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798篇
  免费   20915篇
  国内免费   9884篇
耳鼻咽喉   2158篇
儿科学   2147篇
妇产科学   3110篇
基础医学   12254篇
口腔科学   3311篇
临床医学   66805篇
内科学   28535篇
皮肤病学   2307篇
神经病学   5944篇
特种医学   156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18篇
外科学   45032篇
综合类   125938篇
预防医学   31958篇
眼科学   3167篇
药学   53604篇
  709篇
中国医学   38011篇
肿瘤学   24508篇
  2024年   2430篇
  2023年   9480篇
  2022年   9393篇
  2021年   11351篇
  2020年   12258篇
  2019年   12191篇
  2018年   5727篇
  2017年   10097篇
  2016年   11228篇
  2015年   12607篇
  2014年   22614篇
  2013年   22127篇
  2012年   28221篇
  2011年   29717篇
  2010年   27640篇
  2009年   26454篇
  2008年   30328篇
  2007年   27771篇
  2006年   24780篇
  2005年   25620篇
  2004年   19046篇
  2003年   17002篇
  2002年   13098篇
  2001年   11292篇
  2000年   8462篇
  1999年   6500篇
  1998年   5528篇
  1997年   4743篇
  1996年   4114篇
  1995年   3475篇
  1994年   2753篇
  1993年   1671篇
  1992年   1363篇
  1991年   1250篇
  1990年   937篇
  1989年   1058篇
  1988年   360篇
  1987年   286篇
  1986年   239篇
  1985年   161篇
  1984年   81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8篇
  1977年   4篇
  1958年   15篇
  1956年   4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治疗前外周血炎性标志物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的预后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142例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确定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和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计数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的最佳临界值,应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各变量的预测价值。  结果  NLR、PLR、SII和LMR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60、167.32、687.39和3.13。根据最佳临界值分别将研究对象分为高值组和低值组,高NLR、PLR和SII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及中位总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均显著低于低值组中相应值,高LMR组mPFS及mOS较低LMR组延长。  结论  治疗前升高的NLR、PLR、SII和降低的LMR可能与接受靶向治疗的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通过中英文文献了解结直肠癌患者生命质量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运用CiteSpace对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收录的关于结直肠癌患者生命质量研究的中英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检索得到中文文献1 285篇,英文文献871篇,中英文文献发文量均呈上升趋势,相关研究关注的重点主要是结直肠癌患者造口、抑郁、免疫、肠道功能、化疗及化疗药物,但机构之间、学者之间合作程度及研究类型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结论:中文文献相关研究起步晚、发展快,但在研究质量与研究深度等方面与英文文献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国内学者之间、机构之间应加强合作,关心患者肠道功能、心理状况,提高患者体力活动水平,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运用CT区分脾脏血管性病变与淋巴瘤。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穿刺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脾脏病变的发病年龄、性别、脾脏指数、病变大小、数目、有无液化、钙化、强化幅度、强化方式等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例脾脏病变中,11例血管性病变(6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窦岸细胞血管瘤,2例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9例淋巴瘤;两组间发病年龄、病变大小、数目、有无液化、钙化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脾脏指数、动脉期强化幅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海绵状血管瘤呈不均匀性强化,1例呈渐进性填充式强化,2例窦岸细胞血管瘤呈“雀斑征”,1例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呈“辐轮征”;9例淋巴瘤实质部分均呈均匀、轻中度强化。结论 脾脏血管性病变与淋巴瘤CT表现不同,CT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上皮内瘤人群中医体质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及体检中心行胃镜检查的CAG伴上皮内瘤变受试者及单纯CAG受试者资料,将240例CAG伴上皮内瘤变受试者作为研究组,240例单纯CAG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信息、发病部位、中医体质结果等信息,分析不同年龄CAG伴上皮内瘤变发生率与性别的关系,分析性别、年龄、CAG伴上皮内瘤变发生部位与中医体质分布情况的关系,比较CAG伴上皮内瘤变和单纯CAG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结果?240例CAG伴上皮内瘤变患者,不同年龄组CAG伴上皮内瘤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6~65岁年龄段发病多见。CAG伴上皮内瘤变体质分布(兼挟体质纳入其中):血瘀质27例,湿热质100例,气郁质60例,阴虚质33例,痰湿质38例,气虚质45例,阳虚质48例,平和质5例,特禀质5例,以湿热质为主。男性人群以湿热质为主,其次是痰湿质和气郁质;女性人群中以气郁质、气虚质为主,其次是阳虚质。湿热质(11.6%)好发于45~55岁年龄段,气郁质(7.8%)、痰湿质(4.4%)和气虚质(5.3%)好发于56~65岁年龄段,阴虚质(3.6%)、阳虚质(6.6%)好发于>65岁年龄段。CAG伴上皮内瘤变质发生部位以胃窦为主,其次是胃体、胃角,发生部位和体质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G伴上皮内瘤变人群以湿热质为主,其次是气郁质,然后是阳虚质和气虚质。单纯萎缩性胃炎也是以湿热质为主,其次是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两组间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G伴上皮内瘤变人群中,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发病年龄段中老年人多见,男性人群体质以湿热质为多,女性人群以气郁质、气虚质为主。发病部位与中医体质无明显相关性,CAG伴上皮内瘤变和单纯CAG体质分布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非电解微酸性次氯酸水喷淋消毒藻酸盐印模的效果,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模拟现场消毒试验方法,观察一种非电解微酸性次氯酸水对口腔印模的消毒效果。结果 用含150 mg/L有效氯的非电解微酸性次氯酸水喷淋消毒口腔印模,作用1.0 min,对口腔印模染菌载体上的白色念珠菌杀灭对数值为4.09;对印模染菌载体上的变异链球菌作用0.5 min,杀灭对数值为5.26。结论 非电解微酸性次氯酸水以喷淋方式对口腔印模进行消毒处置,可实现良好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9.
周婷 《智慧健康》2022,(18):153-156
目的探究对呼吸系统重症患者进行间歇充气加压治疗(IPC)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护理效果。方法对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98例呼吸系统重症患者进行研究,抽取49例进行常规护理,列为参照组;另49例加用IPC干预,列为研究组,观察DVT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下肢DVT发生率为6.12%,低于参照组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的差异变化(P>0.05),但在进行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系统重症患者中应用IPC治疗能够有效预防下肢DVT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切除术在前纵隔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33例前纵隔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6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经侧胸入路行胸腔镜切除术,观察组经剑突下入路行胸腔镜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及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及首次下地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及72h的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经侧胸入路胸腔镜切除术,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切除术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