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4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10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60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58岁,双手足甲变形伴甲周皮肤瘙痒3年。皮肤科情况:双手足20个指(趾)甲甲板均粗糙、无光泽,表面较多线状纵嵴,甲周皮肤肿胀,伴脱屑。先后予患者雷公藤多苷、白芍总苷、醋酸泼尼松等治疗后,皮损可见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2.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世界范围内引起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ALRTI)最重要的病毒病原[1]。RSV感染是造成婴幼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首要因素,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尤其对早产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原发免疫缺陷的婴幼儿造成的疾病更重。目前,尚无RSV疫苗及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用于RSV的治疗,唯一可用于RSV预防的人源化特异性抗体帕利珠单抗(Palivizumab)尚未引进国内临床应用。临床上在RSV的流行、致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为进一步规范儿童RSV感染的诊断、治疗及预防,以国内外RSV最新研究进展为参考,特制定此专家共识。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比较阿伐斯汀与阿伐斯汀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难治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于4家中心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联合治疗组慢性难治性荨麻疹患者口服阿伐斯汀胶囊8 mg每日3次及氯雷他定片10 mg每日1次,阿伐斯汀组口服阿伐斯汀胶囊8 mg每日3次及安慰剂10 mg每日1次,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4周随访,采集临床指标及记录不良反应事件。根据瘙痒、风团的数目、风团大小、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每周发作次数评估症状积分,使用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评价疗效。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和χ2检验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 联合治疗组53例、阿伐斯汀组59例纳入疗效分析。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瘙痒视觉模拟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联合治疗组痊愈19例、显效10例,有效率54.72%;阿伐斯汀组痊愈15例,显效6例,有效率35.59%。治疗4周,联合治疗组痊愈23例,显效9例,有效率60.38%;阿伐斯汀组痊愈20例,显效2例,有效率37.29%。治疗2、4周,联合治疗组有效率均高于阿伐斯汀组(χ2 = 4.13、5.96,均P < 0.05)。两组各随访时间点的SSRI差异、组间SSR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8.62、4.38,均P < 0.05)。多变量方差分析,治疗2、4周时,联合治疗组SSRI(0.63 ± 0.05、0.68 ± 0.05)高于阿伐斯汀组(0.47 ± 0.05、0.51 ±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联合治疗组发生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7例,阿伐斯汀组3例,主要表现为嗜睡、胃部不适、头痛、肝功能异常。结论 阿伐斯汀治疗慢性难治性荨麻疹安全、有效;阿伐斯汀联合氯雷他定可以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1例浆细胞性龟头炎患者并回顾相关文献。患者,男,65岁。龟头红斑2年,皮疹表现为龟头两处境界清楚呈花瓣型鲜红色斑片,表面湿润,触诊无压痛,无明显溃疡,无明显浸润感。皮肤组织病理检示:表皮萎缩,部分真表皮分离,真皮浅层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诊断:浆细胞性龟头炎。治疗:外用1%吡美莫司乳膏,3个月后皮疹好转,现正随访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栓常规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256例ACI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以及血栓常规[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和抗凝血酶Ⅲ(ATⅢ)]检测。对不同中医证型亚组之间的血栓常规结果及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本组ACI患者分为风火上炎证53例、风痰瘀阻证68例、痰热腑实证44例、气虚血瘀证47例和阴虚风动证44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型亚组的APTT、ATⅢ水平明显降低,血Fib、D-二聚体、v WF水平明显升高(P0.05~0.01),PT、T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型亚组之间PT、APTT和T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风痰瘀阻证亚组的血D-二聚体和v WF水平明显高于其他4亚组(P0.05~0.01);风痰瘀阻证亚组的血Fib水平明显高于、血ATⅢ水平明显低于风火上炎证、气虚血瘀证和阴虚风动证亚组(P0.05~0.01),但与痰热腑实证亚组的血Fib、ATⅢ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ACI风痰瘀阻证型患者的血D-二聚体和v WF水平升高最明显,其可作为ACI风痰瘀阻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11例8;21易位的白血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均在姬姆萨-瑞氏染色骨髓涂片后进行形态学评价。细胞化学研究包括苏丹黑B、髓过氧化物酶、希夫过碘酸、氯醋酸酯酶、α-萘酚醋酸酯酶(NSE)士氟化物抑制和酸性磷酸酶。血清溶菌酶提高3倍以上为显著增高。通过氟氧尿嘧啶核苷同步培养骨髓细  相似文献   
7.
肺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婴儿肺炎的潮气呼吸肺功能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德国耶格公司婴幼儿肺功能仪,对23例肺炎婴儿急性期、恢复期及15例正常婴儿进行肺功能检查,统计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结果肺炎急性期组与恢复期组及正常组比较,呼吸频率(RR)、潮气峰值流速与潮气量的比率(PTEF/Vt)明显增高,每千克体重潮气量(Vt/kg)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潮气峰值流速(PTEF)、达峰时间比(tPTEF/tE)及达峰容积比(vPTEF/vE)等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肺炎婴儿急性期肺功能并不等同于毛细支气管炎肺功能表现,它主要表现为Vt/kg、RR、PEF/VT的改变,而非tPTEF/tE、vPTEF/vE的改变,Vt/kg、RR、PEF/VT可作为观察本病病情变化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并比较采用临床路径治疗的145例和非临床路径治疗的45例MPP患儿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愈率等方面的差异,并探讨临床路径的变异情况。结果临床路径组的住院时间为9 d(6~10 d),短于非临床路径组的10 d(7~12.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治愈率93.8%,高于非临床路径组的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住院费用为4 696.5元(3 608.3~5 677.6元),高于非临床路径组的3 175.3元(2 490.8~4 585.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临床路径变异率48.3%(70/145)。结论实施MPP临床路径可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但该路径在临床实施过程中变异率较高,仍需加以完善并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鼻咽分泌物(NPS)中白介素-5(IL-5)、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eotaxin)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30例RSV毛支患儿急性期、恢复期NPS中IL-5、eotaxin的含量.结果:RSV毛支患儿急性期NPS中IL-5、eotaxin含量显著高于恢复期(P<0.001);且急性期IL-5、eotaxin水平的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中、重度组两者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0.01).结论:NPS中IL-5、eotaxin含量能反映RSV毛支患儿呼吸道炎症活动情况及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MP)肺炎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白细胞介素17A(IL-17A)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3年3月MP肺炎患儿93例,其中伴喘息患儿25例(1组)、无喘息患儿38例(2组)、非MP肺炎患儿30例(3组),正常对照组20名(4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sICAM-1和IL-17A水平,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总IgE(TIgE)水平。结果 1、2组血清sICAM-1水平(378.10±168.01)ng/ml、(267.10±105.23)ng/ml均显著高于3组(199.40±87.89)ng/ml;在MP肺炎患儿中,1组血清sICAM-1水平高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3组血清IL-17A水平(57.60±26.49)、(43.74±19.10)、(40.72±18.40)pg/ml均较正常对照组(23.89±11.40)pg/ml升高。结论 sICAM-1可能与MP肺炎患儿病程中喘息的发生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