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吕晋  谢桂芬  解翠珠 《中国药事》2009,23(6):563-564
目的调研农村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方法跟随药品检测车深入到我市108个乡镇、自然行政村,对农村药品市场进行了认真、全面的调查。结果与结论农村药品市场通过整顿已取得显著成效,但现行的管理措施与法律法规尚不适应农村医药事业的发展要求,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采用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通幽润燥丸中柚皮苷、新橙皮苷、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和厚朴酚、厚朴酚和大黄酚9种活性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依利特Hypersil OSD2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A)-0.1%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75 m(柚皮苷、新橙皮苷、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和220 m(和厚朴酚、厚朴酚、大黄酚);进样量10 μL。结果 9种活性成分的分离度较好。柚皮苷、新橙皮苷、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和厚朴酚、厚朴酚和大黄酚进样量分别在0.76~22.94,0.47~14.21,1.46~43.66,0.24~7.11,0.51~15.36,0.13~3.93,0.053~1.58,0.30~8.95,0.38~11.38 mg·mL-1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9.27%,100.04%,98.90%,100.10%,99.67%,98.75%,99.88%,99.59%,99.92%,RSD分别为0.12%,0.15%,0.41%,0.18%,0.28%,0.27%,0.65%,0.46%,0.24%。结论 通幽润燥丸中9种成分地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能较好地评价该品种的质量,为该药物全面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小儿惊风七厘散中橙皮苷、黄芩苷、汉黄芩苷、和厚朴酚、厚朴酚5个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依利特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13 nm.结果 通过设定的色...  相似文献   
6.
韩吴琦  吕晋  黄永丽 《中国药事》2019,33(7):809-812
目的:快速准确筛查鉴别假劣药品。方法:建立近红外相关系数法模型快速准确筛查打击假劣药品。结果:近红外相关系数法模型可快速准确筛查假劣药品,筛查准确率达84.5%。结论:该方法建模容易,鉴别快速,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对今后打击假劣药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可在现场监督检查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在人宫颈鳞状细胞癌、腺癌组织及宫颈癌细胞株中的内源性表达,分析PD-1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D-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培养HPV阳性宫颈腺癌Hela细胞和HPV阴性宫颈鳞状细胞癌C33a细胞,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D-1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中PD-1主要表达于肿瘤间质淋巴细胞及癌细胞,PD-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93. 6%。PD-1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病灶大小均密切相关(P 0. 001),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 0. 05);与患者年龄、FIGO分期、脉管浸润、神经浸润及HPV感染均无关(P 0. 05)。宫颈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组织中PD-1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 0. 05)。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D-1表达与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P 0. 05)相关;在宫颈腺癌组织中,PD-1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P 0. 001),与肿瘤直径相关(P 0. 05)。在宫颈癌HPV+Hela细胞和HPV-C33a细胞中均有PD-1蛋白的表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人宫颈癌组织中PD-1阳性率较高,宫颈癌细胞株亦表达PD-1,该基因与肿瘤的多个临床指标密切相关,PD-1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及恶性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药品伊曲康唑胶囊近红外定性模型,以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方法:在OPUS的Setup Identity Test Method模块中,取7745~4425cm~(-1)谱段范围的漫反射光谱,采用一阶段数+矢量归一法(平滑点17)对数据进行前处理后,建立定性模型。结果:正、伪品的近红外光谱图谱存在较大差别,所有正品均能被正确识别。结论:此方法建立的品牌模型,能快速鉴别该品牌药品的真伪,并可应用于日常监督中的药品初筛,以提高药品抽样命中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依据WHO(2012)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标准,回顾性分析8例乳腺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乳腺血管肉瘤中6例为原发性血管肉瘤(primary breast angiosarcoma,PBA),均以乳腺无痛性肿物为首发症状;2例为继发性血管肉瘤(secondary breast angiosarcoma,SBA),其中1例为乳腺癌根治术并放疗后胸壁和皮肤血管肉瘤,另1例为乳腺癌根治术并放疗后继发淋巴水肿的上肢和胸壁皮肤血管肉瘤。组织学分级:Ⅰ级2例,Ⅱ级3例,Ⅲ级3例。肿瘤不同区域分化程度不同,可呈多样性改变。免疫表型:8例肿瘤细胞表达CD31和CD34,7例表达FⅧRAg,6例表达Fli-1,均不表达CKpan、ER和PR。FISH检测2例SBA MYC基因见异常扩增,免疫组化标记cmyc核强阳性;3例PBA MYC基因未见异常扩增,免疫组化标记c-myc阴性。结论乳腺血管肉瘤罕见,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组织学可有多样性改变,应充分取材,在与形态相似的乳腺肿瘤鉴别时血管内皮相关抗原呈阳性有助于血管肉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T-LBL)/髓系肉瘤(MS)合并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2013年12月至2019年4月间6例T-LBL/MS合并LCH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原位杂交法进行染色分析,检索文献并复习。结果6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4例。4例为T-LBL合并LCH,1例为T-LBL/MS合并LCH,1例为MS合并LCH。患者年龄5~77岁,中位年龄59岁。3例为多发淋巴结内病变,另3例为多发淋巴结及皮肤/肝脾病变。5例显示淋巴结结构破坏,3例可见数个残留萎缩的滤泡。瘤细胞有2种形态,一种为体积中等大小的淋巴样细胞,呈片巢状分布。核圆形、卵圆形,这类细胞主要分布于残留的滤泡旁和副皮质区。另一种为组织细胞样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淡染或嗜双色性。核卵圆形、不规则形,呈折叠状,主要分布于淋巴结边缘窦、髓窦和滤泡间区。所有病例的背景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不明显。中等大小淋巴样细胞表现为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CD99、CD7阳性,不同程度表达CD34、髓过氧化物酶(MPO)、CD2、CD3,Ki-67阳性指数多在30%~50%之间。而组织细胞样细胞表现为CD1a阳性、S-100蛋白阳性、Langerin表达不一,不同程度表达CD163/CD68,不表达T和B细胞标志物,Ki-67阳性指数多在10%~20%之间。所有病例均无EB病毒感染。随访4例(随访时间6~63个月,中位时间18.5个月),其中1例死亡,3例带病生存。结论T-LBL/MS合并LCH是一种少见的混合型幼稚淋巴造血系统疾病,多发生于皮肤、淋巴结,临床进展凶猛,预后差,故充分认识同一组织内两种病变成分有助于精准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