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5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电针对全麻围气管插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朋立超  蒋克泉  杨美蓉 《中国针灸》2005,25(12):873-875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等穴位对全麻围气管插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气管插管病人60例随机分成电针组(麻醉诱导前电针刺激内关、合谷、曲池、神门)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人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琥珀酰胆碱等全身麻醉药物诱导,光导喉镜明视下行气管插管;于麻醉诱导、插管期不同时点监测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麻醉诱导期电针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相对平稳,对照组则表现为显著下降(P<0.01).气管插管过程中,电针组各项指标较麻醉诱导前有一定升高(P<0.05),而对照组则呈现显著上升(P<0.01).插管后5分钟两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结论:电针刺激内关等穴位可以稳定围插管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提高麻醉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针内关穴对大鼠体外循环(CPB)后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成年 SD 大鼠60只,4~6月龄,体重320~420 g,雌雄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 =15):假手术组(S 组)、模型组(M 组)、内关穴组(EA 组)和非穴组(EAN 组)。采用尾动脉插管灌注,右颈静脉插管引流建立 CPB 模型。S 组仅行麻醉和动静脉插管;M 组行 CPB 2 h;EA 组和 EAN 组行 CPB 2 h,且在 CPB 期间实施电针刺激,其中 EA 组取双侧内关穴,EAN 组取双侧内关穴旁开0.5 cm 处。麻醉复苏后2 h,处死动物留取左心室心肌组织。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行线粒体损伤程度评分;采用黄嘌呤氧化法检测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心肌丙二醛(MDA)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心肌三磷酸腺苷(ATP)含量;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线粒体后,用二氯双氢荧光素染色,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检测线粒体活性氧簇(ROS)水平。结果与 S 组比较,其余3组线粒体损伤评分升高,心肌 SOD 活性和 ATP 含量下降,心肌 MDA 含量和线粒体 ROS 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 M 组比较,EAN 组线粒体损伤评分,心肌 SOD 活性、MDA 和 ATP 含量,线粒体 ROS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EA 组线粒体损伤评分下降,心肌 SOD 活性和ATP 含量升高,心肌 MDA 含量和线粒体 ROS 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 EAN 组比较,EA 组线粒体损伤评分下降,心肌 SOD 活性和 ATP 含量升高,心肌 MDA 含量和线粒体 ROS 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电针内关穴可减轻大鼠 CPB 后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改善缺血心肌的能量代谢,其机制可能与减轻心肌线粒体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心肌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内关组、电针列缺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60mi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应用分光光度法,观察电针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心肌MDA、GSH-PX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家兔心肌MDA含量明显升高,而GSH-PX活性明显下降,与模型组、电针列缺组相比,电针内关组心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1,P<0.05)。结论电针内关穴能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MDA含量,升高GSH-PX活性,达到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穴对急性心肌缺血(AMI)大鼠心自主神经调节的作用。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内关组,观察3组大鼠心交感神经、迷走神经放电频率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在3min~43min各时刻心迷走神经及交感神经放电频率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电针内关组3min~8min心迷走神经及交感神经放电频率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电针内关组13min~43min(电针治疗后5min)心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放电频率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电针内关组大鼠通过电针内关穴治疗,心率增加,ST段高度降低,心迷走神经放电频率降低,心交感神经放电频率增加。结论:电针内关穴能抑制AMI大鼠心迷走神经放电频率,增强交感神经放电频率,从而实现抗AMI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5.
针刺内关、足三里等穴对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比较针刺内关、足三里等穴对正常大鼠孤束核(nucleus tractus solitarii,NTS)神经元放电的影响,阐明NTS在内关、足三里穴共同调节心、胃功能中的作用。方法运用细胞外记录神经电生理学方法,观察针刺内关、足三里等穴时NTS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结果NTS内神经元对针刺刺激主要以呈兴奋性反应为主;针刺内关、足三里穴组,NTS内兴奋性神经元出现率与针刺偏历、合阳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内关、足三里穴组兴奋性神经元频率变化率亦显著高于针刺偏历、合阳穴组(P<0.01)。结论NTS是针刺内关、足三里穴共同调节心胃功能的整合中枢之一;经穴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大鼠"内关"穴注射硝酸甘油缓解心肌缺血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史明仪  陈琦  周华珠 《中国针灸》2002,22(12):833-836
目的:了解“内关”穴注射硝酸甘油(NTG)防治急性心肌缺血(MI)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静脉注入垂体后叶素(PPT)造成MI模型,以“内关”注入NTG缓解MI的心电图变化为指标,观察保留与切断G6-T2脊神经前后根9VDS)、以及毁损脊神经节(DRG)的影响,并与舌下运用NTG进行比较。结果:切断VDS对“内关”注入NTG缓解MI影响不大,毁损DRG后MI加重并恢复延迟,“内关”比舌下运用NTG防治MI的持续时间更长。结论:“内关”注射NTG可作为防治冠心病的有效方式之一,“内关”-DRG-心脏间存在不依赖于中枢的神经短反射通路。  相似文献   
7.
郑利岩  陈颖  曹震 《针刺研究》2006,31(4):216-218,222
目的:探讨针刺“内关”穴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调节机制。方法:成年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乌头碱模型组、乌头碱加针刺穴位组、乌头碱加针刺非经非穴组。电针刺激乌头碱所致的心律失常模型大鼠双侧“内关”穴,疏密波,频率2~20 Hz,强度2~3 mA,针刺10 min。观察针刺前后心律(率)变化;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心肌中鸟苷酸结合蛋白(简称G蛋白)中刺激性G蛋白基因表达(Gs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乌头碱诱发心律失常时大鼠心率显著增快,Gs mRNA增高(P<0.01);针刺“内关”穴可有效改善心率,降低Gs mRNA(P<0.01)。结论:心律失常可能和G蛋白信号转导障碍有关,G蛋白在针刺“内关”穴对心律失常的调节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药结合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ET和CGRP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电针内关穴、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及针药结合等3种不同治疗方法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ET、CGRP进行疗效比较,找出最佳中医治疗方法,并为电针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提供临床治疗依据.结果:3种不同治疗方法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ET,升高CGRP,尤以针药结合组显著,各组之间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 or P<0.01).结论:1.单纯运用电针和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肌缺血均有较好的疗效,但是电针与药物结合运用效果更好.2.电针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9.
内关穴位注射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曹奕 《中国针灸》2002,22(4):6-14
方法:对60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和针刺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显示两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穴位注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疗程结束后3个月,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注射组的远期疗效优于针刺组。  相似文献   
10.
观察针药复合麻醉对颈椎间盘突出前入路手术的麻醉效果,观察组取患者双侧合谷、内关穴贴敷电极片,接HANS穴位刺激仪行电刺激,手术开始前静脉滴入杜冷丁和氟哌啶。对照组采用0.5%普鲁因局部麻醉加静脉滴入杜冷丁、氟哌啶。两组血液动力学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镇痛效果同对照组,并且术后恢复快。针药复合麻醉用于颈椎间盘突出前入路手术是可行的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