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皮肤牵张技术修复跟腱断裂修补术后创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6年1月-2017年11月安徽省界首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跟腱断裂修补术后创面软组织缺损患者13例,其中男5例,女8例;年龄28~65(43.69±12.05)岁。创面软组织缺损面积3 cm×2 cm~5 cm×6 cm。患者一期行清创+VSD术,待创面感染控制、肉芽生长良好后,二期应用皮肤牵张器闭合创面。术后定期随访,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患者踝关节疼痛VAS评分和踝关节功能Kofoed评分;依据Kofoed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13例患者创面经一期清创+VSD手术治疗后,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感染控制佳;二期采用皮肤牵张技术闭合创面,均一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4.77±1.09)个月,切口创面均愈合良好,外观线性瘢痕形成,局部少许色素沉着,皮肤弹性正常,踝关节活动自如,无迟发型跟腱断裂发生。末次随访患侧踝关节疼痛VAS评分(1.08±0.64)分,低于术前的(4.23±0.83)分;踝关节功能Kofoed评分(86.23±6.60)分,高于术前的(65.08±5.6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778、9.365,P值均<0.05);按照踝关节功能Kofoed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8例、良4例、可1例。结论 VSD联合皮肤牵张技术修复跟腱断裂修补术后创面软组织缺损,简便方便,安全有效,同时愈合瘢痕小,避免皮瓣修复创面所带来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脉、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 CO2)指导重型颅脑损伤(TBI)患者液体治疗的价值。方法:血乳酸升高的重型TBI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监测患者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ScvO2≥70%者予以降低氧消耗治疗,ScvO2<70%者予以液体+多巴酚丁胺强心治疗。观察组监测患者Pcv-a CO2,Pcv-a CO2≥6 mmHg者予以液体+多巴酚丁胺强心治疗,Pcv-a CO2<6 mmHg者予以降低氧消耗治疗。比较两组液体+强心治疗病例数,各时间点血乳酸水平,24 h、48 h人均液体平衡量,多巴酚丁胺人均使用量,24 h、48 h颅内压(ICP),14天GCS评分以及28天病死率。结果:观察组11例(47.8%)采用液体+强心治疗,少于对照组的18例(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 h、24 h血乳酸分别为3.5±2.7 mmol/L和2.3±2.1 mmol/L,低于对照组的5.2±3.2 mmol/L和3.7±2.1 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 h、48 h人均液体正平衡量分别为1 556.5±589.7 mL和356.5±125.7 mL,少于对照组的2 156.5±713.7 mL和798.5±376.1 mL,观察组人均多巴酚丁胺用量244.5±65.3 mg,少于对照组的432.7±87.9 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 h、48 h时ICP分别为11.9±5.6 mmHg和10.8±5.7 mmHg,低于对照组的15.3±4.3 mmHg和13.8±6.1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4天GCS评分及28天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v-a CO2监测用于指导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液体治疗,能减少液体、多巴酚丁胺使用例数及用量,乳酸更快恢复,能优化液体、强心治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2—2016-07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43例股骨粗隆下骨折,20例采用有限切开复位(有限切开组),23例采用闭合复位(闭合复位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术后初期内翻角、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内翻角丢失情况。结果 4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5(12~24)个月。与闭合复位组比较,有限切开组术中出血量更多,骨折复位质量更优,骨折愈合时间更短,末次随访内翻角丢失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手术时间、输血例数、术后初期内翻角、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切开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是可行、有效的手术方式,术中应根据股骨粗隆下骨折的解剖及移位特点在主要骨折块位置作小切口辅助复位,提高骨折复位质量,以利于骨折愈合并获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5.
足外伤非金属异物残留足底,可致足底感染,伤口迁延不愈.异物位置深,体积小,X线不显影,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1986年~1994年,我们共收治本病10例,现结合文献及诊治体会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
我院1985年始收治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术后下肢症状不缓解,经随访考虑为腓总神经压迫综合征所致。为此,先行局部封闭治疗,但效果不佳。随之行腓总神经松解术,疗效显著。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例均为男性煤矿工人。年龄26岁~33岁,平均30岁。矿井下工作年限5年~7年,平均6年。均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L4~43例,L5~S12例,行髓核摘除术后下肢症状未能缓解,再次详查诊断为腓总神经压迫综合征。1.2临床表现:①无明显外伤史,仅为慢性腰痛。②腰部活动度差,屈伸活动时患侧下肢疼痛加重。③直腿抬高试验均在4…  相似文献   
7.
胸、腰椎骨折脱位约占脊柱损伤的82.5%~96.2%。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加和建筑业的繁荣,胸、腰椎骨折越来越多,且爆裂性骨折的比例也在增加,并多伴有脊髓损伤。应用RF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并对术后疼痛程度及神经功能进行评估,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自 1996年以来 ,我院采用小切口椎管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 10 9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腰间盘突出症患者 10 9例 ,男 78例 ,女 31例 ;年龄 19~ 6 3(平均 39.5 )岁 ;病史 2~ 4 7个月。突出部位L3 ~L46例 ,L4~L54 8例 ,L5S144例 ,L3 .4~L4.52例 ,L4.5~L5S19例。  本组病例均有明显的腰部疼痛伴单侧或双侧坐骨神经分布区的烧灼样放射痛或麻木感 ,其中二便失禁者 5例 ;均有受累节段的棘突间或棘突旁压痛、放散痛 (均超过膝关节以下 ) ;均有明确的坐骨神经分布区的感觉过敏或感觉减…  相似文献   
9.
一般资料 患者,男,50岁,于1992年9月26日施工时不慎被吊车挤伤骨盆及躯干部,伤后急诊收入我科。查体:神志清晰,血压13.3/9.3kPa,腹肌紧张,压痛,右髋部增宽变形,左臀饱满,挤压分离试验阳性,右侧方及左臀部可触及股骨头,双下肢短缩,左下肢呈内收,内旋畸形,右下肢呈外旋位畸形。X线片示:左髋关节后脱位,右侧股骨头位于髋臼外上方,股骨头与股骨干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小粗隆明显增宽,股骨干基本垂直。左耻骨升、降支骨折,右髋臼骨折。右髋关节呈现侧方脱位。即在全麻下  相似文献   
10.
胸、腰椎骨折脱位约占脊柱损伤的82.5%~96.2%。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加和建筑业的繁荣,胸、腰椎骨折越来越多,且爆裂性骨折的比例也在增加,并多伴有脊髓损伤。应用RF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并对术后疼痛程度及神经功能进行评估,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