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13篇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脉压与动脉弹性功能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高血压时脉压 (PP)与动脉顺应性的相关性及其对血管损伤程度、疗效、预后的预示价值。方法 采用HDICVProfilorDO - 2 0 2 0无创动脉功能测定仪 (美国HDI公司 ) ,对 2 0 1例健康人及 139例高血压患者同时进行BP、PP、C1、C2测定。结果  (1)高血压组与健康人组比较PP、C1、C2有显著性差异 ,PP增大、C1、C2降低 ;(2 )PP与C1、C2呈显著负相关 ;(3)PP≥ 6 0mmHg者较PP <6 0mmHg者C1、C2显著降低 ;(4)血压正常者 (健康人或降压治疗后血压正常 )PP≥ 6 0mmHg者C1、C2明显低于PP <6 0mmHg者 ;(5 )降压治疗者比未治疗者PP下降、C2显著升高。结论  (1)PP与C1、C2不仅为动脉血管损伤的预示指标 ,而且可预测动脉功能的损伤程度 ;(2 )PP为进展性心血管病的后期指标 ,C2为早期心血管病的预测指标 ;(3)降压治疗可部分修复小动脉内皮功能损伤 ,减小脉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肥胖患者内脏脂肪组织中血管生成素2(Ang-2)基因与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及其相关关系。方法选取行胆囊切除术患者204例,以BMI 25kg/m2为切点,分为肥胖(Ob)组及正常体重(Nob)组。ELISA测定Ang-2浓度,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RT-PCR检测脂肪组织中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Ang-2基因和MCP-1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脂肪组织中Ang-2、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和MCP-1基因的蛋白表达。结果 (1)Ob组网膜脂肪组织中,内质网应激蛋白相关基因重链结合蛋白(Bip)、肌醇需求蛋白激酶Ⅰ(IREⅠ)、类PKR内质网应激酶(PERK)、氧调节蛋白150(ORP150)、转录激活因子6(ATF6)、X盒结合蛋白1(XBP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及Ang-2的mRNA表达量均高于Nob组(P0.01);Ob组磷酸化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lF2α)蛋白高于No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5±0.40)vs(1.10±0.90),P0.05];(2)PERK和ORP150的表达量与BMI相关;(3)脂肪组织中Ang-2、MCP-1分别与Bip、ORP150、XBP1及IREⅠ表达量有关(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ng-2与内质网应激基因Bip、IREⅠ、PERK、ATF6、ORP150及MCP-1相关;(4)Ang-2和MCP-1在肥胖患者血中及脂肪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患者内脏脂肪组织中Ang-2水平升高,内质网应激被激活;Ang-2基因与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及MCP-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自1964年Prichard BNC首次描述了β受体阻滞剂的降压作用以来,β受体阻滞剂用于高血压治疗已逾半个多世纪,1984年JNC首次将β受体阻滞剂推荐为高血压治疗的一线药物,并延续到今.近10年,有些研究对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效果提出质疑,医生/患者对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还存在疑虑,临床使用率偏低,剂量偏小.随着新型β受体阻滞剂的问世,需要我们不断地深化对其的认识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三地区人群血脂、血糖、体质指数与血压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浙江省三地区自然人群血脂、血糖、体质指数与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三地区 2 5~ 74岁自然人群进行血压、血脂、血糖和身高、体重的调查。结果  ( 1)三地区高血压患病率为 2 5 .5 8% ,标化率 2 1.0 6 ,其中 :嘉兴 2 4 .91% ,绍兴 2 7.80 % ,丽水 2 4 .0 7% ,>5 5岁年龄组患病率显著高于≤ 5 5岁年龄组 ,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 2 )三地区人群血脂、血糖异常率和超重分别为 :高胆固醇 ( TC) 2 3.39% ,高甘油三酯 ( TG) 32 .72 % ,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HDL - C) 6 .81% ,高血糖 ( GL U ) 5 .73% ,体质指数 ( BMI)≥ 2 5为 2 2 .31%。( 3)高血糖、超重和高血脂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 :5 3.6 2 %、39.70 %、36 .5 0 %、36 .18% ,明显高于血糖、血脂和体重正常的人群 ,血压与GL U、BMI、TG、TC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高血糖、超重、高血脂是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 ,尤其以 >5 5岁龄组为显著。提示 :高血糖、超重、高血脂以及中、老年人群是社区高血压干预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肝外胆系结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300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术中、术后的并发症、适应证及疗效。结果术中胆管损伤3例,经开腹修复损伤胆管康复出院。术后迟发性假性动脉瘤破裂于术后20d大出血1例,经开腹手术治愈出院。30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均临床治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经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方法,要保证对患者安全有效,必须充分熟悉掌握肝外胆道解剖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6.
腹主动脉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大多数由动脉硬化引起。传统的手术切除加人工血管移植术以及20世纪90年代新兴的腔内介入治疗术是目前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主要手段及方法。我院自2002年8月~2003年10月期间收治4例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对于心理问题,有的人能够把心中的困惑化解掉,而有的人却难以排解,长期沉浸在痛苦和压抑之中[1].长期的心理问题抑制了人体机体的免疫力,进而产生了疾病[2].治疗期间的心理问题更加变化无常和复杂.给予适时的恰如其分的心理护理对治疗进程和疾病的恢复是至关重要的.2005年5月至2008年1月我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实施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肿瘤患者7例,根据不同的个体施行心理护理,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社区开展高血压综合防治是控制高血压发病率日益增长趋势的关键.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信息化管理模式,作为浙江省卫生厅<实施浙江省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信息化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城市的试点单位,我中心于2005年5月开展此项工作至今已3年,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背景:如何获取高质量的种子细胞是构建组织工程血管的先决问题。 目的:改良血管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原代培养技术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以细胞为培养对象,观察性实验,于2006-12/2008-03在江西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完成。 材料:新西兰家兔,体质量2 kg左右,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原代培养。 方法:以胶原酶胰酶序贯消化法获得血管内皮细胞、快捷贴壁法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 主要观察指标:免疫细胞化学法对两者进行鉴定;流式细胞术检测第2代和第6代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指数。 结果:培养的种子细胞符合各自特征,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其为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第2代和第6代细胞增殖指数分别为(20.87±2.05)%和(9.75±1.76)%。 结论:胶原酶胰酶序贯消化法和快捷贴壁法可以较稳定地获取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第2代的内皮细胞较第6代更适用于构建组织工程血管。  相似文献   
10.
收集7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ANP)继发感染的临床资料,以探讨ANP继发感染的外科治疗。结果:79例手术时间平均为发病后6.5d,手术方式为坏死组织清除加小网膜持续灌洗。此外,其中14例进行了胰尾及脾切除,3例次全胰切除,1例全胰切除,2例肠切除,1例部分肝切除,27例胆囊造瘘。另胆囊造瘘加胆总管切开引流13例,腹膜后引流21例,所有病人的坏死胰腺组织,腹腔穿刺液,腹腔灌洗液及血液细菌培养均为阳性,13例并发霉菌感染,死亡率为35.4%,提示:ANP继发感染一旦确诊,经监护24h病情无好转者应积极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