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胰腺癌是消化道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居高不下,并有上升趋势。手术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主要手段。近年胰腺癌治疗理念发生了巨大变迁,同时外科可切除标准也正发生很大改变,从局部解剖学阶段上升到肿瘤学阶段,从不同角度对交界可切除定义进行完善,但目前各指南尚无统一意见。最新提出的观点以评估术后效果为基础,判断胰腺癌可切除有潜力,成为胰腺癌可切除性标准发展的新阶段,但目前仍有待完善。因此,本文就上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3.
老年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其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老年胃癌患者的年龄、术前各种合并症等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总结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接受手术的181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老年患者(年龄大于65岁者)65例,回顾性分析老年胃癌患者的年龄、术前各种合并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系.结果 老年胃癌组术前合并症总发生率为83%,非老年胃癌组为59%;老年胃癌组中有52%存在2种或2种以上合并症,发生率最高的合并症为高血压,达40%;老年胃癌患者的根治率为86%,非老年胃癌组的根治率为93%;老年胃癌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7%,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肺部疾病、低蛋白血症、贫血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结论 老年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与非老年胃癌患者相比无差异.  相似文献   
4.
彭氏胰胃吻合术-Ⅰ型与Ⅱ型的比较(兼论Ⅲ型和Ⅳ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并比较4种类型捆绑式胰胃吻合术(binding pancreaticogastrostomy,BPG),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共施行Ⅰ型BPG21例,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施行Ⅱ型BPG26例.除2例胰腺颈部肿瘤行胰腺中段切除外,其余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这两型在操作中均切开胃前壁或胃残端(该切口可用作胃肠吻合口),将胰腺残端拉入胃腔后进行捆绑吻合。在此期间,同时设计了Ⅲ型BPG和Ⅳ型BPG,两者均避免切开胃前壁或胃残端,在胃后壁处进行胰胃捆绑吻合。结果: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Ⅰ型BPG术后2例出现少量胸腔积液,1例胃排空障碍,2例胆漏;Ⅱ型BPG术后1例出现腹水,2例胃排空障碍,1例腹腔出血;上述病人均经保守治疗而痊愈;2组均未出现胰胃吻合口漏,无死亡病例。结论:BPG具有胆胰分道、胰腺吻合口处于胃液平面以上有利于愈合、无论胰腺残端大小均可实施等诸多特点;4种类型BPG各具优势,但均可有效避免胰漏的发生,显著提高了胰腺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胆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升高,其早期诊断困难,发现时常为晚期,根治性切除率低,且对放化疗不敏感,预后较差。外泌体是一类直径30~150 nm的细胞外囊泡,其中富含核酸(包括DNA,RNA),蛋白质,脂质等内容物,介导了细胞间和细胞与周围环境间的通讯,参与了胆道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以及微环境改变等,并为临床诊治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正胰腺的主要吻合方式包括胰肠吻合与胰胃吻合两种。自1935年Whipple首先使用胰肠吻合完成第一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吻合经历了长期的演变,目前已经愈加成熟,但其术后胰瘘发生率仍维持在5.0%~25.0%[1]。而较其稍后出现的胰胃吻合一直未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由于胰胃吻合理论上可减少胰瘘发生的优势和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的支持,使得该技术逐渐得到外科医师的认可。本文结合最新的相关文献,对胰胃吻合方  相似文献   
7.
正胆囊癌的发病率并不算高,但生物学行为非常恶劣,极易发生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加之进展缓慢、症状隐匿,大部分胆囊癌在确诊时已经发展到进展期,伴有肝脏浸润、淋巴结转移、远端胆管浸润、胰头部浸润等,目前以吉西他滨、顺铂、卡培他滨、5-氟尿嘧啶(5-FU)为主的化疗、放疗以及新出现的一些靶向治疗药物如厄洛替尼、贝伐单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抗体等,对胆囊癌的治疗效果都不佳,尚未有行之有效的药物可提高晚期胆囊癌的存活  相似文献   
8.
胆囊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肿瘤,预后极差,目前仅有根治性手术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放射治疗是肿瘤辅助治疗和姑息性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在多种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获得广泛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放疗方式的多样化和放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给临床医生带来了更多放疗应用的新选择。本文结合近期国内外有关文献,对放疗在胆囊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快速康复理念是指通过多模式治疗手段减少手术应激,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达到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的目的,实现快速康复,目前世界上已经在各个外科领域广泛开展.然而,在我国快速康复理念还仍未推广,治疗方式和管理体系并未完善.全文综述快速康复理念的应用,并强调多学科合作在快速康复外科中的作用,有助于快速康复外科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20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的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1-2006年间收治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癌变9例,内引流术后癌变11例。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其中15例表现为化脓性胆管炎,5例为上腹部包块,均伴乏力、消瘦。原发胆总管囊肿癌变9例中7例行ERCP检查,其中6例合并胆胰管合流异常。手术方式包括剖腹活检术4例,T管引流4例,囊肿切除加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例,囊肿部分切除、肝左外叶切除2例,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4例。癌变主要位于囊壁18例,术后病理结果16例(16/20)为腺癌。术后生存期为4~31个月,平均12.7个月。结论胆胰管合流异常是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的病因之一,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预后极差,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行内引流术后更易癌变,对先天性胆管囊肿病人推荐行新的预防癌变的手术方式,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有助于确诊,对侵及胰腺的病例考虑行囊肿切除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