23、AOPP水平下降,IFN-γ、TGF-β、SOD、GSH-Px水平上升,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研究组IL-17、IL-23、AOPP水平低于对照组,IFN-γ、TGF-β、SOD、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可有效治疗新生儿肺炎感染,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h17/Treg免疫平衡,降低机体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用头皮针骨穿的患儿共106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61例,女45例,男女之比为1.36∶1.年龄最小3天,最大13岁.平均年龄5.20±3.91岁.骨穿时根据患儿年龄、病情及合作程度,分别选择腰椎棘突、胫骨、髂后上棘、胸骨四个部位,用7号头皮针进行穿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的骨髓穿刺方法,减轻小儿的不良反应。方法对73例具有骨髓穿刺适应证,并征得家长同意小儿进行胸骨椎体使用一次性5ml空针或7ml头皮针进行骨髓穿刺。结果均获成功,无不良反应。结论此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巴胺D3受体(DAD3R)激动剂BP897对小鼠多动秽语综合征(TS)的治疗疗效、有效剂量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ICR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6组,各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BP897Ⅰ组、BP897Ⅱ组、BP897Ⅲ组、阳性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组均建立TS小鼠模型。于实验第8天起逐日予小鼠灌胃:对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小鼠分别予以生理盐水0.1 mL灌胃,对阳性对照组予以氟派啶醇0.5 mg/kg灌胃,对BP897Ⅰ组、Ⅱ组及Ⅲ组分别予以BP897 0.3,1.0,3.0 mg/kg灌胃。于造模成功后即刻、灌胃第7天及灌胃第28天,分别采用双盲法对小鼠进行刻板行为评分,各组小鼠在灌胃第28天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DAD3R、多巴胺转运蛋白(DAT)及多巴胺含量,并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组刻板行为评分及DAD3R、DAT、多巴胺含量差异,分析DAD3R及DAT分别与多巴胺含量的相关性。各组小鼠体质量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①灌胃第7天及第28天时,小鼠刻板行为评分比较:BP897Ⅱ组及BP897Ⅲ组分别较模型组小鼠显著降低,BP897Ⅱ组较BP897Ⅰ组显著降低,BP897Ⅲ组较BP897Ⅱ组亦显著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P897Ⅰ组与模型组比较,BP897Ⅲ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灌胃第28天时,小鼠脑组织中DAD3R,DAT及多巴胺含量比较:模型组较BP897Ⅲ组、阳性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均显著降低,BP897Ⅲ组较阳性对照组亦显著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模型组分别与BP897Ⅰ组及BP897Ⅱ组比较,阳性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小鼠脑组织中DAD3R及DAT含量均与多巴胺含量呈正相关关系(r=0.765,0.766;均为P<0.001)。 结论1.0~3.0 mg/kg的BP897对治疗小鼠TS有效,而3.0 mg/kg的BP897能更好控制TS模型的刻板行为,其疗效与氟哌啶醇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导致学龄前儿童腹泻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6月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腹泻儿童150例作为观察组,以及同时期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无腹泻儿童14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洗手方式、单独餐具、厕所类型、家中孩子数目、家庭规模、家用带盖垃圾桶(占比)、公用厨房及厨房抹布平均更换频率均是影响儿童腹泻的显著因素(P<0.05),其[OR(95%CI)]分别为[3.647(1.878~7.084)]、[1.884(1.222~2.906)]、[2.732(1.472~5.071)]、[1.453(1.066~1.980)]、[1.842(1.053~3.221)]、[1.521(1.085~2.133)]、[1.294(1.015~1.649)]、[1.382(1.010~1.892)]。结论学龄前儿童腹泻的原因主要在于卫生环境和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