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2.
本文对1982年9月至1984年12月120例鼻咽癌病人作出报导和临床分析;并对20例近期治疗失败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其失败原因与临床分期,放射剂量,综合治疗措施以及病理组织类型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不同镇静深度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机械通气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56 例需机械辅助通气ACS 患者,随机分为浅镇静组29 例(M 组,RASS 评分0 ~ -2 分),深镇静组27 例(D 组, RASS 评分-3 ~ -4 分),所有患者使用地佐辛镇痛,使用丙泊酚+ 右美托咪定镇静,以镇静评分目标调整药物 剂量。使用动态心电图进行48 h 连续监测,比较两组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缺血、机械通气时间、ICU 住院时间、 谵妄发生率及28 d 生存率。结果 两组在频发室性早搏的发生率、室性心动过速阵次、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 阵次及急性心肌缺血阵次的发生频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 组均低于M 组;两组谵妄发生率、 机械通气时间、ICU 住院时间及28 d 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CS 并机械通气患者,早 期深镇静可以有效减少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及急性心肌缺血的 发生率,且不增加机械通气时间和ICU 住院时间,不影响28 d 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镇静药物对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并机械通气患者心 血管效应的影响。方法??选取长沙市第一医院 47 例需机械辅助通气 NSTE-ACS 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 组(D 组,24 例) ,丙泊酚组(P 组,23 例) 。47 例患者均使用芬太尼镇痛,使用动态心电图及 Picco 连续监测。比较两组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缺血、血流动力学指标、机械通气时间、ICU 住院时间、谵妄发生率及 28?d 生存率差异。结果??两组心律失常及急性心肌缺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 组在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 常 [(8.04±6.05)VS(13.48±10.44)阵次 ]、急性心肌缺血 [(3.58±3.26)VS(5.74±3.84)阵次 ] 的发生频次均低于 P 组 ; 两组窦性心动过缓、频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D 组在住 ICU 后 12?h?心指数(CI)高于 P 组 [(2.76±0.27)VS(2.59±0.19)L/(min·m) 2 ]( P <0.05) ; 但全身血管阻力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D 组谵妄发生率(12.5%?VS?34.8%) 、 ICU 住院时间 [ (8.10±1.03) VS (9.47±1.56)d] 低于 P 组( P <0.05) ; 两组间机械通气时间、 28?d 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在需机械通气的 NSTE-ACS 患者镇静治疗中,与丙泊酚比较,盐酸右美托咪定具有更低的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和急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 以及更小的心功能影响, 能降低ICU内谵妄发生率, 缩短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全身照射并用造血干细胞移植(胎肝或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治疗急性白血病2例获得成功。重点介绍全身照射术在地、市级医院用于开展高难度新技术治疗恶性肿瘤,为放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白血病行全身照射(简称TBI)后并用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胎肝、自体外周血)治疗技术,在我国目前只有大城市几家医院开展这一工作。  相似文献   
6.
采用移动条技术超分割照射方法配合顺氯氨铂(顺铂)化疗增敏治疗原发性肝癌16例。牛年生存率为81.25%(13/16);1年生存率为31.25%(5/16),中位生存期7个月。对不能切除的Ⅱ期原发性肝癌,该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并对治疗方法,放射治疗剂量—时间因子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82年6月至1989年6月治疗43例坏死性肉芽肿。全组采用C060及深部X线照射,照射量DT(40~60)GY/(4~6)周。20例配合口服CCNu。全组5年生存率为53%。早期病人预后良好。CCNu对疗效无影响。发热及复发再治者预后不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常规外照射后加腔内放疗与常规外照射早/中程加腔内放疗的近期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 67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外照射后加腔内放疗组(Ⅰ组)36例,为常规外照射至Dt50-60GY后加腔内放疗,2~3次;常规外照射早,中程加腔内放疗组(Ⅱ组)31例,为常规外照射至Dt20,30GY后加腔内放疗,3-4次。两组总剂量Dt60-70GY。结果 两组近期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常规外照射早,中程加腔内放疗组在治疗中患者食道梗阻情况、饮食情况、焦虑、恐惧等得到改善,体重增加.治疗后进一步改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梗阻严重的食管癌.在外照射的早/中程加腔内放疗,可以较早地改善患者的食道梗阻情况、饮食情况,减轻焦虑、恐惧.增加体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应激性心肌病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激性心肌病是一种好发于围绝经期后女性患者,与心理或躯体应激相关,具有短暂性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特征的获得性心肌病。该病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的机制主要包括:雌激素缺乏,冠状动脉结构及微血管功能障碍,遗传易患性,儿茶酚胺过负荷等,研究其病理生理学机制有助于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正>创伤弧菌自然存在于近海和海湾的海水、海底沉积物及寄生在贝壳类的海洋生物(如牡砺、蚌、蟹等)中,海产品创伤弧菌检出率约为20%~40%[1]。该菌最适生长于30℃,pH 7.0,盐度为0.7%~1.6%的海水中,当海水盐度3.8%时则不易生长[2]。目前,创伤弧菌分为3种生物型,生物Ⅰ型产吲哚,是人类感染最主要的致病型;生物Ⅱ型及Ⅲ型是导致人类感染的条件致病菌[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