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目的分析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引起疼痛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镜像疗法训练。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3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及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进行评估。结果在不同测量时间点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及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镜像疗法可改善脑卒中肩手综合征引起的疼痛,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针刺结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西医基础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镜像疗法,对照组采用镜像疗法。每星期5次,4星期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上肢Fugle-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简易上肢机能检查(STEF)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FMA、MBI、STEF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1);治疗组治疗后FMA评分、STEF评分及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FMA评分、STEF评分及MBI评分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68.9%,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基础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针刺结合镜像疗法和镜像疗法均有助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针刺结合镜像疗法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镜像疗法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电针联合镜像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和Fugl-Meyer评测法(FMA)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FMA评分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和FMA评分差值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结论在西医基础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同时,电针联合镜像疗法能明显减轻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疼痛和促进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根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RCA)降低康复治疗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RCA小组,对2014年本科室9例跌倒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制定对策并在2015年进行实施.结果 康复治疗患者的跌倒发生率由2014年的2.40%降低至2015年的0.49%,差异显著(P=0.032).结论 正确应用根因分析法可有效降低康复治疗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结合运动疗法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 90例脑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组、手法组和联合组各30例,分别采用中医手法、运动疗法及中医手法结合运动疗法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三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得分(MAS)和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运动组、手法组及联合组治疗后MAS得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2.1±0.4)分比(3.3±0.6)分,(2.0±0.5)分比(3.4±0.5)分,(1.3±0.4)分比(3.5±0.5)分,P0.05],运动组、手法组及联合组治疗后GMFM评分与各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增高[(50.87±11.50)分比(39.07±11.02)分,(51.43±10.56)分比(38.94±11.85)分,(58.62±10.25)分比(39.12±10.49)分,P0.05),治疗后运动组MAS得分及GMFM评分与手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与运动组及手法组比较,MAS得分明显下降(P0.05),GMFM评分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与运动组、手法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6.7%比86.7%、83.3%,P0.05)。结论中医手法结合运动疗法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运动疗法或中医手法。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108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均为我院2007 - 03~ 2010 - 03门诊康复医学科及耳鼻咽喉科患者.分为治疗组58例,男35例,女23例;病程2小时~6个月;年龄25~70岁.对照组50例,男30例,女20例;病程5小时~7个月;年龄30~68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1)当患者头部运动至一定位置时突发眩晕,多为旋转性,可有漂浮感,眩晕发作为一过性,发作后有稳定期,但1天内可多次发作.(2) Dix -Hallpike实验出现短暂眩晕及眼震,眼震多为旋转性,也可以为水平性.(3)无耳蜗损害症状.(4)无其他神经症状和体征.判断患侧依据为:Dix - Hallpike实验时,头偏向左侧出现眩晕和眼震则左侧为患耳,反之亦然,若双侧均为阳性为双耳受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