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研究宫颈癌组织及细胞株中长链非编码RNA肠癌相关转录因子1(CCAT1)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48例宫颈癌患者的癌组织、对应癌旁正常组织(距癌3 cm)以及人正常宫颈鳞状细胞系ECT1/E6E7、宫颈癌细胞系Hela、C33A中CCAT1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应用小分子RNA(siRNA)分别转染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C33A,构建CCAT1低表达细胞系,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CCAT1对人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CCAT1对人宫颈癌细胞中RAS相关区域家族1A蛋白(RASSF1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人宫颈癌组织中CCAT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正常宫颈细胞ECT1/E6E7相比,宫颈癌细胞系Hela、C33A中CCAT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TMN分期较晚、肿瘤大、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织中CCAT1相对表达量更高(P0.05);不同年龄、分化程度患者中CCAT1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siRNA-NC组相比,转染siRNA-CCAT1的Hela、C33A细胞中CCAT1、细胞增殖活性、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RASSF1A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结论:CCAT1的表达上调与宫颈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沉默CCAT1的表达会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可能与上调RASSF1A的表达、下调cyclin D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研究TPX2mRNA和蛋白在宫颈鳞癌和腺癌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并探讨它们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对62例原发性宫颈鳞癌、17例原发性宫颈腺癌、15例正常宫颈组织、30例CIN组织,宫颈鳞癌Siha细胞株和宫颈腺癌Hela细胞株进行检测,分析其TPX2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①经RT-PCR检测,正常宫颈组织中TPX2的mRNA几乎不表达为0.08±0.03,而宫颈腺癌组织中TPX2mRNA表达为0.467±0.031,宫颈鳞癌组织TPX2mRNA表达为0.441±0.011,Hela细胞的表达为1.923±0.04,Siha细胞的表达为1.679±0.042,它们与正常宫颈组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②经免疫组化检测,TPX2蛋白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组织中不表达,在CIN和宫颈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强度增加,三者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PX2蛋白在正常宫颈腺上皮组织中不表达,宫颈腺癌组织中强阳性表达,两者之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TPX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④TPX2蛋白在腺癌Hela细胞株的表达强于鳞癌Siha细胞株((P<0.05)。结论:TPX2不表达于正常宫颈组织,TPX2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宫颈组织中TPX2的表达可作为宫颈癌早期诊断及估计宫颈患者预后的一个指标。TPX2的高表达有望成为研究宫颈癌发生机制和淋巴转移的新的分子标志及治疗靶点。 【关键词】 宫颈鳞癌;宫颈腺癌;Hela;Siha;TPX2;RT-pcr;免疫组织化学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宫颈正常细胞、宫颈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组织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基因型分布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PCR和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对1 047例宫颈正常细胞、16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和82例宫颈腺癌组织标本进行23种HPV基因分型检测,并对受检者进行相关资料分析.结果 1 047例宫颈细胞正常者检出HPV感染为109例,HPV感染率为10.41%(109/1 047);16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检出HPV感染者146例,HPV感染率为90.68%(146/161);82例宫颈腺癌检出HPV感染者59例,HPV感染率为71.95%(59/82).结论 PCR与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可用于宫颈细胞和组织标本检测,一次可检测23种HPV基因型,对我国女性宫颈HP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宫颈鳞状细胞癌及腺癌的防治及其疫苗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eriostin、VEGF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Periostin、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eriostin和VEGF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P<0.05)。 Periostin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 VEGF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 Periostin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P<0.05),6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获得临床随访资料,随访时间1~48个月,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Peri-ostin阳性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 Periostin阴性组( P<0.05), VEGF阳性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 VEGF 阴性组( P <0.05)。结论 Periostin与VEGF表达密切相关,联合检测Periostin、VEGF可作为判定食管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能力的客观指标,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P53、Id2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12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9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P53、Id2的表达情况。结果12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P53、Id2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P53表达强度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的分化程度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Id2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成负相关(P〈0.05),且与肿瘤浸润深度正相关(P〈0.05)。结论P53、Id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高表达可能作为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SCC)及宫颈上皮内肿瘤(CIN)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16感染与端粒酶反转录蛋白(hTERT)、抑癌基因p21waf1和增生抗原Ki67表达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在130例宫颈组织中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PV16感染及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hTERT、Ki67、p21waf1的表达。结果(1)HPV16杂交信号阳性率及hTERT、Ki67表达在CINⅡ~Ⅲ级、原位癌、浸润性鳞癌组织中都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均<0.05),浸润癌也显著高于CIN(P均<0.05),CIN三级之间差异也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2)p21waf1仅在浸润性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其他组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HPV16感染及Ki67表达与hTERT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r=0.339;P<0.05,r=0.398);HPV16感染、hTERT及Ki67表达与p21waf1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r=0.337;P<0.05,r=0.248;P<0.05,r=0.446);HPV16感染与Ki67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宫颈上皮内肿瘤及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TERT、p21waf1、Ki67表达的改变可能与HPV16感染有关,且互相作用,共同影响CIN的发展及宫颈鳞癌的发生。这些指标综合分析可能为阐明HPV16的恶性转化机制以及为提高宫颈鳞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率提供参考依据。组织芯片技术是高效的研究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0(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10,USP10)蛋白在人体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5例人体宫颈鳞状细胞癌及65例正常鳞状上皮组织石蜡切片中USP10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USP10阳性表达率为41.9%,而宫颈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USP10的阳性表达率为61.5%.与正常鳞状上皮组织相比,USP10蛋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USP10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FIGO临床分期及肿瘤浸润深度呈负相关,而与E-cadherin,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USP10蛋白表达的下调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死亡受体5(death receptor 5,DR5)蛋白及mRNA在胰腺导管腺癌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DR5在117例胰腺导管腺癌石蜡包埋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对DR5蛋白表达与胰腺导管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系统性分析。同时利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法各检测20例配对的新鲜冻存的胰腺导管腺癌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DR5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R5主要表达于癌旁组织细胞的细胞膜中,DR5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41. 02%(48/117),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4. 36%(87/117),两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 DR5表达与分化程度(P 0. 05)、TNM分期(P 0. 05)、神经浸润(P 0. 001)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P 0. 05)均有明显相关性。q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癌旁正常组织中DR5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均远高于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结论 DR5蛋白表达与胰腺导管腺癌分化程度、TNM分期、神经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均相关,对其进行检测可用于评估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H-1)、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G-蛋白偶联受体5(LGR5)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唐山市协和医院收治的87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VASH-1、LGR5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VASH-1、LGR5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VASH-1、LGR5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VASH-1阳性率、LGR5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 0. 05)。病理分级为Ⅰ级、肿瘤直径小于等于2 cm、TNM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的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VASH-1阳性率、LGR5阳性率均显著低于病理分级为Ⅱ~Ⅲ级、肿瘤直径大于2 cm、TNM分期为Ⅲ~Ⅳ期、淋巴结转移患者(P 0. 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VASH-1表达和LGR5表达呈正相关(Rs=0. 723,P=0. 000)。结论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VASH-1、LGR5呈明显高表达,其水平与肿瘤直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存在密切相关性,且VASH-1表达和LGR5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Hedgehog(Hh)信号通路蛋白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临床病理学意义,并分析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型感染的关系.方法 32例正常宫颈上皮、7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CIN Ⅰ 28例,CIN Ⅱ 18例,CIN Ⅲ25例)和8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共183例选自延边大学医院、延边妇幼保健院和延边肿瘤医院病理科存档蜡块.应用PCR技术检测上述组织中HPV16型的感染情况,并应用Shh、Ihh、Ptch和Smo 4种Hh信号通路蛋白抗体、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Hh信号通路蛋白在上述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Shh、Ihh、Ptch和Smo在正常宫颈黏膜上皮中为弱阳性,而在宫颈癌和CIN Ⅲ中呈强阳性,其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黏膜上皮(P均<0.05).80例官颈癌标本中HPV16阳性率是77.5%(62/80),而且Shh蛋白的强阳性率在HPV16型阳性的宫颈癌组织中显著高于HPV16阴性组(P<0.05).结论 Hh信号通路蛋白过表达可以作为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早期辅助诊断指标并有望成为宫颈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而且Shh蛋白的过表达与HPV16型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cyclinE、p16ink4、ki6 7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HPV1 6 1 8感染的相关性,探讨其对宫颈癌高危人群筛查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8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cyclinE、p16ink4、ki6 7检测,同时应用多重引物PCR技术检测HPV1 6 1 8。结果 cyclinE、p16ink4、ki6 7在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均较鳞状上皮非典型增生(ASCU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 0 5 ) ;各级宫颈癌细胞中HPV1 6 的阳性率均较ASCU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2 5 2 7,P <0 0 0 5 ) ,且随着宫颈上皮细胞损伤程度加重阳性率升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p16ink4和ki6 7在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与HPV1 6 高度相关(rs=1 0 ,P <0 0 5 ) ;而cyclinE的表达与HPV1 6 相关性较小(rs=0 4 ,P <0 0 5 )。HPV1 8阳性例数较少,在各项分析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3 6 8,P >0 0 5 )。结论 宫颈癌细胞中cyclinE、p16ink4及ki6 7的高度表达与HPV1 6 感染有关;它们均可能作为有价值的诊断指标应用于宫颈癌高危人群筛查,且cyclinE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胆囊腺癌组织中神经浸润及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表达与胆囊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82例胆囊腺癌标本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2例胆囊腺癌组织中NGF的表达,分析胆囊腺癌的神经浸润与患者性别、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的关系。结果 82例胆囊腺癌神经浸润的发生率为69. 51%。神经浸润与组织分化、TNM分期有相关性(P 0. 001);与患者性别、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 05)。82例胆囊腺癌NGF阳性率为76. 83%。NGF表达与神经浸润、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有相关性(P 0. 05);与患者性别、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 0. 05)。结论胆囊腺癌的神经浸润与组织分化和TNM分期密切相关,提示发生神经浸润的胆囊腺癌可能有更大的转移风险,而NGF阳性可能对其有更好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SD1)在直肠腺癌中的高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q-PCR检测在直肠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LSD1 m 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LSD1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直肠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直肠腺癌组织中LSD1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 05),其高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TNM分期显著相关(P0. 05)。LSD1高表达患者预后较差(P0. 05)。结论 LSD1的高表达可能促进了直肠腺癌的发生发展,抑制LSD1可能是直肠腺癌靶向治疗的潜在分子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53BP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阐明53BP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组织、20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1级(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 1,CIN1)、20例CIN2、20例CIN3和2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中53BP1的表达。结果正常宫颈组织中仅有2例53BP1呈局灶性表达,阳性率为20%,而53BP1蛋白在CIN1~3和宫颈癌组织中阳性率均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3BP1在正常宫颈组织和CIN1中弥漫阳性率均为0,而在CIN2、CIN3和宫颈癌组织中弥漫阳性率分别为55%、70%和100%,53BP1在CIN2、CIN3和宫颈癌组织中的弥漫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和CIN1(P<0.01)。53BP1蛋白弥漫阳性表达在CIN2与CIN3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327)。宫颈癌中53BP1蛋白弥漫阳性表达明显高于CIN3和CIN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P=0.001)。结论 53BP1表达水平可作为基因组不稳定性的标记物,基因组不稳定性在宫颈癌发生过程中可能是一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D34和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宫颈各种病变间质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癌早期浸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宫颈各种病变组织(正常10例、低级别CIN15例、高级别CIN16例、宫颈癌伴早期浸润15例、宫颈癌22例)的间质细胞中CD34、α-SMA的表达。结果CD34在所有正常宫颈和低级别CIN间质细胞中均表达,高级别CIN阳性表达率为87.5%(14/16),而在宫颈癌伴早期浸润和宫颈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6/15)和40.9%(9/22),宫颈癌伴早期浸润和癌组织明显低于正常、低级别和高级别CIN(P〈0.05)。α-SMA在正常宫颈间质细胞中无表达,低级别和高级别C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3%(2/15)和81.3%(13/16),而所有宫颈癌伴早期浸润和宫颈癌间质细胞中均有α-SMA的表达,高级别CIN、宫颈癌伴早期浸润和宫颈癌高于低级别CIN(P〈0.05)。结论宫颈间质细胞。CD34表达缺失和α-SMA表达获得与宫颈鳞状上皮的恶性转化密切相关。检测宫颈病变中间质细胞CD34和α-SMA的表达有助于在小的活检标本中宫颈早期浸润癌和宫颈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skp2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原位杂交检测Skp2蛋白和HPV16/18 DNA在30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29例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31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3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结果 Skp2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中呈阴性,与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阳性表达率为13.8%,4/29)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上皮病变级别升高,表达也逐渐增强,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表达更强;HPV16/18 DNA在四组中的阳性表达率,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状细胞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均为96.8%),其余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skp2蛋白表达和HPV感染相关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状细胞癌两组中均呈正相关(γ高级别=0.373,γ癌 =0.416,P<0.05).结论 Skp2过表达主要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形成的中晚期起作用,可作为一个早期诊断恶性的指标,且可能与HPV16/18感染有协同作用.E7-skp2-Rb可能是HPV感染诱导宫颈鳞状细胞癌形成的一条新致癌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一移行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按2003年WHO宫颈肿瘤分类标准观察5例宫颈鳞状移行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宫颈活组织和手术标本进行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的检测。结果:患者年龄中位数为4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异常出血,肉眼子宫颈肥大、呈颗粒状、息肉样或菜花样新生物(4/5)。显微镜下未见明显挖空细胞,呈移行或鳞状细胞样分化,部分似有腺细胞样分化。组织形态学:肿瘤由纤维血管轴心的乳头状结构构成,乳头由多层异型鳞状及移行细胞样上皮覆盖。2例非浸润性,2例乳头间质浸润,1例子宫颈壁浸润;免疫组化显示P16和细胞角蛋(cytokeratin,CK)19和CK5/6均强阳性,CK7阳性强弱不等,1例CK20上皮表层灶状阳性,余为阴性;4例高危型HPV检测阳性。结论:鳞状移行细胞癌是兼有鳞状-移行细胞形态和一定腺样分化的非腺性乳头状鳞状细胞癌,它与高危型HPV感染相关,具有向乳头间质和宫颈壁浸润、复发及转移的特点。鳞状移行细胞癌需与宫颈其他乳头状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宫颈癌凋亡相关Bcl-2、TRAIL及Caspasc-3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宫颈正常组织(NE)26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SCC) 30例进行Bcl-2、TRAIL及Caspasc-3蛋白表达的测定,同时采用PCR技术测定各组患者HP16/18感染情况.结果 ①TRALL在SCC组宫颈活检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NE组(P<0.05),SCC组中Caspage-3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NE组(P<0.05),Bcl-2、HPV16/18在SCC组宫颈活检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NE组,(P<0.05).②在宫颈组织中,TRALL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P<0.05),Caspage-3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P <0.05);Bcl-2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P< 0.05);HPV16/18阳性表达率和SCC病理特征均无关.③HPV16/18感染及Bcl-2表达与TRALL、Caspage-3表达呈负相关(P< 0.05);TRALL与Caspage-3表达呈正相关(P<0.05),HPV16/18感染与Bcl-2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Bcl-2的过度表达,TRAIL及Caspasc-3低表达和HPV16/18感染在宫颈癌发病过程中发挥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颈病变中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 TLR4)介导的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16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2例慢性子宫颈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ilial neoplasia, CIN)以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TLR4、PI3K、AKT、NF-κB蛋白的表达;抽提石蜡组织总DNA,用PCR法检测组织中HPV 16的感染情况。结果在慢性子宫颈炎、CIN和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TLR4、PI3K、AKT和NF-κB 蛋白阳性率分别为32.0%、59.4%、77.8%,28.0%、56.3%、73.0%,24.0%、56.3%、79.4%,8.0%、48.4%、81.0%,并且随着子宫颈病变的加重表达增强(P<0.05);HPV 16在3组子宫颈病变组织中的感染率分别为8.0%、48.4%和81.0%(P<0.05)。 TLR4、PI3K、NF-κB蛋白及HPV 16均与子宫颈癌分化程度有关(P<0.05);PI3K和AKT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NF-κB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在CIN和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TLR4分别与HPV 16(r=0.303,P=0.015;r=0.633,P=0.000)和PI3K(r=0.254,P=0.045;r=0.386,P=0.003)密切相关;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I3K与AKT密切相关(r=0.298,P=0.018)。结论 HPV 16感染上调TLR4在CIN中的表达,TLR4介导的PI3K/AKT信号通路共同作用对子宫颈上皮从炎症→CIN→子宫颈癌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HPV 16的感染可能是影响通路分子表达改变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FOXM1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以及下调FOXM1表达对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株KYSE-30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qRT-PCR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FOXM1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通过RNA干扰技术(RNAi)下调KYSE-30细胞FOXM1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食管鳞状细胞癌中FOXM1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应癌旁组织(P0.01);FOXM1 mRNA在低分化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高+中分化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P0.01);FOXM1 mRNA过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肿瘤分化程度(P=0.001)、淋巴结转移(P=0.000)、临床分期(P=0.004)显著相关;高表达FOXM1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生存率下降(P0.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FOXM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显著增高并与其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1);下调KYSE-30细胞中FOXM1表达后,细胞增殖速度受抑制(P0.01)。结论 FOXM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与食管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FOXM1可能参与调控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KYSE-30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