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替吉奥胶囊(S-1)单药化疗联合同步放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83例晚期胃癌患者均接受同步放化疗,依据化疗方案分为治疗组(n=43)和对照组(n=40)。两组放疗计划均为:6MV X线照射,DT 40~50Gy,4~5周完成。治疗组于放疗第1天开始口服S-1 40~60mg,每天2次,6周为1周期;对照组于放疗第1天开始行一线方案(如ECF、DCF、FOLFOX、FOLFIRI等)化疗2个周期以上。评价两组胃癌患者的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82例患者可评价疗效,治疗组中1例因消化道不良反应退出。治疗组获CR 3例,PR 21例,SD 14例,PD 4例,RR为57.1%(24/42);对照组获CR 2例,PR 15例,SD 15例,PD 8例,RR为42.5%(17/40);两组R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进食梗阻、疼痛等主观症状改善率为81.0%(34/42),高于对照组的50.0%(2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23.8%(10/42)和20.0%(8/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患者的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肝功能损害、放射性胰腺炎和胃肠道反应。治疗组3~4级白细胞减少、1~2级转氨酶升高和3~4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S-1联合放疗可以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能够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近20年的病理和临床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机制是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基础上血栓形成,只有尽早使完全堵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才能挽救濒危心肌[1].我们自1998年1月开始,采用尿激酶在AMI患者入院前进行溶栓治疗15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内皮损伤及血栓前状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由于体内免疫因素.如补体激活产物、免疫复合物、细胞因子、抗磷脂抗体(AIf)等常导致血管内皮细胞(EC)受损,使内皮细胞促拴、抗栓动态平衡机制被破坏,以致发生明显的血栓形成倾向。是多脏器损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血栓前  相似文献   
4.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40年来胃癌在全世界有下降趋势,但就本地区而言仍有上升趋势.1999年我院共查胃镜2 100例,经病理确诊为胃癌的有183例,占8.7%.笔者就流行病学及临床做一初步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肾脏损伤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1例SLE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结果SLE组血浆sTM、vW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SLE组血浆sTM、vWF水平均与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呈显著正相关,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结论血管内皮损伤可能在SLE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血浆sTM、vWF水平可作为判断SLE疾病活动性及肾脏损伤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食管癌样本中Smad4基因mRNA的表达量,分析其与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方法设计Smad4基因特异性探针和引物,建立Smad4基因实时定量检测方法;检测40例食管癌患者(男28例,女12例,38~82岁,中位年龄60岁)肿瘤切除石蜡标本中Smad4基因mRNA的模板拷贝数,以beta-actin为内参得出校正过的基因表达相对值。统计学分析这些值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Smad4的mRNA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病理亚型无关(P>0.05);与细胞分化和病理分期有关(P<0.05)。Smad4低表达的患者预后较高表达者差(P=0.009)。结论食管癌中Smad4mRNA表达的可作为预测淋巴结转移、评价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Smad4可能是食管癌变过程中的重要分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胃癌肝转移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43例胃癌肝转移患者治疗前后和20例浅表性胃炎患者(对照组)的血浆可溶性VEGF水平?结果:胃癌肝转移患者血浆可溶性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治疗后病情好转的胃癌肝转移患者[疗效评价为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其血浆可溶性VEG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病情进展的胃癌肝转移患者[疗效评价为疾病进展(PD)],其血浆可溶性VEG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经治疗后病情稳定的胃癌肝转移患者[疗效评价为疾病稳定(SD)],其血浆可溶性VEGF水平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可溶性VEGF浓度对于评价胃癌肝转移的治疗疗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间收治的9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放射治疗组(对照组)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4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6.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毒副反应发生率为28.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好,毒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癌腹水患者血清IL-6检测在化疗疗效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双抗体夹心法)动态检测39例胃癌腹水患者化疗前后血清IL-6的变化,选择2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结果 胃癌腹水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245.886±3.653) ng/Lvs.(41.940±2.031),P<0.05];化疗疗效为完全缓解(CR)及部分缓解(PR)的患者,血清IL-6水平较化疗前明显下降(P<0.05),化疗疗效为进展(PD)的患者,化疗后血清IL-6水平明显上升(P<0.05).结论 胃癌腹水患者血清IL-6水平检测可作为评价胃癌腹水病情和疗效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0.
恶性胸水是晚期癌症病人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数属于疾病的进展或复发的后果,严重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病人的生命,因而成为临床工作者着力解决的难题.1999-2000年,我们对本院84例恶性胸水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观察比较胸腔闭式引流与胸腔穿刺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